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观察所:中国为什么是激光雷达技术突破的“应许之地”
中国必然是激光雷达技术突破的“应许之地”
奔驰与禾赛的合作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联姻,更是中国制造在全球汽车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
过去,欧美车企多依赖Velodyne、Luminar等西方激光雷达供应商,但如今以禾赛、速腾聚创等为代表的中国厂商逐渐成为行业标杆。这种格局转变源于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叠加效应。奔驰此举无疑是对中国技术实力的一次背书,也可能引发其他国际车企效仿,进一步推动中国供应链的全球化。
综合全球各大车用激光雷达供应商,多种技术路线之争将逐渐收敛,进入收尾阶段,目前禾赛科技的纯固态方案领先一筹。
按照扫描方式划分,激光雷达技术演进路线可以分为机械式到半固态、纯固态三个不同形态。机械式激光雷达检测精度高,但同时存在硬件成本高和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无法进行大规模量产,半固态在成本上极大地降低,能够兼顾车规量产与高性能打,但毕竟也只能算一种过渡性方案。
某光电半导体头部投资机构创始人告诉心智观察所:“自动驾驶系统曾经70%成本都来自于激光雷达。固态方案的光学集成度越高,就意味着成本可能下降的幅度就会越大。中国供应商在这方面已经做到了龙头。几年前,从汽车后装开始那种激光雷达路线,包括不少元老级的供应商现在纷纷出现了破产重组或者退市状况。”
除此之外,中国在机械式激光雷达这一相对高成本的技术路线上依然也没有放弃,多头下注而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某国内新崛起的激光雷达集成商CTO告诉心智观察所:“机械激光雷达现在目前让机器全自动去组装的难度还是很大的,还是需要人工去精校,而欧美的人力成本目前比中国还是要高很多。另外,激光雷达所需的光子芯片工艺相对难度不大,国内代工的成熟度还是比较高的。”
结语
在禾赛科技攻城略地之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该企业发布的一则引人注目的公开信息——禾赛2024年实现全年营收20.8亿元,净利润达1369万元,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盈利的激光雷达企业。
全球首家——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激光雷达集成供应商们至少在2024年基本上都还无法做做到全年盈利,大部分都还在“赔本赚吆喝”,但从“量到价”的微妙转换时刻即将到来。
前文提到的激光雷达新锐企业CTO曾向心智观察所阐述:“车用激光雷达做全芯片方案的话,其实国内外的起跑线很接近,因为所需要的上下游配套如激光器、探测器、电芯片等区隔度不大,主要拼的是大规模集成。”
中国企业首先做到了这一点——它们的根系穿透成本结构的冻土,枝桠刺破盈亏平衡点的穹顶,当其他玩家仍在亏损的泥沼中高举火把,这两尊沉默的机械巨像已悄然转动黄金齿轮,将整个赛道的星光都收束进财务报表上那道突然跃迁的光谱。
对于奔驰而言,这一合作是其“瞰思未来”(CASE)战略的具体实践,即通过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创新,重塑出行未来。面对特斯拉、比亚迪等新势力的挑战,奔驰需要更快速地迭代技术,而禾赛的加入为其提供了关键助力。同时,这也可能是奔驰对中国市场的深耕策略——通过与中国顶尖供应商合作,巩固其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
梅赛德斯-奔驰与禾赛科技的携手,是技术与战略的完美交汇。禾赛凭借卓越的激光雷达技术,为奔驰的全球智能驾驶蓝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奔驰的选择,则为禾赛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中国制造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也预示着智能驾驶技术将以更快的速度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在贸易壁垒与技术竞争交织的当下,奔驰与禾赛的联手,或许是汽车产业迈向未来的勇敢一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心智观察所- 原标题:中国为什么是激光雷达技术突破的“应许之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昊 
-
中国科学家获重要进展:让金属“不可能三角”成为可能
2025-04-05 14:38 科技前沿 -
这一重大科研装置,成功部署!
2025-04-05 14:33 科技前沿 -
谁是美国对华科技战“总架构师”
2025-04-02 15:02 心智观察所 -
贺利氏电子张靖:聚焦前沿需求,以创新材料把握历史机遇
2025-04-02 14:58 -
近2000名美国顶尖科学家发“SOS”公开信
2025-04-02 13:26 美国政治 -
“中国人‘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同样适用于AI时代”
2025-04-01 20:52 -
这些人运作着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政策轨道
2025-04-01 08:10 心智观察所 -
来自4.8亿年前,科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层孔海绵化石
2025-04-01 06:55 -
我国科学家牵头成功构建近全球地表太阳辐射高精度监测系统
2025-03-31 14:05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2025-03-31 11:59 航空航天 -
首飞失利,欧洲民营火箭这张入场券不好拿
2025-03-31 11:19 -
事关芯片!我国成功开发这一新技术
2025-03-28 10:51 科技前沿 -
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2025-03-27 21:34 人工智能 -
梁文锋,首登全球富豪榜
2025-03-27 14:33 科技前沿 -
兆瓦超充,如何让“油电同速”梦想成真?
2025-03-27 14:11 心智观察所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5-03-27 11:26 科技前沿 -
全球首款,正式亮相!-20°C至55°C环境下稳定运行
2025-03-27 09:47 科技前沿 -
AGI即将到来?谢耘: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还有局限
2025-03-26 22:19 心智观察所 -
AI将引发失业?钟义信:智慧无法被机器制造
2025-03-26 22:05 -
项立刚: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不能被美国带到沟里去
2025-03-26 21:52
相关推荐 -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34“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79“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75“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7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