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喆:“中产阶级”这个网红
关键字: 年收入超12万12万高收入高收入群体【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万喆】
最近,“中产阶级”这个词出现频率变得极其之高。高得让人头晕目眩。而且一出现,都是焦虑的面目。
“12万高收入”税收引发的轩然大波
这种焦虑的表现,也在于,当所谓的个人所得税要进行改革,有传言说所谓“高收入”就是年收入12万以上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财政部专家24日辟谣称,目前中国无“12万年薪以上属高收入人群”一说
这是非常明显的误导。10年前的年入12万以上需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旧规,与新文件中“加大高收入人群税收调节力度”的新政策,莫名对上了号,“12万年薪以上是高收入,要加税”等说辞不断刷屏。
莫非,群众的焦虑已经到了他们宁可自我催眠来进行发泄的地步了?
国家的税收一向有税收效率的问题。就是税收制度放在那儿,但是有些税收不上来。这和过去税收的方式等都息息相关,也和整体财税、信用等信息体系的建设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所以,这次国务院的文件,应该是强调对于那些本来应该在个人所得税纳入范围内,却因为制度漏洞等原因逃脱了税负的“高收入”人群,要加强管理。
你说你们一干人等,如果没有什么额外、灰色收入,没有身为企业老板将自己的收入虚报,在这儿跟着起什么哄害什么怕?
然而也不完全是这样。试看,虽然由于口径不同统计结果不一,但都在说当前中国宏观税负并不低。而个人所得税缴税覆盖面只有3%,大概2800万人的样子。
这就很让人忧心了。须知,有很多税种,比如消费税等等,看似平等,但并不是财税政策所谓用来进行财富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的好帮手。而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制正是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方式之一。
结果呢?3%的覆盖面,除了农民和低收入人群,恐怕很难不让人想到,税基主要是这些兢兢业业、辛苦挣取死工资的人,而大部分真正的高收入人群,是没有被覆盖的。
也就是说,不谈宏观税负,仅从个人所得税就能看出,税收总量不够高,是税收效率低的缘故。而且,这造成了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更为不公。
middle class
“中产阶级”这个词是个舶来品,middle class,品味之光,格调之火,上下唇相碰,middle,上下齿相依,class。
其实,这词最早出现于英国人詹姆斯·布拉德肖(James bradshaw) 于1745 年撰写的一本小册子里,小册子的名字不叫《为什么只有正宗爱尔兰羊的毛才可以陪你度过三生三世的温暖情怀》,也不叫《没进入法国就等于没有活过爱过》之类的,而是叫做《防止爱尔兰羊毛进入法国》。
好吧,这是个很现实的词。当时人们所理解的中产阶级是处于贵族与农民之间的社会阶级,主要是指新出现的资产阶级和在城镇中新出现的一些社会人群,说白了,就是“市民”,当然,正是这个新出现的中产阶级,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卡尔.马克思曾经认为,中产阶级会消亡,因为他们只能分化成统治阶级和无产阶级。
可这样一来,好像就有点没法聊天了。
所以,我们现在通常所属的中产阶级,大概是马克斯·韦伯所谓的中产阶级,主要指专业人员和企业家。与卡尔·马克思相反,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层制发展,中产阶级必将壮大。
最早应用这种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概念,是英国政府统计部门于1913年发表的、由统计学家史蒂文森所做的阶级分类报告,把处于上层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人群归类为中产阶级,这些人虽然也像产业工人一样受雇于人,但拥有较多的人力资本,掌握专业技能,社会经济地位高于工人阶级。
“中产阶级”成了“网红”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一些人提出“中产阶级”的概念,旨在突破社会意识形态限制,促进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等。随即,这种论调受到了批评,以至于在90年代以后一段时间里,都用“中间阶层”“社会中间层”等词语来代替。
“中产阶级”真正的兴起,是汹涌市场大潮的推动。有趣的是,这种推动,不是指经济高速发展或者观念逐渐开放这种宏观概念,而是更为直白的——如同当今所有的节日是否能够成为宏大、繁盛、精致、可人的节日,要看与之相关的消费如何建设、描述其场景和感受一样。
在这个商品洪流奔涌不息的时代,我们的欢喜悲愁都是由我们的消费所塑造的,我们的亲情爱情都是由商品认定的,我们的个人生活和七情六欲都是由朋友圈塑造的,所有关系都必须有实物标的,所有高潮都必须有商业推手。
“中产阶级”成为“网红”也一样。
“中产阶级”之所以能够走红得耳熟能详,是因为其被塑造成社会中成功人士的代名词,但这“成功”又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像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那么遥不可及,也不像养一条戴了八十只iWatch直闪瞎了自己狗眼的可可宝贝那样招摇过市。
如果你还能够想起,就会发现,“中产阶级”是红酒洋酒、是周游世界、是奔驰宝马、是花园别墅。纯粹的,赤裸裸的市场营销语言。当然,这种描述,很不“中产阶级”,因为他们眼中的别人眼中的自己,必然是富裕而高雅的,迫不及待的显露却也半推半就的含蓄。
按照他们的思路,也许应该说,如果你还能够想起,就会发现,“中产阶级”是温香软玉、是面朝大海、是快意驰骋、是诗和远方。
中产阶级的焦虑
但最近中产阶级很焦虑。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
- 原标题:万喆:“中产阶级”这个网红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6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评论 113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评论 61对美关税提至125%!商务部:将不再理会数字游戏 评论 574最新闻 Hot
-
中国同意,西班牙:欢迎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间,美国不再是避风港”
-
“北约需要罗马尼亚,来发动三战”
-
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
德国政府:影响我们了,中美谈谈吧
-
驳了万斯面子,格陵兰岛美军基地指挥官遭解职
-
“美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又一例证?
-
按市政府统一要求,医院红十字招牌被换成绿色?当地回应
-
美科技巨头供应商们焦头烂额:现在比疫情时还糟,仿佛“没有明天”
-
候补中央委员费高云,任合肥市委书记
-
60票赞成、25票反对,美参院批准了
-
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
大部分货源都来自中国,亚马逊慌了
-
欧盟外交官:有了90天喘息期,我们应效法佛陀冷静备战
-
他访华前发声:特朗普虚张声势,反倒给我们机遇
-
“就不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