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位女空降兵向家乡捐千万积蓄,银行曾担心老人受骗报警
关键字: 首位女空降兵捐款首位女空降兵家乡捐款据《北京青年报》9月30日报道,近日,一则“中国第一女空降兵为家乡木兰县捐献千万积蓄”的消息引发关注。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捐献千万毕生积蓄的人正是我国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出生于黑龙江木兰县,年过八旬,无子无女。她是黄继光的战友,参加过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受勋。9月13日,马旭捐出第一笔300万元,剩余700万元预计明年到账。29日,木兰县教育局局长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经木兰县政府各部门研究决定,这笔钱将用于建设“马旭文博艺术中心”,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教育、文化公益活动。下一步,将开展选址、设计规划、评审、招标等工作,预计明年10月底落成。
马旭与丈夫颜学用穿着空降兵作训服在银行等待
成为第一代空降兵的马旭等待登机(历史照片)
中国第一女空降兵年逾八旬
欲捐赠毕生千万积蓄给家乡
1930年代,马旭出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1947年,她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她与黄继光在同一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功受勋,并在战场上结识了爱人颜学用。回国后,马旭作为优秀卫生员,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并以全优的成绩被分配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
作为第一代空降兵,马旭总计跳伞140多次,成为中国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1983年开始,马旭决定将自己多年的医务工作经验结合跳伞经验总结出来,献给部队。她与丈夫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和体会,并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空白。同时,马旭、颜学用夫妇还研制出“充气护踝”,让空降兵着陆就像踩在气垫上,减少反冲力,减少扭伤情况,并于1989年获得国家专利。此后,马旭和丈夫又经过多次高原跳伞训练和水上跳伞训练,研制出“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并于199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20世纪90年代,马旭离休后,并没有“安享晚年”,而是仍忙着医学科研。但随着年纪渐长,无儿无女的马旭越发思念家乡。
2017年9月,黄继光生前部队在武汉举行纪念黄继光牺牲65周年的活动,马旭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这场活动中,马旭见到了多年不见的部队教练员金长福,跟他说起想把毕生积蓄1000万捐献给家乡木兰县的想法,并委托其帮忙联系家乡的政府。
当时,金长福已从抚顺社保局副局长职位上退休,就在今年3月,他帮马旭与木兰县县委书记取得联系。金长福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马旭离休之后就有把毕生积蓄献给家乡的想法,但由于身在武汉,家中父母早已去世,又没有孩子,没人帮她做这件事。
银行曾担心老人受骗报警
目前已有300万元到账
今年5月,木兰县教育局局长季德三第一次跟马旭通电话,了解到老人目前有两个心愿,一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捐给家乡,二是希望去世后骨灰可以送回家乡,与父母放在一起。
9月12日,季德三和同事在金长福的陪同下前往武汉,次日,季德三和同事代表木兰县政府接受了马旭老人的第一笔捐款300万元。“8月末,老人有一笔300万的理财产品到期,我们到武汉后,就一起去工商银行办理了汇款。明年3月底,老人还有另一笔500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预计明年4月捐出,同时,老人在邮政储蓄银行还有200万的活期存款也将捐出,这就是1000万的由来。”
季德三和金长福对北青报记者称,当时在工商银行转账时,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转账金额太大,银行工作人员还以为他们是骗子,担心老人受骗报了警。“派出所民警都到现场,给我们和老人的单位都打了电话,核实了我们的身份才让转账。”
