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鑫胜、施兰茶:印度农业法案改革,为什么农民不买账?
2.为什么会引发骚动?
支持者认为这些法案将为印度农业打造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农民和贸易商可以自由选择出售和购买农产品,实现无障碍的贸易,从而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利润。农业法案还为农民和资助者之间达成公平、透明的农业协议奠定了法律框架,提高质量和价格的确定性,降低农民承担的风险。
尽管新法案可能带来种种好处,但反对党仍质疑其将削减农民的议价能力,从而让大型零售商获得操纵农产品价格的权力,最终导致大规模垄断。在原来的模式中,虽然中间商阶层会从农民手上拿走一定的收入,但是其实际上也将一个个分散的农民联合了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发声的音量。比较来说,就像中国古代的大地主会代表农民跟官府谈判一样。
反对党还认为新法案会导致原有采购系统的崩溃。其认为大资本公司一开始在制定营销策略时,会提供一个比“特定农产品最低保证价格” (MSP)更高的价格,从而吸引农民。单纯的农民会上钩,吃掉“鱼饵”,但最终的结果是现有的营销体制被摧毁,农民最终将完全被资本所摆布。国大党就痛批莫迪政府的新法案“黑心”和倾向大企业,强调农民在与大企业的对抗中必将失利。就连拉胡尔·甘地(Rahul Gandhi)也在推特上表示,“莫迪正在让农民成为资本家的‘奴隶’……”。
拉胡尔·甘地在推特上称,“莫迪正在让农民成为资本家的‘奴隶’……”
反对党还指责政府通过法案的议会程序不正当,没有听取反对党将法案发送给议会委员会进行进一步审议的要求,同时投票也仅仅采取了口头的方式,不仅仓促,还不够准确。此次冲突导致八名反对党成员退出议会,他们星期一晚上在议会外静坐,以示抗议。
除了被“地主”和“代理人”煽动以外,农民自身也担心新法案是莫迪政府为了废除MSP而做的准备。哈里亚纳邦农民最先发起抗议,要求加入农产品收购最低保证价格相关条目,抗议随后扩散至邻近的旁遮普邦。大规模农民抗议活动迫使印人党在上述两邦的盟党放弃原本支持农业改革的立场。与此同时,包括国民志愿服务团下属农民组织在内的全国性农民组织也都表达了对改革的消极立场,抗议活动正在持续扩散。国大党和印共马(CPM)等反对党也在积极谋求扩大此轮抗议的范围和影响。
为了平复这些法案引发的轩然大波,莫迪还专门发布了一系列推特解释。他指出,农业改革将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新途径,让农民能够直接向集团买家和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出售农产品,同时剔除农业批发市场等粮食贸易中间商从而增加农民利润。农业部门将受益于现代技术,农民也将获得更多权利。
迫于压力,9月20日莫迪口头向抗议的农民保证,随后又书面保证,改革不会触动最低支持价格(MSP)制度,政府也将继续据此购买农产品,然而印政府拒绝将这些保证纳入法案。在没有立法条款的情况下,农民们不愿意相信任何政府的保证——因为在印度,政府食言的案例太多。
资料图
3.印度政府为什么要颁布法案
印度政府为什么要颁布法案?首先要从其农业格局说起。
印度独立后,工农业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其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从印度经济发展史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国内农业生产长期承压。例如,2018年印度66%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农业用地与耕地占据该国逾一半土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1%,农业人口为世界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一。
然而,印度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水平非常低,主要依靠人力精耕细作,对气候和雨水等自然条件依赖性非常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经常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而遭受水旱灾害。70%的耕地无灌溉设施,依靠雨水灌溉,很多地方仍然离不开耕牛。而且由于土地改革失败,印度大量土地依然聚集于少数人的手中,一些小农和边际农(耕地面积不足半公顷)还因不断丧失土地加入无地农的队伍。
农业占总体经济比例高同时农业水平低下,这种状况使印度一方面必须通过出口农产品创造外汇收入,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持续对农民予以补贴救助,帮助他们抵御风险。因此,政府每年都需要制定最低支持价格(MSP),以保护国内农民种植收益。例如,政府使用以高于市场的固定价格收购小麦制造食品,这给印度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事实上,印度财政早已不堪重负,这次农业改革或许是接下来为了缓解财政压力的系列措施的第一步。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印度政府长期采取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的策略,这加剧了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的失衡。2019年政府财政赤字相对于GDP的比重高达7.5%,远高于政府5%的财政赤字红线。在政府加大基建投资的背景下,2019年印度国内公共债务增加到1.17万亿美元,占GDP比值就已高达75%,每年仅外债的利息支出就占了印度财政收入的26%。
国际资本市场上,惠誉国际评级、穆迪和标准普尔等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均对印度经济前景持负面评价,将其信用评级定为最低的“BBB-”( Baa3)。未来印度想要通过国际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的可能很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中国代表怒斥美方:你们该打住了!
2020-09-25 07:14 中美关系 -
美国新增33231例,累计超696万例
2020-09-25 06: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台湾问题上,“反华急先锋”的发言一反常态
2020-09-24 21:13 中美关系 -
现在,他们都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了
2020-09-24 19:10 俄罗斯之声 -
俄一架苏-30战机坠毁,俄媒:可能被友军误击
2020-09-24 18:45 俄罗斯之声 -
韩军:失踪公务员疑投奔朝鲜,已被朝方射杀
2020-09-24 17:09 三八线之南 -
这“友邦”5年没帮台湾说话,被台媒揪了出来
2020-09-24 17:06 台湾 -
两名澳反华学者被禁入境,中方回应
2020-09-24 16:06 -
为加快测试疫苗,英国被曝想让志愿者故意感染新冠病毒
2020-09-24 16: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学者在美遭华人导师检举“窃密”,终获清白
2020-09-24 15:44 中美关系 -
商务部:将依法依规处理字节跳动技术出口许可申请
2020-09-24 15:21 中美关系 -
6个月等不来“公正”,他们又怒了
2020-09-24 14:35 美国一梦 -
特斯拉起诉美政府:对华关税非法,退钱
2020-09-24 14:31 中美关系 -
中印会谈印方派出新面孔,中文流利
2020-09-24 13:47 龙象之间 -
9月27日将至,字节跳动要求美法院叫停禁令
2020-09-24 13:25 大公司 -
“我觉得今年大选要闹到最高法院”
2020-09-24 11:19 美国政治 -
为“摇摆州”选票,特朗普制裁古巴雪茄和朗姆酒
2020-09-24 10:05 特朗普 -
印度铁道部国务部长死于新冠,莫迪哀悼
2020-09-24 08: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普京:尽管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扶持措施,俄失业问题仍然严重
2020-09-24 07:15 俄罗斯之声 -
人民日报钟声:联合国不是传播“政治病毒”的平台
2020-09-24 06:49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35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43“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8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