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少卿:穿越蒙古国的中俄天然气管道,不仅仅是几千公里的钢管
“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博弈
早在2006年,俄气公司与中石油就签订了管道项目的框架协议。该项目计划建设两条管道,第一条就是“西伯利亚力量1号”,第二条管道计划将西西伯利亚与中国连接起来,最初被命名为“阿尔泰管道”,后于2010年代中期更名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
按照规划,“西伯利亚力量2号”将穿越蒙古国,每年能够向中国输送高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不过,截至当前,“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建设工作尚未启动,双方仍在就具体条款进行谈判。
随着传统欧洲市场的丧失,俄罗斯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出口渠道以弥补经济损失,“西伯利亚力量2号”因此成为了俄罗斯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
2023年10月,俄气公司高层随同普京总统访问中国,参加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但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协议并未如外界预期那样签署。同年年末,俄罗斯官方宣称该项目“已进入高度准备阶段”,并预计项目文件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获得最终批准。时任副总理的维多利亚·阿布拉姆琴科表示:“一旦文件获批,建设工作就能立即展开。”
近十年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情况,单位/百万立方米
今年5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俄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再度表达了“在不久的将来”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号”合同的愿望,但俄方再度空手而归。8月,莫斯科还被泼了一盆冷水:蒙古国公布的《2024-2028国家发展规划》中并未提及此项目,蒙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前官员透露,该项目可能会面临延期。
对于俄罗斯而言,“西伯利亚力量2号”不仅是商业机遇,也是地缘政治的必要选择。在普京总统眼中,这条管道不仅是俄罗斯能源出口的生命线,也是其国际影响力的象征。“与中国的合作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但同时也使得莫斯科更加依赖于北京的市场和条件,”一位不愿具名的俄罗斯官员对俄罗斯《新报》(Novaya Gazeta)欧洲版评论道。
然而,任何能源合作协议的核心都在于价格。关于新建天然气管道的讨论,可以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规模为筹码,在价格、支付方式及投资条件等方面占据了有利位置。据《新报》报道,中国最初提出以每千立方米70美元的价格购气(接近俄罗斯国内水平),后调整至100美元,即便如此,这一价格仍远低于俄罗斯向欧洲出售天然气的价格(约为每千立方米250至300美元)。
此外,中国还要求调整管道路径,从原先的阿尔泰地区改为东线,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中俄之间达成的协议采用了欧元结算机制,既避免了美元体系的风险,也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添了动力。
尽管如此,俄罗斯也并非全盘让步。通过这条管道的建设,俄罗斯不仅能开拓新的市场,还能巩固自己在全球能源供应链中的地位。“这是一笔双赢的交易,”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丹尼斯·莫罗欣评论道,“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耐心和经济灵活性。”
中国的强势地位显而易见,在谈判桌上显得游刃有余。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处于可控范围内,同时,中国接收海运LNG的能力显著增强,以至于中国能源企业甚至能够将部分LNG货物转售国际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绿色能源转型正在稳步前行。
预计到2026年,中国国内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翻一番,达到1000吉瓦;至2030年,太阳能与风能的总装机量可能突破3300吉瓦,新增的清洁能源主要集中在光照充沛、风能资源丰富的中国北部地区。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热泵累计安装量将比2021年增长358%,这将进一步削减对天然气的需求。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将大大超前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建设速度:即使是最乐观的估计,也认为该管道需耗时5至6年,即到2030年前后才能正式投运。
对莫斯科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局面:北京公开多次强调其作为清洁能源超级大国的新身份,逐步削弱了俄罗斯原本就有限的谈判筹码。在2023年的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上,中国代表提议双方应在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技术和碳市场等新兴领域加强合作。这种合作显然是单向的,因为俄罗斯在上述领域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积累或发展规划。“西伯利亚力量2号”不仅要与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而且在这场较量中似乎处于劣势。
“如果项目得以实施,那么很可能完全按照中国的条件来进行。”今年7月,哥伦比亚大学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如是说。
当然,尽管面临着商业上的不确定性,“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因为在特定情境下,地缘政治因素往往会超越经济考量。正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2022年所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组成的天然气联盟项目,“并非”如西方所指责的那样,仅仅是一种“政治游戏”。
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意义
