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清华学者唐晓阳:被污“新殖民主义者”,中企在非洲真实情况如何?
最后更新: 2021-08-04 17:59:18观察者网: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形象受到一些诟病,主要集中在环保问题和劳工福利方面。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一些西方媒体意识形态挂帅的故意炒作之外,有没有其他的主客观原因呢?
唐晓阳:环保和劳工福利方面被盯上的确实比较多,但问题不一定局限在这两方面,其实最关键的是我们最初讨论的,非洲复杂的营商环境的问题,包括非洲国家普遍存在政府能力的缺失、法律法规的漏洞以及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等等问题。
中国企业在非洲应当遵守当地法律,服从当地政府监管,但是如果当地法律有一些标准缺失,或者虽然有标准,但政府执法能力有问题的话,中国企业往往只能选择随波逐流,因为如果选择自我约束,执行更高标准的话,就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影响市场竞争力。
又比如产业发展阶段问题,非洲有些国家或地区选择发展皮革产业,往往从动物宰杀和初级处理环节开始,工艺比较原始,产生的污染很大;另外,从劳动福利角度来讲,非洲目前大多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体力付出较大,工作环境也较差,在这样的发展阶段,肯定比较艰苦。
观察者网:刚才谈到法律完善程度和政府执法能力,据我所知,有些非洲国家的部分法律法规标准极高,有的直接照搬欧盟标准,但是这样的高标准与当地的发展阶段和政府执行能力不那么匹配,对企业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面临一种两难?
唐晓阳:是的,首先是标准能不能执行的问题,因为有很多标准,执法时需要辅以一些技术手段加以测试,但当地可能根本没有这些技术手段和条件,导致标准只能沦为一纸空文。甚至这种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还会为某些官员选择性执法、甚至权力寻租提供条件,比如一个标准其实所有企业都达不到,某些检查官员就可能据此索贿,甚至可能委托第三方出具有偿报告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对中企来说,如果面对这种情况,确实很难选择。
另一方面,有些环保标准和非洲国家的发展阶段是否匹配,这也是一个争议话题。比如有些国家确实不想“先污染,后治理”,希望发展一些更绿色更环保的产业,作为中方投资来说,如果要在当地发展,还是应该尊重和遵循对方的意愿。
最近非洲一些国家确实在讨论是否要发展火力发电的问题,虽然中国不少企业拥有很成熟的清洁煤炭技术,能够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但有些国家依然认为火力发电是一种过时的落后技术,而要求发展更多新能源。当然现在中国也有能力满足对方这样的需求,因为不管是光伏、风能还是水力发电,中国都有最先进的技术和足够的产能。
观察者网:对于我们刚才谈到的这些问题,您认为应该用什么方式解决呢?
唐晓阳:我们在各地交流中也发现,中国企业过去20年“走出去”过程中,确实有些地方需要加强监管,但由于“不干涉内政”原则,中国政府不能对在非洲的中国企业直接进行司法管辖,所以我们实践中有一些变通的监管方法,比如对于国企,可以通过国资委、党委督促他们建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这些央企、国企和一些大型私企往往也是跨国企业,资金、能力各方面相对有保证,主观上也非常注重自身的企业形象,确实做得更好一些。
但是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私企,中国政府对他们的约束力比较弱,例如,驻非中资企业的实际数量远远超过我国政府的官方统计,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共有3049家中资企业在非洲注册。但据一家境外机构2017年出具的报告估计,在非中国企业有1万多家。我认为,这两个数字都不太准确,因为在非洲的中国私企很多,它们并不需要在中国政府注册,到了当地也不需要向使领馆报备,还有中企从第三国向非洲国家投资,或者本身在非洲发展再投资新的企业,对这些企业很难全面统计,更无法掌握情况和监督管理。
中国铁建在非洲建设铁路
观察者网:某些在非洲的私企主观上责任意识是否比较淡薄,认为非洲就像中国过去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管理粗放、机会较多的市场,企业在这里可以野蛮生长,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唐晓阳:是的,但这可能不完全是国企、私企的问题。央企、国企做得相对好一些,其实并不完全因为其国家属性,而是作为一个大型企业来讲,本身就更关注长期利益,私企中规模比较大的,愿意做长期谋划的企业,都会更注重全面和长期的企业形象。比如在今年4月非洲知名媒体分析机构BrandImpact发布的(全球)“非洲市场百强品牌榜”中,四达时代、传音、华为、联想等大型民营企业都榜上有名。
但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短期利益,没有精力去关注长期或集体形象,这也影响到“中国货”在海外的集体品牌形象。比如一些产品根据中国的监管标准,质量不符合要求,不能上市销售,但在非洲国家包括一些东南亚国家,其质量标准比较低,甚至有时候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所以很多产品会通过各种途径偷偷绕过中国的海关监管,出口到这些国家,这样的行为其实是违法的,但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很多企业实际上在中国政府视野之外。这就会让当地市场充斥很多低价劣质的中国产品,这是近年来海外对中国货质量认同比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观察者网:如何对这样的行为进行遏制呢?
