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思远、施兰茶:站队以色列,莫迪到底咋想的?
最后更新: 2024-05-09 01:48:39【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思远、施兰茶】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武装人员在火箭弹掩护下,由加沙地带向以色列发起渗透突袭,再度引爆巴以大规模冲突。事件发生后,迅速引发国际舆论关注。
有意思的是,印度并非事件当事方,且今年一直自居“全球南方国家领袖”,但却第一时间表态支持以色列,而没有支持被普遍认为“属于南方阵营”的中东国家。要知道,就在冲突不久前的金砖峰会和G20峰会上,印度还在积极推动与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合作,但为什么在涉及中东核心利益的巴以冲突问题上,莫迪政府却如此坚定公开力挺以色列?
印人党,印以关系的领路人
事实上,回顾印度外交史不难发现,印度在巴以问题上曾一度支持“两国方案”,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当权益。国大党执政时期,印度采取亲阿拉伯国家的外交立场,在20多个阿拉伯国家设立了大使馆。甚至印度关于巴勒斯坦权利的声明,都由作为国大党领导人、时任总理的尼赫鲁亲自起草。尼赫鲁任内,不仅坚定支持巴勒斯坦,投票反对巴勒斯坦分治和以色列加入联合国。尼赫鲁死后,其国大党继任者持续支持巴勒斯坦斗争,视巴解组织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代表。1983年,印度举办不结盟运动峰会,就突出强调印度和巴勒斯坦的团结和友谊。
从尼赫鲁时期开始,印度国大党一直鲜明地支持巴勒斯坦
在尼赫鲁及其继任者看来,在巴以问题上旗帜鲜明支持巴勒斯坦主要是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印度独立后面对冷战中愈演愈烈的两极格局,选择“不结盟”的外交路线,宣称支持“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独立运动。因此,支持巴勒斯坦符合彼时印度的外交路线和尼赫鲁的外交哲学,能够建立某种“道义优势”,博取“第三世界”国家的好感。
另一方面,支持中东国家也满足印度现实的发展需求。毕竟,中东国家不仅是印度重要的石油进口来源,也是重要的侨汇收入来源。大量印度侨民远赴中东打工,汇回的劳务收入为常年贸易逆差的印度带来了难得的流入资金。而随着美国和巴基斯坦在冷战初期建立军事同盟,印度也逐步趋近苏联,支持巴勒斯坦既符合苏联外交方针,也符合以印-苏关系对抗美-巴轴心的叙事。
除此之外,印度穆斯林也是国大党的重要票仓,支持《两国方案》,既有安抚国内穆斯林的现实需求,也有压制国内教派主义的意识形态考量。
1998年,印度教民族主义思潮风起云涌。印人党顺势赢得大选,为印度外交注入更多宗教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因此远比尼赫鲁更偏重现实主义和权力政治。在印人党政府看来,国内层面,占人口多数的印度教徒是需要拉拢团结的首要群体,而推行具有“反穆斯林色彩”的国内外议题往往可以达到这种目的。
国际层面,印度“扩大战略空间”意图始终面临来自“穆斯林国家”的压力。例如,巴基斯坦作为印度域内头号敌手,不仅寻求“解放”南亚穆斯林群体,并且同印度存在领土争端。值得注意的是,在历次的巴以冲突中,印度亲阿拉伯国家立场鲜有获得任何收益。例如,约旦、伊朗、土耳其都长期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装备,而伊斯兰国家组织则强调克什米尔自决问题,并区分“恐怖分子”和“自由战士”,这被印人党视为严重侵害国家安全利益。
此外,以色列和印度同样面临“伊斯兰恐怖主义”威胁,因此具有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天然和共同的利益”。同时,以色列在美国政治和战略事务中具有巨大影响力,这对印度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杠杆。
受这种外交思想影响,冷战后印度的中东外交政策,尤其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出现明显偏转。一方面,印度开始降低在巴以问题上批评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的声调。另一方面,印度全面发展印以外交关系。印人党和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希望借此达成两大目的:一是表明印度的中东政策已然改变;二是希望通过创立一个新的战略联盟以平衡地区力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涵盖犹太复国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基督教十字军的联盟可能正在形成,而这种联盟一旦成型,必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层面形成复杂的勾连和共谋。
莫迪,全方位拓展印以友好
莫迪政府上台后,在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双边关系的同时,也积极平行发展印以关系。2017年,莫迪访问以色列,成为第一个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莫迪访以期间,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印以合作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伙伴关系”,在军工合作、情报共享、地缘战略方面合作逐渐紧密。
军工合作方面,以视印为最大、最可靠、最具潜力的客户,印也成为以在军事装备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和联合生产国。印度在制导武器、无人机等装备方面高度依赖以色列,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显示,2016~2020年以色列武器占印度武器总进口比例高达13%,仅次于俄罗斯的49%和法国的18%,而印度则占以色列武器出口半壁江山,达45%。
2021年10月,两国防务官员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行第15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决定设立特别小组制定“印以防务合作十年路线图”,旨在加强整合两国防务资源、技术、工业能力。同年11月,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与以色列“国防研究与发展局”签署《双边创新协议》,加强两国初创企业在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传感等领域合作。2022年6月,以色列防长本杰明·甘茨(Benny Gantz)访印,会晤印防长拉吉纳特·辛格(Raj Nath Singh),并签署旨在强化印以防务合作框架的《印以防务合作愿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他被指控受贿10亿卢布”
2024-05-08 23:08 俄罗斯之声 -
震撼场面!上万名塞尔维亚群众走上街头 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2024-05-08 22:39 中国外交 -
日产CEO:中国车企强大了,我们陷入生存游戏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车 -
“这么对中国,欧盟很快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车 -
习近平主席对塞尔维亚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2024-05-08 22:24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宴会
2024-05-08 22:23 中国外交 -
“我们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国家才更愿意找中国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国一梦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样品被标仅用美国原料”
2024-05-08 21:48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20:59 观察者头条 -
两名乌军军官涉嫌企图暗杀泽连斯基被捕,美俄回应
2024-05-08 20:44 乌克兰之殇 -
美撤销部分企业对华为出口许可证,商务部回应
2024-05-08 20:19 华为 -
习近平同武契奇共同会见记者
2024-05-08 20:17 中国外交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关推荐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34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16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1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72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