如果“西伯利亚力量2号”能够顺利完成,它将显著改变欧亚大陆的能源格局,并可能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这条管道不仅将成为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要通道,也将是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两国提供一个宝贵的共同利益平台。同时,管道建设所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地区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强化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和相互依存度。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段黑河首站场区局部新华社
在地缘政治层面,中俄之间的天然气合作展现了两国在面对西方压力时的战略协同。尽管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立场,未选边站队,但通过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两国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亚洲国家有能力在西方制裁和封锁的环境下寻求生存与发展之道。
展望未来,中俄能源合作有望继续扩大。虽然“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经济效益可能不及“西伯利亚力量1号”,但其对于俄罗斯而言同样意义重大。这条管道不仅能为俄罗斯带来宝贵的现金流,还能为本国的钢铁制造商及相关承包商带来订单,加速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振兴,这正是莫斯科政府的重点发展方向。
考虑到俄罗斯正准备应对长期的国际孤立,“西伯利亚力量2号”或将扮演旗舰项目的角色,标志着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彻底转变和“向东看”的战略调整。2023年12月,俄罗斯宣布即便尚无具体的供应合同,也愿意启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的建设工作,这表明该工程背后的经济价值远远超出单纯的天然气销售。
对中国而言,中美关系的长期走向也让中国有充分的理由看好这条管道。作为中国周边的重要伙伴,俄罗斯在中国的整体经济战略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加深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中国不仅可以稳定和改善周边的安全环境,还有助于将俄罗斯更紧密地融入由中国引领的新型多边区域合作架构之中,这对于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能源合作的意义远超双边范畴。它不仅展示了能源贸易在地缘政治挑战面前的韧性和适应力,还为其他主要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重组过程中提供了参考案例。此外,这也反映出亚洲作为能源消费和经济活动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在构建区域乃至全球能源市场秩序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西伯利亚力量2号”不仅是一场能源领域的博弈,也是一次外交实践。它能否像预期那样促进中俄两国迈向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还需时间来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条管道不仅仅是几千公里的钢管,它是全球格局变迁的一个缩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以军再向贝鲁特南郊发布撤离令
2024-11-27 06:53 -
拜登:黎以停火协议生效后,以方仍有权进行自卫
2024-11-27 06:36 -
特朗普与拜登政府达成总统过渡工作必要协议
2024-11-27 06:31 美国政治 -
“这两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直接参与破坏,执念太深”
2024-11-26 23:23 欧洲乱局 -
“石破茂致信拜登:恳请批准,以免给您的成就蒙上阴影”
2024-11-26 23:18 日本 -
“我们的未来,不能再依赖美国选民的情绪”
2024-11-26 23:1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94岁巴菲特公布最详细遗产分配计划:只留0.5%给三个孩子
2024-11-26 23:15 -
中萨联合声明(全文)
2024-11-26 23:09 中国外交 -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6.3级地震,震深60千米
2024-11-26 22:42 地震 -
加州州长“硬杠”上特朗普,先给特斯拉“一耳光”?
2024-11-26 22:31 美国政治 -
全球前20科研城市一半在中国,“北上广之外,省会城市迅速崛起”
2024-11-26 21:11 -
习近平会见李显龙,就中美关系等重大问题交换意见
2024-11-26 20:32 中国外交 -
中方是否已与特朗普过渡团队接触?外交部回应
2024-11-26 20:14 中美关系 -
“人人都谈论马斯克,但他才是华盛顿重要人物”
2024-11-26 19: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不装了,“美国拱火就是为了乌克兰的稀土”
2024-11-26 19:26 乌克兰之殇 -
“向乌转移核武器,等同于对俄攻击”
2024-11-26 18:10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称将因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征收关税,外交部回应
2024-11-26 17:37 特朗普 -
日本摄影家纽约街头遇袭身亡
2024-11-26 16:59 -
得州都抱怨:特朗普这么干,我们建不成高速,也建不成学校
2024-11-26 16:29 美国经济 -
运20舱内挂五星红旗伴烈士遗骸回国
2024-11-26 16:19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55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3“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0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3“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6最新闻 Hot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