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气象局称2014年是1880年有记录来最热年 与多国数据一致
关键字: 最暖年2014最热年中国气象局气候政治虽然不乏“全球变暖是阴谋”的论调,但科学记录在忠实记录这个星球的体温。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英国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日本气象厅之后,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在这个难得有共识的世界上,也许只有这种难以做手脚的数字才会让人们暂时消停一会,想想如何面对共同的问题,这也将是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面对的棘手难题。
中国气象局:2014年是1880年有记录来最热年
新华社记者26日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获悉,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比1961至1990年的平均值高出0.6摄氏度,也比历史上最暖的2005年和2010年高出约0.04摄氏度,成为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4年除中亚中部、北美中部和东南部、南美西南部等地气温偏低1至2摄氏度外,全球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欧洲大部、俄罗斯中南部和远东地区、东亚部分地区、北美东部和阿拉斯加等地偏高1至2摄氏度,部分地区达2摄氏度以上。荷兰年平均气温偏高1.4摄氏度,是近三个世纪以来的最高值。英国、法国、瑞士等地气温为近200年来最高。
从中国的监测数据看,2014年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摄氏度,为1961年以来第六暖年,中国六大区域(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气温均偏高,其中华北偏高1.0摄氏度,西北偏高0.5摄氏度,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四省(市)气温破历史纪录。
气象专家表示,如果地球再处于自然增温阶段,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系统增温相叠加,将会进一步加速全球气候变暖。
7月22日,浙江舟山举行“滑泥季”活动,30位中国旅游文化小姐来到浙江,在泥浆地中运动狂欢。
世界主要气象机构认定2014“最热年”
今年1月初,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显示,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比20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0.69摄氏度,比此前的两个“最热年”2005年和2010年高出0.04摄氏度。其中,创下高温纪录的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美国西部地区、南美洲内陆部分地区、澳大利亚东部和西部沿海部分地区、欧洲大部分地区以及北非部分地区等。
“破纪录的气温蔓延全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报告写道,2014年“轻松超越此前的气温纪录保持年——2005年和2010年”。
此外,全球海洋表面气温也在2014年创下新高,比此前的最热纪录年1998年和2003年高出0.05摄氏度。
事实上,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2014年共有6个月份创下同期最热纪录,多个气象组织早已预测2014年是一个打破气温纪录的年份。
美国航天局的报告则显示,自1880年以来,地表平均气温已经升高约0.8摄氏度,而变暖情况主要发生在过去30年。
有一个数据也许可以证实全球变暖正在加速:除1998年外,全球有统计以来10个最热年份均出现在2000年以后。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数据
美国航天局与国家海洋大气局的数据对比
还有一点令人关注,2014年成为“最热年”并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此前最热的2010年、2005年和1998年都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美国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主任加文·施密特表示,尽管最热年份的排名可能受到混乱无序天气事件的影响,但长期趋势是变暖的,而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施密特说:“我们将会看到地球继续变暖,更多气温纪录将被打破。”
根据日本气象厅1月中旬周一公布的数据,2014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20世纪平均气温高出 1.1°F,而1998年是高出0.1°F。201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世界主要气象机构如英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此前也都认为2014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都出现在1998年之后。
日本气象厅数据
全球最热年纪录十年来第三次被刷新。美国各界纷纷对全球气候变化表示忧虑,认为这会是意料之中的“新常态”,并呼吁采取措施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危害。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消息再次提醒人们,气候变化不是未来的问题,它就发生在这里,发生在现在,我们迫切期待行动。
美国国务卿克里说,2014年是史上最热的一年,如果有人因此惊讶,那么才真让人吃惊。我们正在看到更多的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诸如灾难性的干旱、风暴潮和暴雨。这些事件对全球的经济、安全和卫生产生了破坏性后果。但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这些警告,问题在于世界何时以及如何应对。
美国“地下气象员”组织主任杰夫·马斯特斯等人指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认定2014年为史上最热年,那些气候变化否认者认为的“全球变暖停止在1998年”的错误论调可以歇歇了。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未来几年这些影响会变得更加严重。今年12月份,关键性的巴黎气候谈判将制定新的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请务必牢记,我们可以采取经济可行的措施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危害,不作为的代价将要比行动的成本高得多。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