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睿:孙中山逝世百年,谁在真正继承他的遗愿?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家 王睿】
自2014年2月孙中山铜像在赖清德主政下的台南市民生绿园被拉倒、喷漆、踩头以来,十余年间孙中山遗像已经历两位民进党首领行礼如仪,包括如今的赖清德。
这其实是台湾政治很滑稽的一幕。具备“台独”党纲的党主席任职领导人,还向“国父”遗像宣誓就职,却在台湾社会没引起什么违和感的精神抽搐。多数选民深信这就是民主政治的“风采”,至于孙中山的什么理想和遗愿,早已风干。
然而在中国大陆方面,孙中山遗愿的大部分已经实现,甚至超越。
抗美援朝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标志着中国走向独立自主;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进一步巩固了国际地位。从无产阶级专政到全方位民主过程,从农村委员会选举到人民代表大会,从农村土地改革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从精准脱贫到迈向共同富裕……除了民族、民权、民生的进步实现,还有超英赶美的科技发展,一带一路的大同理想,都体现了孙中山后继有人的正向局面。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第26届联大全体会议新华社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7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时指出:“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1925年时,孙中山革命事业的遗愿首先是国家统一。百年以来,谁成了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谁成了背离孙中山遗愿的一小撮反动分子?似乎已是不必辩解的问题。
为什么台湾方面无法实践和赓续孙中山的政治理念?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把刀,握在谁手里,便能塑造不同的现实。
孙中山曾是台湾地区的“国父”,但如今,他的名字在许多年轻人的课本中已成陌生词汇。从“去中国化”课纲,到政治人物刻意淡化孙中山在历史中的地位,台湾岛内的历史叙事正从“中国革命的一环”变成“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历史叙事的变更并非自然演变,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政治工程。国民党统治时期,三民主义曾被奉为指导思想,但其真正落实却流于形式,成为政治口号。解严后,民主进程虽然推动了多元化发展,却也让新的政治势力有机可乘,将历史作为改写台湾身份的工具。
在这种叙事转变下,孙中山的形象被拆解成碎片,既不再是国家建立者,也不再是革命英雄,而是历史上的一个模糊符号,供不同立场的人重新诠释。这样的改写,让孙中山的理念在台湾社会逐渐失去根基。
台湾“立院”冲突砸损孙中山遗像
众所周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建立在振兴中华的理念上,他的统一愿景并非出于领土扩张,而是基于文化、历史与民族自决。但今日的台湾,民族认同已经从中国的一部分转变为“台湾主体性”的塑造。
台湾地区的政客透过选举操作,将中国塑造成对立面,使台湾地区的“民主”“自由”建立在与中国的区隔上,而非自身的内在价值。这种负面认同使得台湾斗气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日益陌生,甚至视其为过时、无关的意识形态。
国家认同的缺乏,使得台湾社会无法真正落实孙中山的理念,因为当统一不再被视为一个理想,当振兴中华被视为不合时宜的口号,那么孙中山的核心思想便无法在台湾岛内生根。
孙中山提倡的民权主义是要建立一个真正以人民为本的政治体制,然而,台湾地区的民主却逐渐被政客操控,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
台湾地区的选举制度确保了选民可以定期更换执政者,但政治文化却未能真正发展成熟。政党间的恶斗,意识形态挂帅,使得政策无法延续,社会共识被撕裂。选民不再关心政策的可行性,而是被操弄成某一阵营的支持者,这与孙中山构想的理性民主制度背道而驰。
此外,监察制度与考试制度也逐渐被削弱,司法独立性受到挑战,媒体成为政党的宣传工具,这些现象都显示出台湾地区的民权发展虽有其形式,内涵却受到严重侵蚀。
在民生方面,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强调“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希望透过合理的经济制度确保社会公平。然而,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未遵循这一理念,反而陷入财富分配不均的困境。
高房价、高物价、低薪资成为年轻世代的梦魇,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来应对,企业投资意愿低落,产业竞争力逐渐下滑。台湾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如今却在全球竞争力排名上逐步下滑,年轻人对未来缺乏信心。生育率下滑严重,高中与大学关闭司空见惯。
台湾民众要求涨薪BBC
与此同时,台湾政客将焦点放在意识形态之争,甚嚣尘上的大罢免运动只是内耗资源,而非实际经济政策的改革,无法真正实现孙中山的民生理念。
从全球范围来看,孙中山的政治理念是建立在中国主权完整的基础上,但如今两岸情势紧张,台湾地区在国际政治中处于尴尬位置,没有真正的自主意识。
美国的印太战略将台湾地区纳入其中,更多是作为牵制中国大陆的棋子,而非真正保障台湾的长远发展。欧洲对台政策模糊不清,东盟国家则更倾向与中国大陆发展经济合作。在这样的国际现实下,台湾地区的对外策略只能依赖美国,这与自主发展相去甚远。
孙中山的理念未能在台湾延续,是政治操弄、意识形态转变、经济问题与国际局势共同影响的结果。当台湾地区以“中国”自居,当统一被视为禁忌话题,当民生问题被政治大罢免掩盖,孙中山的政治愿景自然无法在这片土地上发芽。
未来的挑战是,台湾是否能够摆脱政治迷雾,重新审视历史,找到一条真正应该走的道路?
也许,台湾人要问的,不是孙中山逝世百年后的变局是否如愿,而是当我们早已习惯于绝望,还有多少人愿意努力改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佳芮 
-
对台工作会议首提“塑造祖国必然统一大势”,国台办解读
2025-03-12 10:52 两岸关系 -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我国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
2025-03-12 10:20 2025两会 -
国家航天局:欢迎国际合作方参与天问三号任务
2025-03-12 10:13 航空航天 -
颜宁回应“任职山大”
2025-03-12 07:32 -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2025-03-12 06:55 航空航天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 习近平等出席
2025-03-11 23:04 -
中央气象台预警:内蒙古中部局地将有沙尘暴
2025-03-11 21:24 极端天气 -
习近平签署国家主席令
2025-03-11 19:33 -
安徽率先完成DeepSeek满血版本地化部署
2025-03-11 18:45 -
美团:不会以任何形式要求骑手“贷款买车”
2025-03-11 18:45 -
又一位顶尖数学家从美回国:我一直梦想这个机会
2025-03-11 18:04 -
福耀科技大学首批设4个本科专业,暂定在校生8000人
2025-03-11 16:19 中西教育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2025-03-11 14:51 观察者头条 -
马英九发声:希望赖清德当局“高抬贵手”
2025-03-11 11:32 两岸关系 -
3月11日两会日程: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2025-03-11 07:08 2025两会 -
周思成怒斥文都教育造黄谣,将起诉
2025-03-10 17:54 -
甄子丹当众回怼台媒:你这个人很坏
2025-03-10 17:10 两岸关系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 习近平等出席
2025-03-10 17:05 2025两会 -
外交部: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这是联合国的一贯立场
2025-03-10 15:49 两岸关系 -
阿拉腾达来委员:内蒙古75支乌兰牧骑队伍,每年演出1万多场
2025-03-10 11:33 2025两会
相关推荐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86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08“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92“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31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6最新闻 Hot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叶刘淑仪:夏宝龙讲话是在提醒香港企业家勿“利字当头”
-
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适配墙体颜色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