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祖: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就在这里
关键字: 美国大选2016美国总统选举美国总统侯选人黑中国特朗普希拉里中美关系北京时间3月16日,全国“两会”闭幕。几乎同时,美国当地时间15日,又一个“超级星期二”收官。
两会上,委员、代表们立足国内,借鉴全球,努力推进本国的改革,练好内功。但在美国大选期间,各路候选人在许多场合就经济、外交等各类议题攻讦中国。
结果呢?李克强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了“最尖锐”的问题。虽然形势严峻,但从总理自信淡定的回答里可以看出,中国的“弹药”很充足。
而太平洋对岸,特朗普获得大胜,卢比奥退选,不知多少共和党精英心里,羊驼奔腾,“药丸”滚滚,看不清方向在哪里。
其实,对于美国候选人的话,中国政府一般是不搭理的。大家都明白,选举如戏,全靠演技,偶尔被记者当面问到了,才会说两句。
比如2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我们也饶有兴趣地关注着美国国内正在进行的总统选举活动。这是美国内政,我不想对你提到的有关候选人的具体言论作出评论。”
图图理解的“饶有兴趣”是这样的……
因此,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记者,顾不得品味自己国内的选战好戏,赶到发布会上提问,希望李总理回应美国总统“候选人提出的关切”时,图图对他的敬业精神还是蛮感动的。
记者列了一串问题:什么市场准入、投资限制、对美国企业的公平待遇,以及公平贸易,不要蚕食美国国内的就业岗位等等。他还是挺客气的,其实美国总统候选人攻击中国的路数还有很多。
比如威斯康星州州长斯科特·沃克曾攻击中国政府操纵本国货币。不好意思,中国网民还没来得及认识这个“明星州长”,他就退选了。
又如共和党参选人、惠普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菲奥莉娜曾表示,美国无须惧怕与中国竞争,因为中国人“缺乏创造性”。不好意思,她也退选了。
卢比奥则曾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集会上声称,“中国政府在攻击我们的电脑系统,盗窃我们的发明”。不好意思,他刚刚退选了。
总而言之,美国总统候选人对中国的批评,可谓汗牛充栋。世界上恐怕没有哪家媒体能逐条罗列。
可看上去挺多,那都不是事儿啊。
李总理的回答开门见山:“一段时间不少人纷纷议论中美之间的分歧,但是往往会忽视中美之间去年发生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接近5600亿美元,这本身就表明中美的共同利益是在不断扩大,而且远远大于分歧。”
这么大的压舱石,不管谁登上中美关系这条船,都不能忽视,更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把它推落水里。
所以李克强总理才会说:“现在美国正在举行大选,很热闹,吸引眼球,但是不管花落谁家,最后谁当总统,我相信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
比如风头正健的特朗普,曾在今年1月15日的共和党辩论中攻击中国夺去了“5万个制造业工作机会,甚至是700万个工作机会”,认为中美贸易非常不平衡。可他同时承认:“我有很多朋友与中国做生意,每年从中国赚数百万美金,我爱中国,我爱中国人。”
特朗普商店里不乏“中国制造”
美国候选人的闹腾,并没有给中国这边造成什么困扰——总理说:“对于出现的分歧,我们之间有上百个对话交流机制,只要是出于诚意,管控好分歧,我相信中美共同利益还会不断扩大。”
那么在美国人那边呢?美国老百姓真的吃这一套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88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39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37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从微波炉到芭比,替代中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