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鑫胜、施兰茶:号称重化工业初具规模的印度,怎么就“缺氧”了?
最后更新: 2021-05-02 09:53:5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兰茶】
在全球疫苗用量上升、疫情整体趋缓的大背景下,印度却出现蔓延速度、广度、烈度均远超纪录的疫情“海啸”。
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疯狂增长,连续多日超过35万,截至5月1日超过40万,已完全击穿印度的医疗健康防线和社会经济组织。这轮疫情“海啸”的规模之大、传播之广、来势汹汹,使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占全球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还催生出一场自疫情暴发以来全世界其他地区都从未出现过的“供氧危机”。
根据印官方医疗机构估算,印度现存300多万新冠肺炎患者中,大约只有5%至10%需要用氧,但在已入院的患者中,却有超过一半的人需要用氧治疗。由于印度单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在火箭般蹿升,且尚未见顶,印度医用氧气供求关系出现断崖式缺口。
现在,“保持呼吸”就是印度患者最大的奢望。由于严重缺乏氧气瓶、制氧机,无数本可以痊愈的病人无奈失去生命,而因缺氧窒息死亡的患者甚至不被印度官方纳入疫情死亡统计。印度官方预测疫情新增人数将在5月中旬出现拐点,然而就目前政府无力的动员能力和薄弱的基础设施来看,因疫死亡人数的拐点或许还看不到。
为什么曾号称“战胜疫情”的印度却爆出“供氧危机”这种人所未见的低级失误?号称重化工业初具规模的印度,为什么连氧气这种基础工业气体也无法足额供给?
4月19日,工作人员在印度普拉亚格拉杰为医用氧气罐充氧。图自新华网
莫迪政府决策失误
造成“供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莫迪政府严重误判疫情,认为印度在第一波疫情中的高感染率已经能够形成“群体免疫”。2020年底至2021年年初,印度疫情蔓延速度明显减缓,也被认为是群体免疫在起作用。换言之,莫迪政府当时判断,印度已经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正是在这种自满情绪中,莫迪政府并没有从第一次疫情危机中吸取足够教训,尤其是没有加强防疫物质的生产和储备。
与此相反,疫情大为缓解后,莫迪政府2021年面临包括西孟邦等地方选举的压力。为了助选,莫迪政府匆匆重启经济、开放社会管控,甚至对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基本防疫措施也不再强调。最致命的是,莫迪政府为标榜抗疫胜利,甚至恢复大型体育赛事、主要宗教节日庆祝、大型助选集会活动等。自满的政府、懈怠的民族、变异的病毒、匮乏的资源,这些因素共振加强,共同促成了印度第二轮疫情“海啸”。
莫迪政府未吸取第一波疫情的经验教训,并认为自己对第一波疫情“反应过激”——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实施全国性封城是矫枉过正,导致印经济陷入规模空前的断崖式下跌。
2020年下旬疫情“好转”以后,莫迪热切希望推动经济恢复,因此这个时期印度全国产出的氧气,50%仍用于工业生产而非进行战略储存用于医疗用途;而同一时期,印度对外出口的氧气更是同比上升了近一倍。直到2021年4月22日,莫迪政府才依据法院禁令,将90%的氧气产量限定于医疗用途。
氧气运输通道不畅
印度医疗体系非常“印吹死挺”,之前就有不少不了解情况的国人大肆吹嘘“印度全民免费医疗”“药品质优价廉”等。然而,真实情况是,印度公立医院资源极其紧张,普通患者平常就要排长队才能得到救治,遑论疫情冲击的非常时期。
与收费较高、资源丰富、设备齐全的私人医院相比,公立医院总体资源紧张,大部分都没有配备专用制氧设备和气体输送管道,医疗用氧仍严重依赖氧气钢瓶。因此,在疫情“海啸”来袭之后,用氧量急剧上升,氧气瓶周转成了最大的挑战。
据印度政府最新统计,2021年4月印度每日氧气产能约为7500吨,但目前医用需氧量大约为6000吨左右。换句话说,尽管目前疫情“海啸”推动全印需氧量暴增,但现有产能理论上仍能够完全满足需求。然而,关键问题在于氧气跨区运输——印度氧气供应主要集中于印度东部和南部钢铁和化工地带,而氧气需求则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疫情重灾区。在疫情冲击背景下,印度短期内很难找到足额液氧运输罐车和钢瓶将生产出来的氧气输送到医院手中。这就导致东部、南部地区氧气积压,而北部、西部地区“一气难求”。
制氧厂生产的氧气并非气体,而是高纯度(99.5%)液态氧。液态氧需要低温储存在专用钢罐内。由于医用氧气使用相对较为分散,首先需要从制氧厂将液态氧运输到氧气转化分配站,并经过复温转化成高压气态氧,再被分装到医院使用的圆柱状氧气瓶中。
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用的高压容器,一般用合金结构钢热冲、压制而成,其实制造工艺不算复杂,但质量要求较高。因此,生产制造时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生产,一旦质量不合格的氧气瓶流入市场,不仅不能救命,反而会成为索命“炸弹”,十分危险。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美国北约撤军第1天,塔利班攻陷阿富汗军事基地
2021-05-02 09:31 阿富汗 -
日美安全对话,谈及中国高超音速武器
2021-05-02 09:05 日本 -
他俩“约饭”,我驻法使馆表态
2021-05-02 08:06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确诊40863例、死亡740例
2021-05-02 07: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在印度,“死亡是唯一的真相”
2021-05-01 23: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福奇建议印度:学习中国
2021-05-01 22: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印度演员发推向中方“求助”,我大使回复
2021-05-01 21: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基辛格:与中国关系紧张是美国最大问题
2021-05-01 20:14 中美关系 -
-
我驻菲大使:擦亮眼睛,看清楚谁是真正的朋友
2021-05-01 16:24 中国外交 -
土耳其:科兴优先满足本国需求,推迟供货
2021-05-01 15:39 薄荷四国 -
评估数月,白宫完成制定新对朝政策
2021-05-01 15:31 -
《经济学人》最新封面,炒作“台湾成全球最危险之地”
2021-05-01 14:53 外媒看中国 -
上百人伤亡!阿富汗再现袭击惨剧,美军开始撤了
2021-05-01 12:54 -
拜登:中国高铁建设居世界前列,美国落后了
2021-05-01 10:41 美国一梦 -
印外长:欢迎中方就此给予保证
2021-05-01 09:42 -
美国宣布限制印度旅客入境
2021-05-01 09:09 美国一梦 -
印尼军方:希望中国海军帮助打捞沉没潜艇重型部件
2021-05-01 08:19 -
美国新增确诊66737例、死亡898例
2021-05-01 08: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俄罗斯宣布制裁8名欧盟及其成员国官员
2021-05-01 07:50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