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晓阳:不投资和援助非洲,我们的发展会更困难
最后更新: 2024-09-07 12:44:57编者按:9月4日—6日,有朋自远方来。53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代表团团长和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齐聚北京,盛况空前。
在各国首脑们忙碌的三天里,不仅中非关系提升到了新的层级——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还庄严承诺,中非要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推动“十大伙伴行动”,干货满满。此外峰会还通过了《关于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
然而,海外媒体上的猜忌和揣测在峰会前就开始了,经济学人、BBC、CNN、《纽约时报》等纷纷发文,兜售“中国拉拢非洲换取政治支持”论。国内也不乏一些不理解中非合作深意的声音,“帮助非洲,中国得到了什么?”;在国内面临债务问题的时候,对非“到处撒钱”,是否“打肿脸充胖子”?这些声音很熟悉,伴随了中国对外援助和对外投资几十年。
唐晓阳,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系主任,他常年专注于非洲研究和国际发展问题。9月5日下午,刚刚从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现场回来的唐晓阳,就上述问题与观察者网分享了他作为一线非洲问题研究学者的观点。
参加中非合作论坛的非洲各国代表一边交谈一边走出人民大会堂会场IC Photo
【对话/观察者网 高艳平】
互惠互利是中非关系持久发展的源动力
观察者网:自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正式建立至今24年,中非关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从2006年确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到如今的2024年,整体定位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在当前大背景之下,为什么中非合作关系这么重要?如何理解当下中非关系新的定位?
唐晓阳:我觉得在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当中,中国和非洲发现彼此政治上的共同兴趣越来越多;经济上,尤其是新世纪以后,双方找到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模式,使得双方政治经济方面的纽带日益紧密,从而带动了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交往。
第二,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是持续性的,说明这背后有强大的驱动力,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长期来看,双方都能够获得好处,所以投资额、贸易额都在不断增长。而在政治上,经历了数十年的岁月洗礼,双方在政治上仍然保持了紧密的友谊关系。经历长时间的磨砺之后,中非关系的增长动力仍然非常强劲,而这种不断升级的关系背后,正反映了中非之间平等互惠的合作关系具有生命力!
观察者网:很多人第一次到非洲之后,会很受震撼,从非洲的基础设施到非洲人的日用产品,很多都是中国产的。前几天曾和一位到过非洲的英国人讨论,她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要投资非洲”?从历史到当下,我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唐晓阳:我们从1960年代就开始援助非洲了,最著名的就是坦赞铁路。那时候的更多是一种无私援助,而不是遵循市场机制来推进的合作。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对非投资规模由小到大,逐渐开始遵循市场机制,并以国家利益为目标,寻求共同发展了。
投资不单单指直接投资,而是指整个中国在非洲的经营活动。中国为什么要投资非洲呢?
首先是因为中国能从商业活动当中获取利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企业都是以利润和企业的成长作为最重要的行动标准的。
对非投资,首先是因为中国企业发现非洲有很多机会,这与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有关。
欧美企业往往经营成本很高,技术水平也高,但价格比较昂贵,无法满足大多数非洲人的需求;另外,欧美企业也不太愿意投资非洲,因为他们觉得非洲市场风险太大。
而对中国企业来讲,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发展阶段来讲,我们都与非洲更接近,所以我们去非洲市场投资就更合适。
就是这种适应性,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企业在国内或者在出口发达国家市场无法获得更高收益,可能因为国内太卷,发达国家市场受地缘政治影响,或者太饱和了,那么就可以去非洲投资。
所以,为什么投资非洲,首先是企业从自身商业利益考虑做出的决策。
其次,从国家战略角度,我们为什么要去投资非洲和援助非洲,和非洲发展各种合作?首先要区分的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既有对商业投资的鼓励,也有援助。
就像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宣布的,未来3年,中国政府愿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其中210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金额度是商业性的,800亿元人民币是各类援助,剩下70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企业对非投资。
中非班轮“塔内斯梦想”轮从山东港口烟台港起航IC Photo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国家层面,商业投资依然是整个中国对非经贸和信贷的主流。
但是我们知道,一方面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也曾经接受过很多来自其他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的援助,所以我们为非洲提供援助以及鼓励企业投资非洲,也是基于国际道义和互帮互助应有的做法。
另外一方面,我们在援助非洲的时候,非洲国家也在帮助我们的企业更好地适应非洲市场。比如中非合作设立的鲁班工坊、数字示范中心等等。
或许这些投资并不能产生直接商业收益,但是作为一种公共投资,从更长远更广泛的意义来看,我们的援助可能对整个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培育、非洲人才的培养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最终也会帮助到在非洲开拓的中国企业,促使中非经济合作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
西方媒体不懂南南合作的思想意义
观察者网: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几大著名的西方媒体对中国对非投资又展开了各种猜忌和中伤,今年所谓“债务陷阱”提得少了,但是“拉拢非洲论”很盛行。
从如下几个媒体的标题:《经济学人:中非关系前途不明》《纽约时报:中国拉拢非洲,将自己塑造成全球南方利益的捍卫者》《CNN:顶着西方压力,中国寻求拉拢非洲领导人》您怎么回应这些西方媒体的猜忌?
