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雨:学校教育的“边界”在哪里?
最后更新: 2021-04-09 08:14:5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小小雨】
2021年新学期伊始,中小学校园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手机不能进校园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实施了,全员导师制开始试点了。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来说,无疑是大大的“利好消息”。
随着两会的召开,教育议题继续霸占社会关注的热点榜。“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放学时间”,“建议禁止在职中小学老师有偿补课”,“ 建议禁止在职中小学老师有偿补课”,“只关注升学率国家会没有核心竞争力”,等等。诸如此类的提案和议案屡屡见诸报端。
教育部新规,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带手机进校门,于是有些学校专门为学生设立“养机场”,灵活管理。图自视频截图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马光瑜的提案,引发了颇多议论,也点出了当下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边界。其实,我自己作为一名一线中学教师,对此也心有戚戚焉。
说实话,我的心情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减负”“全面发展”依然是全民关注的教育热词;忧的是,“减负”固然好,但如果一切改革措施只是“为了减负”,流于形式或“一刀切”,反而更有可能让师生的负担“明减暗增”,整个社会对教育的焦虑最终仍会“转嫁”到学校教育和教师身上。
以放学时间为例,马委员的提案中提到小学放学时间过早,建议“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这一建议的初衷是很好的,让小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也符合教育部改革的大方向。但一旦涉及问题追因、以及如何制定有效解决方案,就必须考虑更复杂、全面的因素。比如,全国各地中小学在放学时间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就上海而言,学生的放学时间不算太早,每天在校的最后一小时,多数学校也会安排丰富的体锻课或活动课。再者,“父母下班时间”因家庭而异,父母是否选择亲自接送孩子也是因人而异,若只是以“推迟放学时间”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不免显得有些简单粗暴。毕竟,学生只要在校,教师就要管理,学校的老师们本身也是家长,他们身上背负着“双重压力”。
又如马委员所说,“取消家庭作业不等于不让孩子学习,而是写作业的地方在学校,改作业的人是老师,而不是家长,家长主要负责学业以外的其他教育”“要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我对这个观点举双手赞成,其中提到的“责任边界”一词,恰恰也是我们教师群体十分关心的话题。
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究竟在哪里?
从教八年多来,我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的“开学焦虑”正逐年递增。没错,不仅仅学生惧怕开学,老师也一样。现在才开学第二周,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身边的同事们先后开始出现口干舌燥、头晕乏力、暴躁气短等不同程度的“开学综合症”,一下班、一到周末就只想在家“葛优瘫”。可能大家不禁要问,老师们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哪里?
如今现实中,这个答案显然更为复杂。一线教师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并不清晰,多数教师长期处于高压、焦虑状态中,而这种焦虑并不来自于教书育人本身,大家熟知的“备课上课改作业答疑”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而已。
首先,教师的工作时间并没有明确“边界”,毫不夸张地说,有时甚至是24小时待命。早七点至晚五点,基本上是全国教师们雷打不动的在校时间,寄宿制学校的工作时间更长,老师们有时还需夜宿学校。在校工作时间内,并没有固定午休时间,老师们的“午休”往往是匆匆扒上几口饭之余,全部贡献给了学生答疑或午自修管理,有时还要参加各种工作会议。有时赌气地想想,社会在呼吁教师待遇与公务员一致时,教师的午休时间能否向公务员看齐呢?
然而,更令老师们感到心累的事情还未必发生在上班时间,离开校园后,老师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学生群、家长群、年级群、班主任群、工会群,各种闪烁的微信消息“裹挟”了本属于自己和家庭的宁静夜晚。曾经听一位同事说,班上有一位家长工作很忙,往往要到半夜才能结束,于是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微信上便时常出现半夜两三点的家长留言,一大早回复后,又要到半夜两三点才能得到回复,如此循环往复。即使沟通方式极不合理,但老师出于教育工作的职责,无法对此说不。
要是班上有个别特殊学生,班主任更是胆战心惊。另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位班主任在晚上十点接到家长的电话,说一言不合孩子赌气出走,老师二话不说,直接赶到孩子家附近帮忙寻找,而这位老师自己的孩子也才几个月大。类似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几乎每个夜晚都有无数老师加班加点。
当然,选择了教师职业,一切为了学生,这是天职。但是,这些工作无法完全量化,也不可能完全纳入绩效,所有老师秉持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情怀在坚持着。人们总说:“真羡慕老师每年有三个月带薪假期!”殊不知,对于每天超长时间“待机”而身心俱疲的老师们来说,这些假期如“救命稻草”般重要。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翟玉龙任瑞丽市委书记
2021-04-09 07: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03星
2021-04-09 07:39 航空航天 -
香港“修例风波”逾万人被捕,约720人被控暴动罪
2021-04-09 07:06 香港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8例,其中7例为中国籍
2021-04-09 06: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占我国进口逾七成产锂大国封国,影响几何?
2021-04-08 23:03 能源战略 -
疫后重振看湖北|去年·今日,看见大武汉
2021-04-08 22:49 -
时习之:收藏!习近平谈到过的学习方法
2021-04-08 22:47 -
麦田“长”出豪华墓?安徽蒙城:高度重视,全面排查
2021-04-08 22:14 聚焦三农 -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首次进入我国法规
2021-04-08 21:45 聚焦三农 -
教育部:高校需配备一名就业信息员
2021-04-08 21:31 -
住建部约谈5个城市政府,要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2021-04-08 21:03 中国房市 -
在梁家河,习近平当过扫盲班老师
2021-04-08 21:00 扶贫攻坚战 -
领袖关怀暖江城
2021-04-08 20:57 -
金融委:地方金融机构不要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
2021-04-08 20:57 中国经济 -
新华记者暗访:大货车必须装2000多元视频监控,否则过不了年审
2021-04-08 20:57 -
武汉的春天已来,献给曾为武汉拼过命的你!
2021-04-08 20:55 -
柯文思:用镜头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2021-04-08 20:19 建党百年 -
习近平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重要指示
2021-04-08 19:36 -
若巴拉圭与台“断交”将获疫苗援助?中方:台当局一贯“以已度人”
2021-04-08 19:32 -
涉嫌教唆炒房人骗取购房资格,大V“深房理”被调查
2021-04-08 19:31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