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陈品:民进党要埋葬“蒋家王朝”,国民党:用不用帮忙?
关键字: 民进党国民党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促转条例蒋介石蒋家王朝【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许陈品】
民进党执政一年半多,政绩不见起色,政策花样倒是不少。就在劳工团体和在野党坚决反对放宽“一例一休”与“工时账户”的抗争无效,绿营挟席次优势、强渡关山通过《劳动基准法(修正案)》。也许是借追杀某历史人物与特定党派以转移焦点,本月初,台湾立法机构又在绿营的主导下三读通过了《促进转型正义条例》(简称《促转条例))。未来将由台湾当局行政机构下设“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推动所谓的“转型正义”,该委员会设委员9人,由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提名,“立法机构”行使同意权后任命。
选择性的“期间限定”
《促转条例》有所谓的四大任务:“开放政治档案”、“清除威权象征及保存不义遗址”、“平复司法不法、还原历史真相并促进社会和解”及“处理不当党产”,并且第一条第一项明文定义:“威权统治时期违反自由民主宪政秩序之不法行为与结果,其转型正义相关处理事宜,依本条例规划、推动之”。而这个“威权统治时期”,是指台湾光复后至1992年(从1945年8月15日起,至1992年11月6日止)来完成所谓的“转型正义”。
首先,仔细推敲时间断限后笔者发现,台湾从荷兰人、西班牙人殖民统治开始,抗暴起义不断,包括在《马关条约》生效后取得台湾统治权的日本帝国,其殖民期间台湾人民武装抗日的史迹可歌可泣,该条例却选择性的无视荷、西、日殖民统治带给台湾人民的伤痛(例如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的“慰安妇”),不想从昔日帝国主义剥削身上讨回正义,反而只针对国民党统治时期,立法的初衷就值得怀疑。甚至还以对日本等殖民者“求偿不易”为理由,拒绝向其请求赔偿,只能说是柿子捡软的捏,这种“转型正义”称得上是正义吗?
再看《促转条例》的其他任务。随着时间推移、历史人物逐渐故去,许多档案到了年限就该开放给社会大众查阅,所以“开放政治档案”也不会成为问题。“处理不当党产”,是要清退国民党过去借行政优势取得各种经济上的资源与特权,诸如土地、建物所有权。
然而,反对阵营不分青红皂白,以“矫枉必须过正”的激进态度,把某些国民党在“威权统治时期”、合法合理取得的资产全部当作“非法”,只因为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产生,辩称要以“归还人民”的名义全数充公,此种“抄家”作法实有混淆视听之嫌。既然是历史问题,何不寻求专业的历史学者主导研究、实事求是,待厘清之后再来清退也不迟。
以今非古的清除“威权”象征
至于“清除威权象征及保存不义遗址”,更是引起社会大众一片哗然。以笔者的母校政治大学为例,蒋介石作为第一任校长,虽未实际负责校务,但政大之办学方向、目的乃由他所规划,对政大建校实有极大助益,且蒋带领政大师生(当时称中央政治学校)历经北伐、抗战等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事件,于抗战建国时期为中国培育众多优秀人才,所以至今校园中仍树立两座蒋的铜像,以资纪念,至于1949年国民党政权播迁至台湾,蒋介石运用“戒严”体制限制人权与民主自由的发展,此乃后话。
2014年2月28日晚,政大图书馆内蒋介石铜像遭泼漆破坏
然而,如今却有部分政大学生发起“移除蒋公铜像运动”,宣称“戒严”时期蒋的多项政策造成台湾人民伤痛,将铜像撤出校园是台湾当局为过去的错误之弥补方式。如果一个大学标榜学术自由,而蒋又是存在争议的历史人物,其功过本就值得接受社会公评,哪能单纯只看他施政的错误,便全盘否定他对台湾的贡献?况且,蒋兴办政治大学与他在台湾的施政完全是两回事,岂能混为一谈?
全台湾最大的蒋介石坐像。这尊坐像原先竖在高雄文化中心。1996年被民进党阿扁的南方势力大卸117块,被台湾同胞戏称为“五马分尸”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关税战刚开打,马斯克:希望美欧建零关税自贸区 评论 90“美国救援人员刚到缅甸,就收到了解雇通知” 评论 103受不了特朗普,美财长打算“跳船”了? 评论 118全美数十万人涌上街头,“住手吧!特朗普” 评论 484“中方清单上的每一项,都瞄准要害” 评论 20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