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鹏:委内瑞拉高铁项目为什么黄了?
关键字: 委内瑞拉中委关系高铁中国高铁中国企业拉美左翼政府【新闻链接:据美联社5月14日报道,在委内瑞拉蒂纳科——阿纳科铁路位于萨拉萨(Zaraza)工地上,16个月前,这里还是有800名工人的繁忙综合设施,而现在,剩下的只是一个写有中文和西班牙文的红色拱形大门。16个月前,该项目的中方管理人员开始撤出。 这条南美首条高铁的停顿看来是由委内瑞拉的资金短缺造成的。2013年6月,委内瑞拉国家铁路局(IFE)负责人承认拖欠中国人4亿美元。】
这两日,中国企业承建的委内瑞拉铁路项目陷入困境引起关注。
其实,这一源自外电的报道更像是一篇对“旧闻”的翻炒。新华社的报道显示,2009年3月22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项目举行开工典礼。这条铁路西起科赫德斯州的蒂纳科,东至安索阿特吉州的阿纳科,全长约472公里,最高设计时速220公里,预计在2012年完工。该项目合同总金额为75亿美元。截至当时,这项合同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签订的最大铁路建设承包合同。
后续报道显示,这项工程很快就因为委内瑞拉的支付能力问题而出现严重的进度延误,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在2012年完工。2012年之后,随着委内瑞拉经济每况愈下,这项工程逐渐陷入停滞,完工已经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目标。
中委铁路项目充分暴露中国企业在拉美从事基础设施开发所面对的巨大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首钢、中石油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率先挺进拉美,取得一批经营项目,产生深远的示范效应。
21世纪以来,在“走出去”战略的带动下,更多的中国企业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谋求获得“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一大批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前往遥远而陌生的拉美市场闯荡。包括委内瑞拉在内的拉美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短板”。在过去十几年间,它们为推动经济增长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从而为中国企业进入拉美工程承包市场提供了宝贵的机遇。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如何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艰难抉择。
从总体看,这些中国企业不熟悉当地市场,不清楚当地法律规章,不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因而易于暴露在风险面前。它们竭力争取每一个工程承包项目,主要是为了抢占先机、尽快实现盈利、解决眼前的经营问题。这种短期利益为主导的经营模式意味着它们不会充分地考虑项目的现实合理性如何,项目是否具有长远的前景。
中委铁路项目的风险在相当程度上源于这一项目自身合理性的欠缺。查韦斯政府(1999-2013)高度重视铁路开发,希望依靠铁路建设逐步带动内陆地区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布局。根据它制订的国家铁路网规划,该国将在2030年之前建成总长13000千米、贯通东西南北的铁路网。这是一个具有很浓厚政治色彩的宏大构想,缺少现实条件的支撑。
就交通方式而言,该国陆运的主要途径是公路而非铁路,铁路通车里程极为有限。就经济布局而言,沿海地带是该国的经济中心,有着较大的人口规模;中部和南部的经济较为落后,当地人口也较为稀少。中国企业承建的蒂纳科——阿纳科铁路是委内瑞拉规划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恰恰横贯该国中部地区,两个终端城市的人口规模都非常小。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20“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66《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96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26“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38最新闻 Hot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