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潮观鱼:婆媳退场母女登台,国产文艺中的家庭难题正在被“重启”
【文/新潮观鱼】
毫无疑问,“母亲”这个角色是近年来在银幕里被大规模重塑的形象。当厌倦了十年来家庭剧中无休止的婆媳矛盾、夫妻冲突的歇斯底里,今天的关注对于家庭题材电视剧的需求更多地转向了“一个让我身心放松的浴池”“一个让我深深共鸣的嘴替”“一次既轻松欢乐又不失思考的体验”这样看似轻量化但其实一点都不低的标准。
由李漠导演,周雨彤、吴越主演的《180天重启计划》正是乘着这样的潮流成为了2025年初的一款“口碑剧集”: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播出后,CSM全网平均收视率达0.85,份额4.46%,排名各省卫第一。豆瓣开分7.9分,以最高分领跑同期国产电视剧集。
很多人知道这部剧都是从网上流传的那个剧情开头略感荒诞的片段开始的:顾云苏(周雨彤饰)刚和男友分手却发现自己意外怀孕,去医院产检居然撞上了自己48岁怀孕的老妈吴俪梅(吴越饰)在后爸的陪同下也来产检了……
接下来,在社会上遭受了失业+失恋双重挫败的顾云苏,在180天的时间里“回归家庭”,照顾自己高龄怀孕的妈妈。
外婆、妈妈、女儿,三个女人,两对母女彼此的代际冲突和爱的回忆不断交织。表面上一地鸡毛、吵吵闹闹的家庭碰撞争吵以喜剧的形式展开。
引用吴越和新潮观鱼的交流时,她对于剧情的理解:
“这是我心目中明亮健康、春光明媚的母女关系。母女是‘热着吵’的关系,开心的时候很开心,热烈的时候很热烈。”
母亲,是每一个人类都无法离开的情感连接。母亲作为一种人物角色类型贯穿了人类浩瀚的艺术史。
然而我们印象中的影视剧里的母亲形象却总是在“神性”和“魔性”两个极端徘徊:要么是传统儒家思想中被归为道德与奉献的化身,是“严父”身边的“慈母”,是孩子们对于家庭温暖和牵挂的具象化存在,是为了家庭的团结和子女的成长默默劳作一生的献祭者;
要么如同《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妈妈或《安家》中的房似锦妈妈那样是女儿的噩梦与牢笼,成为了“原生家庭”对女性压迫的代言人。
从去年的热门电影《好东西》到最近的《180天重启计划》,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在尝试探索一种类似王铁梅或是吴俪梅那样“很新”的母亲形象:她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母亲”,她们冲动爱玩、热烈泼辣、爱自己、追求事业的同时独自抚养女儿,她们不要求女儿事业有成、反哺家庭,只求自己的女孩儿开开心心。
她们是很多当代年轻人眼中的“理想妈妈”,但他们绝不是活在童话里。就像《180天重启计划》中的吴俪梅在评论区和弹幕区总是被质疑的“作”:为什么条件不错要未婚先孕还要私奔?为什么老公还可以却要离婚单亲?为什么已经高龄却要放弃难得打拼的事业做高龄产妇?
