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防洱海污染大理铲拔大蒜,农户:买了蒜种才宣传禁种
关键字: 洱海污染大理云南大蒜云南蒜种宣传禁种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10月9日报道。这几天云南大理洱源县在网络上成为了热点,有多位网友反映,洱源当地政府准备以农药化肥污染洱海为由,强行铲除老百姓已经种植的大蒜。一份大理《“七大行动”督查整改通知》文件要求:快速行动,广泛宣传,在全市范围全面禁止种植大蒜。而可查到的公开资料显示,大蒜是洱源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地农民种植已有20年之久。如今,大蒜说铲就铲,农民的收入从何而来?而大蒜种植又真的会对给洱海的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么?
为防控洱海污染长势良好的大蒜被拔除
随着雨季的来临,生活生产污水和农业灌溉双重污染加重洱海污染负荷,入湖水质大幅下降。为破解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难题,大理州州委常委会决议,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其中包括在对洱海水质影响较大的下关和洱源两个县市,引导农户拔除田间长势良好的大蒜,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几份流传出来的禁种大蒜通知书显示,大蒜是高需肥水作物,有意向种植大蒜的农户及时向洱海流域外转移种植,并调整种植业结构,降低化肥和农业使用量。
大理利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今年7月在凤羽镇白米村流转的土地上种植了40亩大蒜,公司负责人肖晶说,已组织人手拔除田间长势良好的40亩大蒜。同时表示,虽然公司有亏损,但是作为一个大理人,为了保护好洱海,有义务有责任作出一些贡献。
凤羽镇白米村党总支书记杨跃伟对记者说:“我们白米村委会政策宣传到位、入户到位。从8月份开始组织了村民小组到“三委”班子和部分代表的会议,多次讲解保护洱海、提升水质、改善环境等等这些方面。下一步,我们村委会将认真落实工作,让群众家喻户晓,认真排查预留蒜种、自繁蒜种等,让群众自觉改种其它以蚕豆为主的这些品种。”
大理的湾桥镇同样如此。大蒜种植是该镇甸中村的传统产业,很多农户早早就买回蒜种完成播种。甸中村委会南甸村二组组长杨寿雄说,村里打平了21亩左右的大蒜,禁种大蒜,把种下去的大蒜都打平、挖掉,都是支持政府的工作。
农户:买了蒜种才宣传禁种现在蒜苗都有筷子高了
可查公开报道显示,截至9月26日,大理市共回收蒜种近1200吨,已铲除种植面积180多亩。大理州农业局副局长李月秋表示,铲除是有补偿的。一份补偿方案中写到,全面禁种大蒜签订协议的每亩补助1200元,每亩蒜种回购补助600元。
然而,对于这项意在保护洱海生态的政策,当地农民似乎并不像基层政府所述“一片支持”。一位洱源县种植户说:“因为洱源县的有些镇今年早种下了大蒜,现在苗已经冒出来有筷子这么高了,然后政府给铲除了。今年市场上算中的价格是200元一袋,政府的补偿是按80-100元一袋,然后在每亩补偿600元,这个是远远不够的。老百姓都有点亏钱进去了。”
一些强行铲除的视频和图片,还被发在了网络上,有云南当地网友质疑:保护洱海,人人有责,但是今年8月份,才有当地政府的人宣传禁种大蒜作物,老百姓在这之前已经把蒜种买好,9月10号左右,老百姓陆续把蒜种下,也没有人硬性要求,但如今强行把已经生长的大蒜挖出来,行政过程是不是有些简单粗暴?当地农业部门为何没能提前做好规划?记者拨通大理州农业局局长李跃兴的电话,这位农业局局长对记者说:“有些民间炒作的东西,我也不赞同,但是我也不好说,有些说法是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我们要为党委政府做好服务、疏导群众工作,但是对于一个事情的认识,肯定有差别。”
一位参与大蒜铲除工作的领导向中国之声表示,在禁种大蒜这个工作上,相关政府部门在时间、节令上掌握得不好,确实导致农民对此产生情绪,如果能在农民购种、种植前进行要求和疏导,而不是等到苗长出来再拔,行政决策效果可能就会不一样。
官方回应:禁种是转型契机已在洽谈引导种植高经济效益作物
