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杨扬:中国人有把事情做好的韧劲和决心,对冬奥会也是如此
最后更新: 2022-02-04 14:44:47观察者网:您体验过赛场和冬奥村了吗?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一种想上场的冲动?
杨扬:首体(首都体育馆)我很熟悉,当运动员的时候就在那边。后来翻新的时候,前半程我在,后半程由于我离开国际滑联了,所以冰制好了之后还没去过。奥运村也是前半程在,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等等,但最近还没有去。
对于再上场,我不愿意幻想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说心里话,能够换一个身份参与其中,对我来说也是很幸运的事情。
观察者网:前段时间,一位名叫张嘉豪的单板滑雪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他从面包师摇身一变,成为了职业运动员。您认为他的经历对于草根运动员有怎样的激励?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又会有哪些作用?
杨扬:我也看到了张嘉豪的故事,挺感慨的。
很多人都觉得,运动员不是一个“凡人群体”,但是张嘉豪从面包师变成职业运动员的事情,会让大家觉得运动员也没有那么神秘,我们都可以去尝试。
另外,我觉得张嘉豪最幸运的是,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但他仍然很坚持。我做了母亲之后真切地感受到,一旦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我相信,张嘉豪的故事会影响很多人去做自己相信的事情,做自己喜爱事情。哪怕张嘉豪最后没有入选奥运队伍,但他的人生因此宽广了很多,也多了很多可能性。
张嘉豪在智利拿下个人首个国际比赛冠军 图源:新华社
观察者网:您是中国运动员中第一位获取奥运金牌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我们的读者也很关心这次在家门口的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会有怎样的表现,您能不能给我们的读者说几句?
杨扬:我觉得,能够在自己家门口打一次奥运会,是所有运动员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比如说,即便我是冬奥首金,但也没有机会在自己家门口参加一届奥运会。
我相信,运动员们都知道这个机会难得,他们也会更加努力地在自己家门口争取好成绩,把自己这些年备战的努力和决心,在奥运赛场上通过每一刀、每一圈、每一步展示出来。
至于结果怎么样,我觉得顺其自然。虽然比赛只有一个冠军,但是只要你努力拼搏了,在关键的时候勇敢地面对了,大家都是看得到的。
现在观众们非常包容,而且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运动员的表现。所以运动员们在赛场上要更加勇敢,更加专注过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每个人都是成功的。
我相信,我们(中国运动员)的成绩肯定会比以往好,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
2015年,身怀六甲的杨扬以申奥陈述人的身份上台进行陈述介绍
观察者网:去年12月2日,第76届联大协商一致通过了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敦促各国在北京冬奥会前后休战并停止敌对行动。对于联合国奥林匹克休战决议,您怎么看?这对参赛的各国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什么?作为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您希望就此对国际社会说些什么?
杨扬:“奥林匹克休战”是一种传统,是国际奥委会根据古希腊奥林匹克神圣休战传统而设计的一项和平运动。1993年,第48届联大首次审议并通过奥林匹克休战决议。此后历届奥运会、冬奥会主办国都向联大提交奥林匹克休战决议。
从运动员角度说,我们要意识到奥林匹克的价值,它不单单是比赛场上的输赢,更是在传递一种理念和价值,包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追求卓越、和平、友谊等等。
奥运会把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政治背景的人聚到了一起,这也是我们希望见到的世界的样子。
但是,现实世界有很多冲突、分歧和分裂,我们希望通过奥运这样的形式,让大家有机会走到一起,在奥运村像“小联合国”一样一起坐上2-3周,增进彼此的了解。然后通过公平公正的竞赛赢得相互的尊重,这些都是我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对于个体来说,奥林匹克是展示人类面对挑战、不断突破自我的发展和进步,而从整体上看,奥运会是我们理想中的世界的样子,每4年就提醒大家一次,我们还可以这样相处,不需要战争,不需要冲突。
观察者网:世界各地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中,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这次我们也建了不少新的场馆和设施,在冬奥会之后,在这些设施的利用上,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杨扬:北京冬奥会申办时的三大理念就是“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在可持续发展这部分,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个很大的主题,所以北京冬奥会这些场馆在设计之初就把后冬奥的需求考虑进去了。
比如说,我们的跳台滑雪场馆“雪如意”。专业的跳台滑雪对普通人而言难度很高,但是从观赏的角度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我上去过,它的角度和视野让人很感叹,人从上面滑下去,还能飞起来,真的很了不起。
“雪如意”的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老师在设计之初就为赛后利用做了规划,在上面设计有平台、观光走廊等等。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我们很多的场地设施设计都考虑得比较长远,还包括如何做好环保等等。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请了各种专家,包括环保、场馆运行、体育产业等各领域的专家都一起出谋划策。
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实践上,国际奥委会也很认可我们的做法。
跳台滑雪场馆“雪如意” 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您的个人感受。您在20年前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上为中国拿下了首金,20年后您又在中国筹办北京冬奥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您自身有什么感受?
杨扬:两个字——幸运。
没想到我和冬奥会有这么多的缘分,小的时候拿奥运冠军是个梦想,后来有机会实现了这个梦想。我觉得这已经是概率很低、难度级别很高很高的事情了。但没想到的是,我在退役之后参与了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和筹备,20年之后能够在自己家门口办一届冬奥会。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处在这样一个和平和发展的时代,并且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擅长的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北京冬奥会火炬开始闭环传递,巴赫潘基文等担任火炬手
2022-02-04 11:24 北京冬奥会 -
今日看点:冬奥开幕式,花滑团体赛开赛
2022-02-04 09:15 北京冬奥会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全体演职人员:我们准备好了!
2022-02-04 07:43 北京冬奥会 -
洪秀柱抵京,应邀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02-03 13:08 北京冬奥会 -
厄瓜多尔总统拉索抵京,将出席冬奥开幕式
2022-02-03 12:10 北京冬奥会 -
昨天入境涉奥人员复检阳性29人,闭环内复检阳性26人
2022-02-03 11:49 北京冬奥会 -
北京冬奥火炬接力第二日:第一棒是马龙
2022-02-03 11:05 北京冬奥会 -
习近平: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
2022-02-03 09:46 北京冬奥会 -
今日赛程:中国女子冰球队亮相,对阵捷克
2022-02-03 07:59 北京冬奥会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进行最后一次彩排
2022-02-03 07:30 北京冬奥会 -
普京:相信北京一定会以最高水平举办冬奥会
2022-02-03 07:24 北京冬奥会 -
首战告捷!冰壶混双中国队7:6战胜瑞士队
2022-02-02 22:00 观察者头条 -
冰壶开赛!中国冬奥军团首秀!
2022-02-02 20:19 北京冬奥会 -
第一棒火炬手是81岁的他,深情一吻
2022-02-02 10:27 北京冬奥会 -
今天,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首秀!
2022-02-02 08:29 北京冬奥会 -
李霄鹏道歉:可能是赛前激励过度,导致球员踢得非常紧张
2022-02-02 01:04 中国足球 -
范志毅:要是我们都摆不正自己的位置,那中国足球就真没戏了
2022-02-01 23:19 中国足球 -
日媒记者:北京防疫动真格,东京根本没法比
2022-01-30 17:17 北京冬奥会 -
日本派出海外最大规模代表团参赛
2022-01-30 14:05 北京冬奥会 -
北京冬奥专家回应“能否防止闭环内外疫情渗透”
2022-01-30 09:47 北京冬奥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66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1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8“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