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冬奥专家回应“能否防止闭环内外疫情渗透”
最后更新: 2022-01-30 12:10:00鉴于新冠病毒仍在世界范围蔓延,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防疫工作成为北京冬奥会的焦点话题。29日,北京冬奥会医疗小组首席专家明确表示,闭环内防疫措施运转顺利,能有效确保涉奥人员和中国公众安全,“我们完全可以信赖它”。德国奥委会也发声,充分信任北京冬奥会的防疫政策,还称反对“抵制”等政治操弄。此外,多家日本媒体近日特地来到中国体验“中国式防疫”,并刊文讲述防疫的严格程度,赞赏中国的防疫态度。
除防疫外,运动员在北京冬奥村的生活也备受关注。早在开村前,国际奥委会委员萨马兰奇就到访北京冬奥村进行参观,并赞叹“北京冬奥村是我见过的冬夏奥运村中最精彩的一个。”在开村后,各国运动员和随行官员陆续入住,更是受到运动员们但认可,有美国运动员甚至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对冬奥村“智能床”赞不绝口。
专家:北京冬奥会闭环内没有疫情传播。
新华社1月29日报道,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媒体吹风会29日举行。专家表示,闭环内防疫措施运转顺利,能有效确保涉奥人员和中国公众安全。
北京冬奥会医疗小组首席专家麦克洛斯基说:“截至目前,闭环内所有防疫措施运转顺利,我们完全可以信赖它。我相信,对于涉奥人员和中国公众来说,北京冬奥会会是一个安全的赛事。”
北京冬奥会医疗小组首席专家麦克洛斯基(中)参加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媒体吹风会。
麦克洛斯基首先强调了防疫手册的重要性。他说,防疫手册是每名运动员、相关涉奥人员、中方保障人员必须遵循的准则,包括:远端防控,疫苗接种,闭环管理,核酸检测、追踪与隔离等,特别强调严格的个人防护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必须要落实好,才能保证闭环安全,保证赛事顺利举行。”
当有记者问到“是否会出现闭环内外疫情渗透”时,麦克洛斯基说,东京奥运会就采取了类似的闭环管理政策,从最终效果看,并未出现闭环内外交叉传播,影响日本民众的情况。“正是有这一经验,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认为,现在的闭环管理政策能有效运转,只要严格执行,就能防止疫情渗透。”
对于运动员入境,麦克洛斯基说:“我们采取的是‘三层’筛查政策,分别对应:出发前、抵达机场时、进入闭环后,在每一层级检测时,都有可能识别出一些新病例,这是一些人可能在潜伏期(的缘故),但如果出发前被检测出阳性,则会禁止进入中国参赛。”
麦克洛斯基表示,随着抵达中国的各代表队人数持续增加,未来几天,检测出阳性的病例数可能达到峰值。“在我们的(防疫)体系中,所有检测为阳性者都要接受复检,如果复检仍呈阳性,则会识别为确诊阳性。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很艰巨,但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出现零病例,而是要切断疫情传播。只要严格执行闭环管理,进行核酸检测,就能在第一时间筛查出病例,阻断传播、阻止扩散。”
日媒记者亲测回报:北京冬奥的防疫“泡泡”才是“真正的泡泡”!
日本共同社28日称,北京冬奥会和(去年7月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均采取“泡泡防疫”方式,但严格程度无法相提并论。时事通讯社等多家日本媒体也刊载了类似报道,讲述北京防疫的严格程度,在日本网络上引发关注。
共同社:记者在北京体验到了“真正的泡泡”,东京奥运和北京冬奥的严格程度无法相提并论
“北京冬奥村是我见过的冬夏奥运村中最精彩的一个”
1月25日,在北京冬奥村正式开村前,就迎来一位特别的客人——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北京日报26日报道,“北京冬奥村是我见过的冬夏奥运村中最精彩的一个。”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说,很欣喜地看到北京冬奥村如此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能住在这里的运动员们都很幸运。他随后提到,父亲和自己对中国人民都有着深厚的友谊,也感谢中国人民对他的友好,“北京作为世界首座双奥之城,且两次奥运会举办间隔仅14年,这正是北京的奥运精神和中国国家实力的体现。”
美冬奥雪橇运动员为北京冬奥村的床点赞:令人难以置信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运动员们的居住环境往往会成为焦点,于是奥运村的床因为极度舒适先火了。当地时间28日,美国雪橇运动员萨默·布里彻拍视频向粉丝分享自己入住奥运村激动的心情,“我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要分享”,视频中,她拿起床用遥控器,亲自操作介绍床垫可以升高和降低到多个位置,画面一转,床变成了接近沙发的状态,萨默惬意地靠在“沙发”上……这样的配置令她震撼不已,“令人难以置信”“北京奥组委好像在说,‘我们怎么可能只比东京奥运会强一点呢?’”