唐晓阳: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地方商会、同乡会等民间自发组织网络进行行业自我监督和自律;其次,可以通过比如“绿色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工业园这样的政策扶持吸引模式,吸引这些企业进入国家视野,促使其接受更高的环保标准及其他标准监督。
观察者网:客观上来说,西方全球治理过程中是否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媒体、NGO等,发挥政府之外监督作用,我们能不能辩证看待这些办法,去其精华取其糟粕,为我所用?
唐晓阳:西方主要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媒体和NGO监督,比如当年在尼日利亚三角洲,壳牌发生了石油泄漏事件,引发对这个公司的全球性抗议;另一个是严格的“海外反腐败法”监督,使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当地法律经营,不能配合对方的腐败和权力寻租行为。
从媒体作用方面来看,在中国一些企业已经走出去而媒体普遍还没有走出去的情况下,这种监督可能只能在国内产生一些影响,这样对海外中企的影响可能有限,当然,在国内的影响也可能转化为政府的重视,从而通过中国特色的作用机制,传导到使领馆、商会等机构,而在海外产生一些效果,这是一方面。
从海外反腐败法的作用来看,我国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有关海外贿赂的条款,将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修改为: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但目前,可能因为诸如取证困难等因素,目前还没有看到比较著名的案例,这也是我在研究的一个方面,因为海外贿赂的危害性确实很大,它不但会造成环保、劳动福利等方面的问题,还会导致中企之间的恶性竞争,可能用不正当手段把正常经营的企业挤出市场。最重要的是,一旦这样的案件在所在国案发,会严重影响中国形象。所以我认为,随着中国的海外投资进一步发展,海外反腐败法有必要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和执法力度。
观察者网:最后一个问题,今天非洲国家的绝大多数社会精英可能都是西方殖民体系的受益者,那么对于非洲的广大农村、不通西方语言的地区,海外中企有没有必要和可能把自己的触角伸进去,真正深入到非洲的基层社会?
唐晓阳:我们主要有两类企业在非洲农村地区有活动,一类是工程建筑企业,他们很多都在大城市之外作业,建设公路、铁路、电站等基础设施,当然从这些企业本身来讲,只是在那里短期作业,但工程完工后,可能给当地带来长期的社会效益,有助于当地企业和经济发展;第二类是农业企业,有些中企在非洲农村开垦,但是相对来讲这些企业在非洲经营难度很大,因为当地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到目前为止我几乎没有看到很成功的农业企业。
至于你说的某些非洲精英是西方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并不能一概而论。非洲反殖民独立建国的领导者不少是这类精英。但因为他们在得到这些利益的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始终处于西方体系的边缘,同时也会看到西方体系对自己民族的不公,他们可能比农民的反抗意识更强烈,而非洲的广大农民一没有受过教育,二没有接触过外部世界,所以从短期来讲,要求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农村市场,可能很难得到满意的经济回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栋 
-
外媒:法国巴黎银行已获中国QFII资格
2021-08-04 17:32 金融圈 -
外媒称英国倾向否决英伟达收购Arm,中国推迟审查
2021-08-04 15:43 上市公司 -
地平线发“征程5”芯片,距离“世界冠军”的目标还有多远?
2021-08-04 15:07 大公司 -
国务院计划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较2019年增长70%
2021-08-04 10:51 产业万象 -
绿电占48%,广西用电为何开始紧张
2021-08-03 17:14 能源战略 -
央媒批网络游戏为“精神鸦片”,游戏股全线重挫
2021-08-03 12:46 上市公司 -
机构:华为退出,小米手机首超三星登顶欧洲
2021-08-03 11:42 上市公司 -
两年之期已到,美国再次面临债务上限危机
2021-08-03 11:20 美国经济 -
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同比增长30%,但后期下行压力较大
2021-08-03 10:34 中国经济 -
2021《财富》世界五百强:49家央企、33家地方国企入围
2021-08-03 08:17 -
2021《财富》世界五百强:95家国企上榜
2021-08-02 21:25 中国经济 -
“货运拥堵正重创美国”
2021-08-02 17:18 美国经济 -
全球最大储能电站起火,马斯克:普罗米修斯解放了
2021-08-02 10:49 大公司 -
上半年GDP十强城市:上海总量居首超2万亿,南京增速领跑
2021-08-02 08:33 中国经济 -
深圳将出两大“狠招”,学区房要永远消失?
2021-08-02 07:04 中国房市 -
华为5G芯片只能当4G用,为什么?
2021-07-31 09:50 华为 -
可用于7nm工艺光刻胶通过验收,南大光电:尚未量产
2021-07-30 11:06 上市公司 -
长江存储128层闪存量产出货,填补国产空白
2021-07-29 14:06 科技前沿 -
经济日报:中国股市稳健发展有充足底气
2021-07-29 08:05 中国经济 -
外媒:中国如何成为疫情时代的海运大赢家?
2021-07-28 22:50 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