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星9A卫星是如何自救的?
关键字: 中星9A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官网消息,6月19日,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过程中运载火箭出现异常,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航科技集团公司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准确实施10次轨道调整,卫星于7月5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01.4°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目前,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转发器已开通,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在轨测试工作。
卫星动用自身的燃料在近地点点火抬升到远地点就算自救成功。因为一般通信卫星为了保证能正常工作十几年,携带了大量燃料,卫星可以使用这些燃料,完成三级火箭”未尽的事业“。当然,这样做必然会损耗卫星的寿命,而事实上中星9A也是这么做的。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吧!
首先需要解答一下为什么变轨选择在近地点而不是其他地方?
简单的说,是为了最省燃料。近地点是航天器绕地球运行的椭圆轨道上距地心最近的一点。在近地点加速,会抬高远地点,这是最节省燃料的改变轨道高度的方法。在轨道的其他位置变轨,不但浪费燃料,并且会改变轨道的其他参数,给地面测控跟踪带来麻烦。
因长三乙火箭三级的工作异常导致其未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把中星9A送到指定高度(蓝色为火箭异常所致的实际送达轨道,红色为火箭计划的目标轨道)
那么问题来了,中星9A如何在近地点进行变轨运动呢?
(图片来自百度)
首先要确保中星9A在近地点点火加速,在短时间内提高其速率,使卫星进入椭圆形的转移轨道,如果一次变轨不够,再来一次,直至其抵达目标轨道。
中星9A卫星任务目前的轨道参数 (来源:航天爱好者网-林晓弈)
根据目前拿到的轨道参数,中星9A在6月19日中午在近地点点火,一口气抬升了一万多公里(示意图中的黄色轨道),泪目!
(来源:航空航天港)
中星9A截至6月19日19点23分的位置信息(来源:航天爱好者网-林晓弈)
接下来它需要继续努力变轨,push自己到达长三乙计划到达的火箭目标轨道(示意图中的红色为卫星变轨后的火箭目标轨道)。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255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28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64“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9“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08最新闻 Hot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