仅仅一天,这段视频便获得了近35万点赞,一些曾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也回帖表示羡慕。
据纽约邮报报道,这段视频迅速走红,不少国外网民羡慕不已,一些参加了去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运动员则在羡慕的同时“梦回”当时的奥运村。去年东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其奥运村的纸板箱床也一度震惊各国运动员和全世界观众。
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冬奥村的床配有调节功能,可以在睡姿、坐姿等不同场景下为脊柱提供合适的支持。床垫采用记忆棉材质,内置传感器,可以实现按摩、零压力、闹钟推醒等功能。设置闹钟后,床在设定时间会自动起降;一旦智能床识别到打鼾声,还会调节头部的高度,缓解打鼾。
此外,对于有加长床需求的运动员,床位安置了床尾凳,使得整个床的长度能达到2.2米至2.4米。
科技底色之上,是冬奥会的人文关怀。为运动员们提供舒适的床只是今年北京冬奥奥组委为运动员们准备的众多惊喜中的一个。
信任北京冬奥会防疫政策,反对“抵制”等政治操弄
举世瞩目的2022北京冬奥会还有几天就要开幕了。不得不提的是,近几个月来,某些西方反华政客鼓噪的所谓“抵制”“不派政府官员参加”等等的政治操弄。对此,德国奥林匹克体育同盟(DOSB,即德国奥委会)主席维克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充分信任北京冬奥会的防疫政策,再次强调坚决反对“抵制”等对运动员不公的政治操弄。
新华社29日报道称,2021年12月,维克特刚当选德国奥委会主席后不久就发表公开声明,反对西方少数政客鼓噪的“抵制北京冬奥会”“不派政府官员参加冬奥会”等政治操弄。
他在回复记者的信中再次强调:“我不能代表其他国家,也不会为政客发声。我要重申,我坚信,‘抵制’这类言行,对运动员极其不公。”
乒乓球运动员出身的维克特曾任德国乒协主席、国际乒联主席等职务。“也许一些中国球迷知道我过去的主业是乒乓球,现在我要利用北京冬奥会的机会,好好学习一下冰雪运动了。”维克特写道。
作为德国代表团的领队,维克特与团长席梅尔普芬尼希一起带队参加冬奥会,并期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同行就当前体育事业发展进行更多国际交流。
标签 北京冬奥会- 原标题:医疗小组专家:防疫措施可信赖 闭环内外都安全
- 责任编辑: 李丽 
-
郑智:大年初一晚上,所有国足队员都希望给球迷和家人献上胜利
2022-01-30 07:38 中国足球 -
北京冬奥会操纵运动员核酸结果、影响来华参赛?官方:决不会做
2022-01-29 13:44 北京冬奥会 -
入境涉奥人员昨日复检阳性29人,其中运动员及随队官员19人
2022-01-29 11:27 北京冬奥会 -
消息人士:美国承诺高额奖励,煽动运动员制造事端
2022-01-29 09:38 北京冬奥会 -
联合国秘书长:祝春节快乐,祝福北京冬奥
2022-01-29 07:19 北京冬奥会 -
习近平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01-28 14:41 北京冬奥会 -
中国代表团冬奥名单出炉
2022-01-28 07:09 北京冬奥会 -
国足队长吴曦:希望过年战胜越南,用胜利奉献给球迷
2022-01-28 06:48 中国足球 -
-
习近平:相比金牌,我更在意冬奥会注入的动力和活力
2022-01-26 09:46 北京冬奥会 -
非洲杯体育场发生踩踏事件,至少8人死亡
2022-01-25 12:16 非洲之窗 -
24日涉冬奥人员海关复检阳性12人,闭环内阳性3人
2022-01-25 12:01 北京冬奥会 -
-
中国女足7-0大胜伊朗,王霜27岁生日夜梅开二度
2022-01-24 07:05 中国足球 -
历史上鄂伦春人的生存技能,如今是冬奥会上重要的比赛项目
2022-01-22 22:13 北京冬奥会 -
第76届联大主席确认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并参与火炬传递
2022-01-21 06:38 北京冬奥会 -
北京冬奥会竞赛日程发布
2022-01-18 09:55 北京冬奥会 -
澳政府二度取消德约科维奇签证,或三年内不得入境
2022-01-14 17: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冬奥会期间美国将在中国周边军演?外交部回应
2022-01-14 16:24 美国一梦 -
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2-01-14 14:50 北京冬奥会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66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1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8“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