即使在周雨彤扮演的“青年吴俪梅”的故事里,她是一个很潮很酷的妈妈,但另一条时间线上她依然会在争吵时说出无数个“传统母亲”会说的气话:“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如果没有你,我的生活不会像现在这样辛苦”。周雨彤这样形容她心中的“母女关系”:
“母女关系是一种幽微的牵绊。母亲和女儿是如此相似,但她们有的时候既不愿接纳另一个自己,也害怕成为彼此”。
如果说母亲吴俪梅的塑造更多地带有一种突破固有模板的探索,那么女儿顾云苏的设定则是冲着和当代年轻人共情去的。
和上一辈比,这一代的年轻人没有那么强的“能量感”,在感情上做不到轰轰烈烈的“恋爱脑”,工作之余也当不了酒吧里潇洒恣意的“女舞神”,也没法像妈妈一样做出让当代年轻人心向往之地“整顿职场”——“永远笑盈盈,永远不知疲倦”。
经历了生活失意的她从开始的随波逐流、困惑迷茫,到在冲突和碰撞后逐渐体验,感悟,最终“重启”这段深厚的母女关系。正如剧中让人感怀的“我在天上挑妈妈”——顾云苏是我们这代人的眼睛,是这场“重启”的发动者。
周雨彤既作为女儿出现,也扮演着妈妈的年轻时代,观众看到的是两个“像又不像”的女人。周雨彤说,“顾云苏是全然放松的大提琴,而吴俪梅是一架噔噔噔的钢琴。”她也会在表演的过程中模仿吴越的口音,模仿她“翘翘的嘴型”。
“原生家庭”“东亚家庭的小孩”是这几年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词,人们用“原生家庭”来解释很多当代的社会现象、年轻人的心理问题和困境。《180天重启计划》和很多其他的影视作品一样,试图用一种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去把各种问题和矛盾摊开、经历了老一辈母亲的离去和新一个女儿的诞生,将疏远的亲情消化、和解,最终实现一种“重新发现”和“双向奔赴”。《180天重启计划》把原著小说中的“陪产计划”改成了“重启”,可以说是点睛之笔。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荧幕上塑造全新模式的、健康的母女关系也许是年轻人渴望的“打破东亚家庭关系魔咒”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让我想起最近有部分针对饺子版《哪吒》的讨论,其中涉及到很多对于“上影版哪吒”的怀念,认为这是一个“东亚小孩对抗原生家庭”的偶像级人物,如今却在集体记忆中被抹去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新版的《哪吒》也试图从父辈的角度先迈出解开这个死结的一步——新版的李靖夫妇首先被改成了无条件信任尊重孩子,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为了孩子愿意牺牲一切的当代“模范父母”,而并非是简单粗暴的只是让子辈去“反思”“理解”“孝顺”。相对于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又多了一层细腻、坚韧和普遍命运的共情,是一把破解当代代际矛盾和Z世代精神困惑的好钥匙。
一句“我爱你,仅此而已”是需要勇气的,“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的女儿收拾”又让无数人回想起了诸多和自己妈妈相处的点滴真实。毕竟,“在成长的道路上,既要成为成熟稳重的大人,但偶尔也想躲在父母身后做个小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生息之地》柏林电影节获奖,为什么又是农村片?
2025-02-26 15:40 新潮观鱼 -
哪吒“出海踏路”,好莱坞发行垄断如何破?
2025-02-20 20:30 新潮观鱼 -
对话陈思诚:这一次,我想撕开“文明”的虚伪
2025-02-18 14:31 新潮观鱼 -
《哪吒2》破百亿了,我们都参与了这个大项目!
2025-02-12 19:35 新潮观鱼 -
这是演技综艺还是“劣迹演员洗白大会”?
2025-02-12 12:36 新潮观鱼 -
《哪吒2》《唐探1900》都在讽刺它?
2025-02-07 14:59 新潮观鱼 -
我想拍中式超级英雄,但……
2025-01-27 08:22 新潮观鱼 -
访谈︱浦嘉骐、林黎: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之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失于我身——赵堡太极拳的文化传承
2025-01-23 20:59 -
被指“抄袭”的《漂白》为啥那么“硬气”?
2025-01-23 19:42 新潮观鱼 -
《漂白》陷“漂白”争议,影视行业成“洗稿重灾区”?
2025-01-21 22:11 新潮观鱼 -
“原来他们精神状态领先好多年……”
2025-01-20 09:56 新潮观鱼 -
据说,这是小红书现状……
2025-01-17 11:38 新潮观鱼 -
74岁空腹在高原狂奔找饭店,她震惊了年轻人
2025-01-15 12:05 新潮观鱼 -
连续爆……综艺最大赢家是它?
2025-01-14 08:45 新潮观鱼 -
2025,你还会看“长剧”吗?
2025-01-09 10:38 新潮观鱼 -
2024年末,八问中国电影
2024-12-26 15:21 新潮观鱼 -
广西恭城发现岭南地区最早城址
2024-12-25 16:27 考古 -
“片名问题尤为严重”,广电总局出手
2024-12-21 16:42 -
“聊主编”来啦!
2024-12-19 13:29 -
《封神二》首发预告,“班味表情包”先出圈了
2024-12-19 00:07 新潮观鱼
相关推荐 -
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59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26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6“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6“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