-
美防长赞二战日军“英勇”,是无知还是另有深意?
赫格塞思此次访问硫磺岛,并非一个孤立的象征性行动,而是其近期亚太访问行程的一部分,具有明确的战略考量。[全文]
-
再选一位“女天皇”?日本人破防了
日本具备继承资格的男系男性皇族快速锐减,目前按顺位只有德仁天皇之弟文仁亲王、悠仁亲王(文仁之子)、常陆宫正仁亲王(已89岁),皇室生育男丁极其不顺,甚至导致一些皇室成员罹患抑郁症。[全文]
-
中国籍播音员一声疾呼,暴露出日本媒体的另一面
在涉及中国的报道中,NHK等日本主流媒体经常采取负面引导,不仅采用中国特有的“视频滤镜”,还大幅报道与中方相关的负面新闻,强调中国的“奇怪”与“威胁”。[全文]
-
核污水排放一周年,日本怎么又成“受害者”了?
这一年来,日本外务省不断高喊“风评被害”的口号,认为周边国家的指责和质疑,才导致了日本水产品的滞销和渔民的受损。似乎渔民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矛盾,变成了渔民与“固执”的周边国家之间的矛盾。[全文]
-
日本年轻人为什么不认为日本在二战中是侵略者?
在这种认知下,日方讨论更多的,可能并不是这场战争的正义与否问题,而且战争为何“扩大化”的问题。他们经常也会假设,如果在某个时间点停住,是不是就可以守住在亚洲的既有战果?[全文]
-
参院大选如愿,安倍是不是要放过韩国了?
选举已经结束,安倍继续顽固地坚持对韩制裁已没有意义,不仅不利于日本的国际形象,对日本本国企业和东亚的生产链也会造成连带的影响。因此,日本有望逐步放弃对韩国的对抗政策,回归到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上来。[全文]
-
柯文哲是被“忽略”,还是“已过万重山”?
韩国瑜发表五点声明后,柯文哲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比喻自己当下处境。当国民两党忙于内耗时,柯文哲正在等待时机,想当初他就是靠着“垃圾不分蓝绿”崛起的。但他一旦参与2020,其“墨绿”性和投机性恐怕会使两岸的模糊化和暧昧期进一步延宕下去。[全文]
-
郭台铭参选2020,压了王金平救了韩国瑜?
虽然蓝营内部、媒体对王金平的批评不断,甚至封他为“卡韩大将军”,但王金平始终不肯松口,坚持选到底,没有任何余地,各方都想方设法劝退王金平、或者给他一个台阶下,但始终未能奏效。郭台铭此次表态参选,可以说变相解决了“王金平问题”。[全文]
-
吃了安倍的猪排咖喱却没投票给他,这四个人会是谁
安倍阵营在投票前的“必胜动员会”上,给333个明确表态支持安倍的国会议员分发了猪排咖喱,以鼓舞士气(日语里“猪排”和“胜利”的发音是一样的)。333份咖喱被一扫而空,但安倍最终的得票却只有329票。[全文]
-
友日 亲日 厌日?特朗普心思好难猜
日本对特朗普的“初印象”始于1987年,当时他的态度很不友好,甚至对日美同盟的存在意义产生了疑问。而特朗普对日态度的决定性改变,发生在他今年1月就职之后。那么,经过两天一夜的朝夕相处,在展示了强大同盟之后,日本放心了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