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骑脸输出”以色列,哈马斯立体战法复刻1987年“风筝之夜”
最后更新: 2024-05-09 01:30:03美以这对“共轭父子”如何相互算计,咱们暂且不提,在亚洲的这一头,自有那比亲儿子还孝顺的来分忧。在各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3周年的相关活动即将开始之际,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是否还记得,按往年惯例一般在中秋节之前进行的,第10批在韩(牺牲时为南朝鲜,下同)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移交工作,却悄无声息拖延至今。
从2013年到2022年,中韩双方已经合作完成9批、共计913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的交接工作。近四年来,中韩双方在中秋节前执行遗骸移交程序已成惯例,首先对于同过中秋节的中韩两国来说,此举符合阖家团圆的人伦常理;而且自从2018年第13届全国人大正式决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之后,在9月之内完成遗骸遗物移交,也便于我方组织相应纪念活动。
2023年4月14日,退伍军人事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继续组织第10批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迎回安葬活动,当时称“中韩双方正在密切磋商”。同年7月28日,退伍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司长李桂广再次提及第10批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时,表示“同韩方密切沟通磋商,后续工作进展,会及时向社会公布”,此后再无更多消息。
这日子一晃就从727快到1025了
对于身处东北亚错综复杂局势的中韩关系来说,特别是在“萨德”部署事件之后,一年一次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交接事宜,不仅是中韩两军近10年来最为重要的年度接触,甚至可以说是从朴槿惠时期开始,维系中韩双边关系的若干条政治底线之一。因此,在这条底线如今已经岌岌可危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尹锡悦政权这一举动背后的事实经纬。
由于内心深处的极度自卑,长期将志愿军视为“侵略者”的韩国保守势力,不仅一直认为移交工作本身是执政当局向中国的“服软”,对移交工作中的种种细节也感到不满。例如有人称我军仪仗队队员比韩军身材更高是“气势凌人”,有人说我军出动运20大型运输机前往仁川机场迎接是“军事入侵”,甚至有人说我军在我国领空内使用歼20隐身歼击机执行护航,都属于“炫耀武力”……
反正韩军自己这么些年都没啥意见
但长期以来,韩国政府及军队相关部门,总体上仍能本着2013年中韩双方协议精神,不受这些可笑的杂音干扰,配合我方完成移交工作;即使是尹锡悦就职伊始的2022年,这一工作也未受影响,让笔者有机会直播一次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全程。而导致今年归还工作延宕至今的直接原因,正如70年前导致朝鲜半岛人民骨肉分离的直接原因那样,都要归咎于美国这个“全球麻烦制造者”的粗暴干涉。
综合SBS等韩媒报道,在前期磋商的基础上,美国国防部今年8月初通知韩方,应借由移交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中韩沟通,向中方提出,作为“初步对等条件”,中方应当恢复2019年之前的做法,“主动邀请并配合”美国专家,来华挖掘那些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驾机入侵我国领空被击落,从而“下落不明”的美军飞行员遗骸遗物(美方也提及了“飞虎队”等抗战期间的美军遗骸,但此事显然不应当与志愿军烈士遗骸事宜放在一起讨论)。美方甚至进一步要求,中方应当“劝导朝鲜”,移交所谓“联合国军”留在朝鲜境内的遗骸遗物。
我们国家领土领海太辽阔,实在不好找,当然你要是想添点新的我们也不反对
实际上,在近十年的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移交过程中,由于韩方进行的发掘和区分工作,本质上是每年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对其死亡人员发掘工作的“附带成果”,美国借此机会以类似的要求发起试探,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一方面,美方清楚中方绝不可能答应上述这些条件,但另一方面,只要韩方顺水推舟,向中方表明必须接受这些条件,则必将使得移交工作陷入僵局,从而严重影响中韩双边关系。