这位能捐出千万积蓄的老人,金长福却说她的生活堪称艰苦朴素,离休后主要还在做医学科研。季德三说,老人每年去老年大学读书,平时也健身,有机会老两口还跳跳拉丁舞,多数时间还是研究医学。老两口住在武汉黄陂区的一处小平房,家中陈设极为简陋,“家里有很多书和报纸,没多少家具,睡的床是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沙发也是四五十年前的老式沙发,已经露出破麻袋和棉絮了,穿的是部队发的军装,吃的都是简单饭菜。”
将建“马旭文博艺术中心”
捐款用于木兰县文教事业
据季德三提供的转账凭证显示,9月13日16时47分许,马旭将一笔300万元的钱汇款给木兰县教育局,摘要显示为“捐赠”。季德三说,近期,这笔钱将从教育局账户转到县政府开设的专用账户,由县政府管理。
对于网友关心的捐款使用监督,季德三称,县政府使用这笔款项都将严格论证、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按照流程规范公开招标,资金使用方案也会与老人沟通,经老人认可后实施,全程有审计部门跟踪,也会在政府网站上公开。
马旭老人希望把自己的毕生积蓄用于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教育是她对家乡希望的寄托,她说,只有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家乡的发展就会更充满希望。而对于老人捐款后的生活费情况,季德三称,目前,两位老人每个月的工资收入近4万元,但开销不大,生活费应该足够。
季德三称,对于这笔钱的使用,刚开始想过建学校,但考虑到只能建一栋楼,办学校不够。经县政府办公室、土地局、财政局、建设局、教育局、文化局等部门研究决定,将建设一个公共场馆,用于开展教育、文化活动。
季德三说,目前,场馆名称初定为“马旭文博艺术中心”。下一步,木兰县政府将开展选址、设计规划、评审、招标等工作,“这些工作完成后,明年四五月,我们这边土地也差不多解冻了,可以开始施工建设,预计明年10月底落成”。
马旭的捐款是木兰县目前收到金额最大的个人捐款,季德三表示,“老人现在80多岁了,身体不太好,目前没有回家乡的打算。她说很愿意等‘马旭文博艺术中心’落成后回来看看。”
文/本报记者 李涛 实习生 戴幼卿
- 原标题:中国首位女空降兵捐赠千万积蓄 目前已有300万元到账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09-30 08:15:48
-
黄河壶口瀑布水位较高 国庆暂时关闭
2018-09-30 08:05 节日谈 -
家长整夜刷屏求帮孩子"浇水"完成作业 教育局回应
2018-09-30 07:50 中西教育 -
巨型公猪咬死猪贩 专家:咬合力接近一头成年狮子或老虎
2018-09-30 07:25 -
他676分上清华没微信 看到手机后沉默了
2018-09-29 19:17 -
10月5日起国内航班燃油附加费上涨
2018-09-29 18:44 -
-
美欧同日对华海药业含致癌物降压药下禁令
2018-09-29 17:28 医学 -
支教女孩反映学校图书馆充斥低俗书刊,网友行动了!
2018-09-29 17:03 暖心闻 -
版权局约谈今日头条等13家网络服务商:防止洗稿等行为
2018-09-29 16:54 依法治国 -
洛阳通报教师跳楼事件:深查工资拖欠问题,校长停职
2018-09-29 16:27 基层治理 -
楼市急速降温后 厦门突然宣布放宽落户政策
2018-09-29 16:10 -
太任性!县长办公室设门禁,怕啥?
2018-09-29 15:16 基层治理 -
红领巾印广告 校长被党内严重警告
2018-09-29 11:50 -
张学友又“3杀”!下一站@咸阳
2018-09-29 11:26 明星那点事儿 -
毒枭靠芦苇杆水中潜藏24小时 逃窜98天后终落网
2018-09-29 10:36 禁毒战争 -
国庆节前,“最萌天团”全员亮相!
2018-09-29 10:15 熊猫政治 -
香港高铁节前已售25万张票 加派300员工
2018-09-29 09:53 香港 -
文件送到眼前 还要再看两页普希金
2018-09-29 09:29 俄罗斯之声 -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因病去世 享年66岁
2018-09-28 22:30 -
中秋夜千人鏖战330分钟,“网红车站”再现中国速度
2018-09-28 21:42 高铁世纪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27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39“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2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5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