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触目惊心还是见怪不怪?
关键字: 论文逾期教育部教授【观察者网综合报道】教育部社科司近日发布通知,称将对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个人文社科科研项目进行集中清理。这1453个项目不仅占了当年(2013)中标的课题的将近一半,其名单里还涉及北大、清华等名校,以及多位知名学者。
图自教育部
这个数字看似“触目惊心”,但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学者们在课堂上多数严守时间观念,却在课题执行中大面积逾期,这“不得不说是课题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问题”。
北京青年报13日报道称,此次清理的范围包括2013年社科司批准立项的所有未结项、申请结项未通过或经批准延期后到期仍未结项的规划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自筹经费项目。上述项目须在今年9月30日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申请结项,并提交《终结报告书》。
若有特殊原因,项目责任人须提出延期申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凡被撤销的项目,由项目责任人所在学校负责追回已拨付经费,由学校计划内财务账户原渠道返回教育部账户;被撤销项目责任人3年内不得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各类项目。至今未开展任何研究工作的项目,由所在学校追回已拨经费,并对违反规定滥用课题经费者追究责任。用项目经费购置的图书、设备等属于国有资产,按规定全部上交依托学校。
此次教育部公布的1453个项目名单中,可以看到有不乏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复旦、浙大等名校;还涉及一些知名学者,例如,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的项目《发展中国家民主化的经济和社会绩效研究》等。
触目惊心?还是见怪不怪?
不是学术圈的人,很难一下子了解1453项逾期是什么概念。
为了更好理解这个数字的分量,光明网举了个例子:根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的公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规划基金、青年基金、自筹经费项目的总数是3240项,稍加计算,就可以得出这逾期的1453项课题,占据了当年中标的课题的将近一半。
而《项目管理办法》规定,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自批准之日起,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由于教育部将终结报告书的最后提交期限定在今年的9月30日,言下之意,这些逾期的学者们需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半月内,突击完成结项工作。
然而,圈外人看起来触目惊心,但这样的一条新闻,却并未在学术圈内引发多大的震动。原因何在?光明网的文章写道:看多了,也就见怪不怪。
现在的高校教师,谁没有一两个逾期的课题呢?别说逾期,就是最后黄了的也屡见不鲜。两个半月的短时间内要结题这么多项研究,其对于质量的要求自然是往边上放一放了的心态。但是这样的研究成果,有多少称得上不是为“学术泡沫”加点料,又有多少是不被诟病为粗制滥造的呢?
逾期超两年多,接近原定期限的两倍时间,这当然是学者们的问题。但是学者们也很有苦衷。拿课题和发论文一样,都是有门道的。掌握了门道,课题就常常不是一个了,很多学者身上背着大大小小多个课题,纵向的、横向的,国家的、部委的、省市区甚至本单位的,主持的、参与的。教授们多忙啊,教学、参会、讲座,有些还得做行政工作,拉来课题都是指望着学生做。“青椒们”指望靠课题评职称,评各种人才,课题自然也是越多越好。申报的时候,跑、要、抢、争,拿到了就达成目的,结果如何、质量如何,那就任由东西南北风了。再加上很多课题经费管理僵化,钱不好用,造成大家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课题取其“名”弃其“利”的情况也很常见。
学识渊博、为人师表的学者们,在课堂上多数严守时间观念,却在课题执行中大面积逾期,不得不说是课题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问题。
首先,将课题和职称挂钩,将课题和人才评定挂钩,比如评教授、副教授至少需要几个课题,评青年长江学者至少需要重大攻关课题等等,这些规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其次,课题管理办法尚须与时俱进和进一步细化、人性化。事实上,目前使用的《项目管理办法》仍然是2006年制定的,当时为了管理方便,对于项目的时间一刀切,其弊病已经连续多年呈现。而且对于惩戒描述极为简略,3年不让报课题对于学界大佬们来说毫无压力,追回款项基本上也很难有实操效果。
此外还有课题评价等诸多问题,总之对于课题的管理,十多年之后的今天,亟需更细化更人性化的细则。
文章总结道,课题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加强学术合力的有效形式;课题所附带的经费和权力支持,是推动学术拓展的重要推力。但是课题本身不等于学术。尤其是在人文研究领域,中国学者更有自己独立研究的传统,课题如何促进研究,而不是扰乱研究,从而“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从近半逾期的2013年教育部课题来看,的确到了该系统反思的时候了。
- 原标题:近半数教育部项目逾期:触目惊心还是见怪不怪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徐乾昂
- 最后更新: 2018-07-13 19:17:08
-
小学期末考出多个“个位数” 官方:已辞代课老师
2018-07-13 17:46 中西教育 -
100套房+100个车位:云南“双百院长”被判无期
2018-07-13 17:30 廉政风暴 -
茅台旗下公司被罚:原浆酒为噱头 夸大宣传误导公众
2018-07-13 16:29 -
合肥查出45座假公交候车亭 官方:不知道谁建的
2018-07-13 15:43 基层治理 -
男子申请无犯罪记录证明 派出所却开出4份犯罪记录
2018-07-13 15:40 -
民航局:还有6家外航未改涉台标注
2018-07-13 14:20 -
悔死了!男子电一斤泥鳅被判刑
2018-07-13 13:41 -
电子烟!国航航班急降原因找到了
2018-07-13 11:53 -
父欠20万成老赖儿上名校受限 律师:并非诛连
2018-07-13 11:19 依法治国 -
深夜,南京警方通报外籍留学生与人争斗身亡细节
2018-07-13 10:05 -
华北四川等地今迎强降雨 国家救灾应急响应启动
2018-07-13 09:49 极端天气 -
深圳地铁挖断7根电缆又挖爆水管 处罚来了
2018-07-13 08:08 -
教育部清理人文社科超期未结项目 责任人3年内不得申报
2018-07-13 07:53 中西教育 -
他又发了声明:有不当行为,但网文也有不实
2018-07-13 07:49 中西教育 -
外出考察8天有7天泡在景区,浙江两名涉案干部被通报处分
2018-07-13 07:37 廉政风暴 -
四川江安县一工业园区发生爆燃 已致19死
2018-07-13 07:25 安全生产 -
要淹,先淹自己家吧
2018-07-12 20:12 -
11个姐姐凑32万为弟弟娶亲:父母对子女都一样
2018-07-12 16:49 -
四川几场暴雨,让全球比特币市场很慌?
2018-07-12 16:11 -
女子醉酒半夜趴机动车道刨土 好心司机停车打开双闪
2018-07-12 13:30 暖心闻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4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17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48“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0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