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观察所:“中国行动2.0”背后,闪动着“台独”魅影
美国高校科研机构,是这一新倡议着重关注的领域。
2022年10月,中国政策倡议发布其所谓研究成果,宣称美国高等教育系统接收了数十万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这些学生“从事间谍活动,破坏国家安全,损害学术诚信”,美国司法部本有“中国行动”计划,但却被拜登政府叫停,未来以美国优先为原则,需要对学生签证政策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估。
2022年11月,这一“研究”进一步落实为《保护美国校园法案》,意图将华人学者在中国科研机构的兼职或短期任职也纳入禁止范围。
2023年5月,莱特希泽代表AFPI在国会听证会发表系统性政策宣言,其中也已赫然纳入对学术交流的打击:
“国会应该禁止所有联邦资助的研究型大学以任何方式与中国实体讨论战略技术相关的研究、教育或就业......国会应该限制联邦资助机构与中国实体接触的能力,特别是,联邦资助机构应被禁止与中国公司、大学、研究员和教授进行任何与先进技术或国家安全相关学术领域的交流或联合项目”。
“这是一个巨大机会”
从上述梳理不难看出,史蒂夫·耶茨或者说叶望辉,对特朗普团队的中国政策已形成相当影响力,甚至AFPI于去年5月发布的《美国优先的美国国家安全方法》这一纲领文件中,耶茨直接操刀了中国政策部分。
耶茨的案例,只是一个更大范围内生态变化的缩影。
极少有人注意到,与第一任期时相比,特朗普“内圈”的中国政策顾问群体已全面洗牌,“友台”派系正明显取代传统防务背景精英。
除耶茨外,罗伯特·奥布莱恩这位因有力推动“台美关系”而获蔡英文颁授“特种大绶景星勋章”的掮客,也已正式加入新一届美国总统情报顾问委员会,据传赖清德去年底祝贺特朗普当选的信件,正是通过此公转交。
奥布莱恩在拜登时期曾担任华盛顿特区亲台游说枢纽——“全球台湾研究中心”(GTI)的所谓“美台关系工作小组”主席,并与其助手、同为GTI成员的亚历克斯·格雷共同创立名为美国全球战略(AGS)的咨询公司,网罗豢养了大批为台湾方面发声造势的“意见领袖”,分析师名单中甚至还列入了目前被公认的特朗普战略“大脑”——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
这场影响深远的势力洗牌,一方面源于传统防务背景精英在国会山骚乱前后的“立场摇摆”,导致其整体失去了特朗普信任,毕竟,MAGA运动当下的第一用人标准,就是“忠诚”。
正是由于传统力量主动和被动的退出,给了“台独”势力资助的派系“填补空白”的历史性机遇。
内部人士的爆料,也完全印证了这一判断。
早在去年初就有前特朗普政府官员透露,许多高级官员不想再为MAGA议程服务,“对于那些职业生涯一直关注中国的人来说尤其如此......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并不在核心圈子里的中国政策专家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在华盛顿有灵敏触角的“台独”势力,显然嗅到了这个重大机会。
以耶茨为例,其名号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还根本上不了台面,极少出现在中国政策的正式讨论中,但也正是依靠出身“清白”,不属于传统防务背景“黑五类”,他得以毫无负担地扮演狂热MAGA信徒,从迎合特朗普阵营的风格传播中国政策,潜移默化掌握话语权,并在关键文本中理所当然地“嵌入”更激进的所谓“美台关系”倡议。
从耶茨到奥布莱恩,这个有充沛资金支持和明确政策目标的顾问团体,在特朗普“内圈”的崛起恐怕才刚刚开始。
结语
当“导演”和“编剧”的意图已然明了,相信读者对于“中国行动2.0”的发展也会有更清晰的预期。
哪怕暴风雨来得如何猛烈,面对狂风恶浪,最根本的,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自然》杂志最新调研显示,有超过75%的学术界人员正在考虑离开美国,肆虐的风浪,只会进一步加剧美国科研环境的恶化。
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学术生态建设好,一场犹如当年德奥学术界向美国的“大迁徙”并非不可想象。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心智观察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昊 
-
等了十年还没用上新干线,这真的很“印度”
2025-04-06 15:25 -
中国为什么是激光雷达技术突破的“应许之地”
2025-04-06 09:05 心智观察所 -
中国科学家获重要进展:让金属“不可能三角”成为可能
2025-04-05 14:38 科技前沿 -
这一重大科研装置,成功部署!
2025-04-05 14:33 科技前沿 -
谁是美国对华科技战“总架构师”
2025-04-02 15:02 心智观察所 -
贺利氏电子张靖:聚焦前沿需求,以创新材料把握历史机遇
2025-04-02 14:58 -
近2000名美国顶尖科学家发“SOS”公开信
2025-04-02 13:26 美国政治 -
“中国人‘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同样适用于AI时代”
2025-04-01 20:52 -
这些人运作着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政策轨道
2025-04-01 08:10 心智观察所 -
来自4.8亿年前,科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层孔海绵化石
2025-04-01 06:55 -
我国科学家牵头成功构建近全球地表太阳辐射高精度监测系统
2025-03-31 14:05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2025-03-31 11:59 航空航天 -
首飞失利,欧洲民营火箭这张入场券不好拿
2025-03-31 11:19 -
事关芯片!我国成功开发这一新技术
2025-03-28 10:51 科技前沿 -
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2025-03-27 21:34 人工智能 -
梁文锋,首登全球富豪榜
2025-03-27 14:33 科技前沿 -
兆瓦超充,如何让“油电同速”梦想成真?
2025-03-27 14:11 心智观察所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5-03-27 11:26 科技前沿 -
全球首款,正式亮相!-20°C至55°C环境下稳定运行
2025-03-27 09:47 科技前沿 -
AGI即将到来?谢耘: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还有局限
2025-03-26 22:19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21“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48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36“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315“华尔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 评论 177最新闻 Hot
-
“尹锡悦别再扮演总统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准备解除武装,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
美媒紧盯:中国,60天了…
-
美部长:百万美国工人将“拧着小螺丝”造iPhone…
-
马斯克嘲讽“哈佛经济学博士”,纳瓦罗回怼:他就是个卖车的
-
华尔街铁粉变脸:特朗普,收手吧!
-
马来西亚总理领头:东盟要“抱团”
-
美“对等关税”没提俄罗斯,白宫回应
-
“欧洲200欧元,非洲才3美元,我们正面临‘碳掠夺’”
-
美财长试图安抚:股市短期波动,别慌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
一开盘,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庞呼吁支持者:效仿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财长:怪DeepSeek…
-
“特朗普这么做就是干涉法国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