唐晓阳:我觉得西方在看待中非关系的时候,大多数很短视,或者是并没有真正了解中非合作的内在思想价值,只不过是隔靴搔痒,为什么?
比如说,他们讲中国寻求在联合国投票中获得非洲的支持,他们不知道,中国的外交原则一直就是和平共处、不干涉他国内政的,中国给非洲提供援助的时候,从来没有以支持联合国投票作为附加条件。而往往是西方自己,在冷战时候,甚至在特朗普时期,都曾经要求非洲选边站。
但为什么给人印象里,在联合国投票的时候,非洲往往会支持中国立场?背后更多的还是中国和非洲历史上在国际问题的观点有内在一致性,中非都有反对强权、反对帝国主义、希望和平发展的共同价值观,所以并不是西方的媒体所理解的“大国拉拢”的关系。
历史上来看,无论是殖民战争时期、冷战时期还是现阶段,西方从来没有跟非洲有过共同的价值观,因为对西方英国、法国、德国等所有这些前殖民国家来讲,对非洲只讲利益,从来没有过共同的价值观,所以他们无法真正理解中国和非洲的合作。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他又“警告”上了:中国应停止支持俄罗斯,否则…
2024-09-07 11:48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强迫”俄乌讲和?拉夫罗夫:绝对不是
2024-09-07 11:34 俄罗斯之声 -
日本向白俄罗斯抗议
2024-09-07 10:07 -
委内瑞拉:拘押一名美国水兵
2024-09-07 08:40 -
“重大胜利”,推迟至大选后
2024-09-07 08:35 特朗普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会见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塔
2024-09-07 08:27 -
美高中又发枪击案:致1人死亡,嫌犯仅16岁
2024-09-07 07:21 -
“我们被三四百个警察包围,被迫火化了女儿尸体”
2024-09-06 23:29 印度强奸案 -
“我们不能和欧盟北约一起灭亡,加入金砖才有未来”
2024-09-06 22:09 欧洲乱局 -
王毅会见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塔
2024-09-06 22:00 中美关系 -
美国倒查富人税收,已追缴13亿美元
2024-09-06 21:41 美国经济 -
欧盟委员会批准宝钢、宝武铝业和日本神户成立汽车铝板合资企业
2024-09-06 21:33 -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技术停靠越南
2024-09-06 21:29 中国海军 -
美欧下个目标盯上它,却找不到替代品
2024-09-06 20:28 -
-
中国和刚果(布)联合声明:进一步深化中刚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4-09-06 20:09 中国外交 -
-2.4%!德国经济又遭受一次打击
2024-09-06 18:43 -
不连任了?“想多陪陪孩子”
2024-09-06 17:35 美国政治 -
他俩都感觉:美国不对劲
2024-09-06 16:48 日本 -
“这是全美国的噩梦”
2024-09-06 16:38 美国枪击案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