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财经:高铁霸座频频上演,谁给的底气?
关键字: 高铁霸座据央视财经9月23日消息,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高铁霸座”事件,引发了社会的不小关注。这些或是找五花八门的理由借口,或是理直气壮、硬要霸座的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文明出行,也让人们产生了不少担忧。
霸座现象为何反复出现?霸座男霸座女们为什么对公共秩序视而不见?被霸座的乘客难道只能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此类事件又该如何终结?9月22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以及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做客演播室,深入解析。
高铁霸座频频上演 谁给的底气?
岳屾山:高铁霸座违法成本低 执法成本高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岳屾山:按照治安处罚法规定,情节较重的才会处5-10日拘留。可能从朴素的价值观上来判断,觉得这些霸座行为挺恶劣的,但是这一次直接拘留,回头碰到比这还恶劣的,又该怎么办呢?所以说行为和处罚要相匹配。什么叫情节较重?比如孙某6个月以后又霸座,这就属于屡教不改,情节较重,这个时候拘留可能就是恰当的。但是从经济上算一笔账,200块钱可能就一顿饭,对霸座的人没有多大意义,所以经济处罚的上限要做一些调整。
这是违法成本的一面,另一面,还有执法成本比较高,列车上安全员并没有执法权,没有办法采取强制措施包括罚款,只能劝导。虽然说有乘警会相对好一点,但没有的时候,差不多就都是事后处罚,回头各种调查,你从湖南到湖北了,我得再到湖北调查你,这个执法成本太高了。
霸座频出 到底侵害了谁?
岳屾山:侵害个人利益的同时扰乱公共秩序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岳屾山:这种损害的后果其实很容易让大家觉得,如果霸座的人真的成功了,他就坐到终点了,谁都请不动,最后变成谁不要脸谁占便宜,这对整个社会对于道德评价,价值的这种判断,会产生很大问题,以后是不是脸皮厚点就能占到便宜?
高铁霸座 如何终结?
王冠:让不守规则的成本可量化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社会进入到高度商业化市场化的今天,规则意识应该时时刻刻嵌入到每个人的言行中。所以,要进一步增加违规成本,建立征信联动机制。可能不光是不能买火车票出行,现在各个行业的征信数据和体系都在建立,包括交通、银行、支付宝、商业平台等,那能不能建立更为综合的征信体系联动?让不守规则的成本可量化,让人清晰地看到,今天的无赖行为日后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而并不仅仅是边上人的一些斥责。
岳屾山:提高违法成本 不能让人通过破坏规则获益
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岳屾山:违法成本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经济惩罚标准不能一成不变,罚就要起到作用,或者该拘就要拘;还有一种,执法人员要及时执法、严格执法,让人明白,只要做了违法的事,就要受到惩罚。另外需要明确的是,法律和道德是有落差的,守法了不一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在法律可以约束的范围内,更要有强制力的机关在后面做保障的执行。同时,也可以考虑针对不文明现象做更细致的法律规定。
王冠:要扫自家门前雪 要管他人瓦上霜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今天当然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但也不要陷入法律万能主义。法律是一种它律,文明是自律,这两者之间要有机结合。大家最熟悉的成语叫做众怒难犯,如果我们每个人碰到类似事情都能够勇敢站出来,至少是建设性沟通,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都选择了冷漠甚至选择了忍让,仅仅靠有限的执法人员,可能真的无力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样,推动整个法制和文明程度的进步。
王冠:全民关注体现秩序意识提升
央广财经评论员 王冠:全国高铁的月均客运量差不多是1.5亿人次,虽然短短一个月出现了至少三起高铁霸座事件,但总的说还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在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这样的事情有着非常强的传播力,更关键的是它有很强的代入感,大家会觉得社会进步到现在了,怎么还能出现这种事,我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等等,再加上包括主流媒体也都在积极讨论这个问题,所以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规则和秩序意识的渴望和提升。
- 原标题:央视财经:高铁霸座频频上演,谁给的底气?
- 责任编辑:何书睿
- 最后更新: 2018-09-23 11:00:56
-
“九杀”!张学友演唱会又抓10余嫌犯
2018-09-23 10:55 明星那点事儿 -
男孩花近万元打手游 父亲:要不吃不喝攒三四个月
2018-09-23 10:23 -
凉山州将出通知:游客撞死活禽牲畜按市价赔偿
2018-09-23 10:20 基层治理 -
中秋返乡高速路 6小时行车5公里
2018-09-23 09:10 快回家吧 -
长江学者管理新办法:突出政治师德要求,建立退出机制
2018-09-23 09:01 中西教育 -
男子打5元麻将被行拘 公安:处罚不当,撤销
2018-09-23 08:50 -
“买月饼券的人越来越少,送礼的人也少”
2018-09-23 08:42 节日谈 -
昆明网民发侮辱慰安妇言论被刑拘
2018-09-22 21:22 依法治国 -
你霸道的样子,有点帅啊!
2018-09-22 20:52 暖心闻 -
鲁山县检察院又曝“握手言和”故意杀人案
2018-09-22 20:34 基层治理 -
“国民素质日本第一中国倒数”何时休?
2018-09-22 19:44 网络谣言 -
家长深夜12点问老师“睡了没” 群里瞬间炸锅
2018-09-22 17:28 -
出行早高峰,原本拥挤的马路突然空荡荡…
2018-09-22 16:32 -
送别王梦恕:逝世前仍牵挂台湾海峡隧道建设
2018-09-22 16:16 -
住建部辟谣酝酿取消商品房预售 开发商松口气
2018-09-22 15:57 中国房市 -
多车开进女生宿舍楼下车顶放矿泉水 校方回应
2018-09-22 15:48 -
全球追缉这个山西涉黑煤老板
2018-09-22 15:17 -
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
2018-09-22 15:07 食品安全 -
王毅:破坏台海“现状”的,恰是没放弃“台独”的势力
2018-09-22 14:20 台湾 -
妈妈秀官职求老师关照 爸爸拒发声:由她自己回应
2018-09-22 11:14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27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39“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2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5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