不需要美方具备多么敏锐的观察力,都能发现尹锡悦执政以来中韩关系陡然遇冷的情况。同样是在2022年,相比规格已经有所降低的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活动,中韩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简直堪称无声无息。面对尹锡悦政权如此迅速的转向,美国适时抛出一个能让尹锡悦与前政权在对华关系上进一步划清界限的事件作为试探,确实是稳赚不赔的选择。
甚至不比唱首歌麻烦多少
相比朴槿惠和文在寅,从不掩饰其意识形态和选边站队特色的尹锡悦政权,显然对这种既能摆脱前政权留下来的“包袱”,又能把责任甩给美国的“一举两得”,表现出了“求之不得”的态度。从今年4月开始,由于在野党党首李在明与我驻韩大使邢海明的一次正常会晤,从执政党到尹锡悦本人对邢大使的人身攻击不绝于耳;4月20日,尹锡悦更是在接受编辑对话时公然发表“一中一台”言论:“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国和台湾两个国家的问题”。不难想象,尹锡悦政权对于同期正在开展的第10批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持何态度。
实际上站在韩国的立场上看,尹锡悦政权完全可以在美韩同盟的大框架下,利用中韩关系的既有现实,继续从中国获取利益,同时甚至可能实现对中俄朝的“离间”。例如在金正恩访俄前后,韩国驻俄罗斯前大使在接受韩联社对话时就认为,“此时应当全力推动中韩领导人互访事宜,而不应拘泥于由哪一方先访问,以此挑动中朝关系,并制衡朝俄关系的接近。”
然而在早已充满“一根筋”思维、对美“梭哈”的尹锡悦政权内部,这样的声音自然只能被压制下去
如今10月的第一周已经过去,按照一般规律,遗骸交接时间会提前20天左右公布,如果韩国方面选择在近两天“快刀斩乱麻”,那么交接时间最快也将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前后——笔者相信这肯定不是尹锡悦政权希望看到的情况;如果迟至11月初乃至进一步延后,届时沈阳市内白天最高气温不足10度,最低气温更是已经冷至零下,非常不适合志愿军老战士及其家人前往桃仙机场等候迎接,将使得我方安排相应工作的难度陡然增大。
实际上沈阳10月底的气温也已经不适合大多已经年过九旬的老战士们长时间坐在户外了,每年深秋时节,人在东北的朋友都可以想象一下,当年九兵团单衣入朝时是何等的艰苦
因此,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第10批志愿军烈士的回家之路,要被“人”为推迟到至少明年春天、甚至更远的未来才能重启。尽管对于他们的战友和亲人来说,这个遗憾很难挽回,不过如果由此能让更多的人认清尹锡悦政权不愿意、也不可能同时扮演“美日傀儡”和“友好邻邦”的事实,那么这场无声的公开课仍不失其教育意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鲁宁 
-
东部战区回应美舰过航台湾海峡
2024-05-08 23:04 台湾 -
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2024-05-08 14:51 中国海军 -
德国派遣军舰来南海:考虑过台湾海峡
2024-05-08 14:47 -
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再入红海:执勤超200天
2024-05-08 11:00 巴以恩仇录 -
“里根”号又出港,舰载机岸上忙训练
2024-05-07 21:40 -
“腿指定有病”美空军F-22再现起落架坍塌事故
2024-05-07 16:13 -
波音“星际客机”飞船首次载人试飞推迟
2024-05-07 12:25 航空航天 -
“黄蜂”号戒备群推迟部署期间,两艘LCAC又相撞
2024-05-06 18:35 -
俄罗斯举行“非战略核武器演习”:应对西方挑衅
2024-05-06 16:04 -
美军新任印太司令部司令就任 什么来头?
2024-05-06 15:55 凉战 -
一周军评:为什么我们还要更多的航母
2024-05-05 10:04 一周军事观察 -
俄技集团:2023年炮弹产量增加5倍、火箭弹增加7倍
2024-05-03 18:56 俄罗斯之声 -
韩国也想入伙“奥库斯”?
2024-05-01 17:18 三八线之南 -
相比前两艘航母,福建舰海试有何不同?
2024-05-01 12:00 航空航天 -
-
一年收到5架F-35 每架都有问题
2024-04-30 16:30 -
中越海警开展今年首次北部湾海域联合巡逻
2024-04-30 16:21 -
从豹2到布雷德利 莫斯科胜利公园新到什么西方装备?
2024-04-30 13:09 俄罗斯之声 -
外媒紧盯福建舰:或马上开始海试
2024-04-30 13:09 中国航母 -
乌军总司令:前线局势正在恶化,俄军取得局部胜利
2024-04-29 11:14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55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3“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0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3“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