对于洱源、下关拔除大蒜一事,人们还有第二个疑问:大蒜种植对洱海的污染究竟有多大?洱源县县委副书记、扶贫总队长龚飞接受记者采访说:“本来种大蒜跟洱海水的污染,按道理应该是说可以避免的,但是因为我们农村里头在种大蒜的时候用了过多的化肥、农药。它有个数据,种大蒜施用的化肥只有10%肥被大蒜吸收,其余的90%其实是随着灌溉用水被溶解到水里面,最后流到河里,最汇到洱海里。”
另外,今年初夏当地大蒜销量不好,7万吨大蒜滞销,当地也在考虑引导农民转型升级。西甸村党总支书记杨茂芬在此前的一个报道中说:“今年价格不理想,可明年还得种,找不到比这个更好的方法。”她希望与省外公司谈合作,拿出一部分土地做观光农业,适当改变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禁种可能也被当成了一个转型契机。
但眼前的问题是,突然之间铲除,农民接下来靠什么生活?龚飞说,县里已经在洽谈引导老百姓种植中草药及藜麦等高经济效益作物,在种大蒜面积最广的牛街和三营种一万亩的中草药,第二个把黑龙江五常大米的生态种植技术引进来种藜麦,大幅度的减少无机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想尽一切办法推广新科技。引导农民转型升级,禁种大蒜,但是要确保农民的利润。
专家:涉及到老百姓利益 应在决策开始时就告知
面对生态保护,经济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政府的行政决策,无论是引导还是实施,都不能简单粗暴、一蹴而就,特别是涉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应该在决策开始就告知。新时代,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大蒜是当地重要的作物,更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几个月以后再铲除,不仅仅是简单粗暴,而是没有把群众利益真正放在心上。
(记者 周益帆 陈鸿燕 李健飞)
- 原标题:为防洱海污染 大理铲拔大蒜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10-09 09:54:17
-
杭州厦门又出落户新政:不是本科 也算人才
2018-10-09 09:20 -
这枚小小“邮票” 比摇头丸毒3倍…
2018-10-09 07:52 -
女子称“被高管包养后传染HIV” 平安集团:已报案
2018-10-09 07:45 网络谣言 -
擅开电梯门致岳父踏空坠亡 女婿:开门是想检查
2018-10-09 07:28 -
做好事出租车获奖甘A·88888车牌?兰州城运处:不可能
2018-10-09 07:26 -
石家庄通报“交警收中华烟”:1人被停职两辅警被辞退
2018-10-09 07:23 -
法制网:未成年人不应该成为个别不良少年犯罪免受严惩的羁绊
2018-10-09 07:18 -
“义乌又发现恐龙蛋化石!”
2018-10-09 07:13 -
张衡地动仪被历史课本删除:复原模型饱受争议
2018-10-09 07:10 -
革命老区出现这一幕!组织者被刑拘
2018-10-09 06:50 -
辽宁监狱局:罪犯利用噪音作掩护,撬开会见室门窗脱逃
2018-10-08 16:45 依法治国 -
宁泽涛将于本月回归赛场
2018-10-08 16:20 -
不按车票站点下车 他们把高铁一度挤“停运”
2018-10-08 14:30 节日谈 -
高铁车厢被无票乘客挤爆 乘务员:没座的赶紧下车
2018-10-08 14:22 高铁世纪 -
“假摔帝”再出山 警方建议:不责不骂也不给钱
2018-10-08 14:12 -
澳洲夫妇发现中国情书漂流瓶,找到当事人后...
2018-10-08 14:02 趣读 -
澳大利亚游客擅入贵州海龙屯禁区失联 百人搜寻9个小时找回
2018-10-08 14:01 老外在中国 -
高铁车厢被无票乘客挤爆 乘务员:没座的赶紧下车
2018-10-08 13:40 -
锅要自己背!男孩偷拿奶奶2000元玩手游 捡废品还债
2018-10-08 11:27 -
“请大家一起举报周冬雨!”
2018-10-08 11:24 明星那点事儿
相关推荐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