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马气候变化大会加时32小时后闭幕 中美分歧加剧僵局
关键字: 利马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黎气候大会减排巴黎协议明年的巴黎气候大会注定举步维艰。12月14日凌晨,经过13天密集磋商和紧张谈判,又加时32小时之后,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闪电”闭幕。由于中美两国出现分歧,谈判陷入僵局,达成的最终决议文本已经是几经弱化的版本,这背后是发达国家令人失望的表现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妥协,但也有难题被推给了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14日表示,利马气候大会达到了中国代表团的预期,达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结果,中国不十分满意但是可接受。
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2月1日来到秘鲁首都利马,试图达成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这将成为明年巴黎峰会的全球气候协议的主体。原本各方预计中美元首的减排共识能够推动会议取得进展,事实并非如此。人类何时肯真正为解决气候问题携起手来呢?
12月12日上午,来自不同国家的数十名环保人士横卧在利马气候大会会场地面上,集体抗议气候谈判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展迟缓。当天,利马气候大会已进入会期最后一日,但关键进展仍未显露。
加时31小时没结果
14日凌晨,久旱的秘鲁利马难得地洒下几滴雨水,然而原定12日结束的利马气候大会在“加时”31小时后,仍未迎来“及时雨”。
13日晚11时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闭幕大会重启。闭幕大会将决定ADP(德班平台)新文本草案的最终命运,并通过本届利马会议的决议。
13日凌晨,ADP联席主席推出了一份修改后的文本草案,但由于未充分照顾非洲国家等国家集团的关切,遭到多方反弹,只能宣布休会至13日上午10点再议。
13日上午,各国均陈述了谈判分歧所在。中国代表团认为,凌晨给出的文本草案较之此前有所改进,但仍然很不平衡,没有充分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没有传递加强2020年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紧迫性等,需要进一步修改。中方呼吁,需要形成一个“利马共识”。
印度也投了反对票。印度代表指出,任何的气候行动都有成本,需要付出代价,而印度本已很穷,需要一个包含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的平衡的解决方案。
分歧难以弥合,该份文本草案无法通过。大会主席比达尔在13日下午与所有国家集团展开磋商,并在当晚的会上再次给出了一份新的ADP文本草案。
有了当天凌晨ADP联席主席只给30分钟审议时间遭来“呛声”的前车之鉴。在对新文本稍作介绍后,晚上11点50分,比达尔表示,立即休会,给各缔约方1个小时的时间研究最新文本。
“我们已经进入加时赛,时间不在我们这边,我敦促各位看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美国气候变化问题特使斯特恩说。
鉴于上一份文本草案遭到较大反弹,比达尔13日晚多次强调,此次给出的文本草案是一份“平衡”的案文,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尽可能体现了各方的关切。
会场外,一群环保人士举着标语,在雨中大声抗议,“不公正的协议,不如不要!”
中方:不十分满意但可以接受
最后一天的谈判持续了四十多个小时。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会后说,最终决议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要求,达到了中国代表团预期的成果,虽然不十分满意,但可以接受。他同时强调,明年谈判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各国既要有决心、雄心,还要展现出更大的灵活性。
解振华说,在大会主席的主持下,经过各方积极努力,最终达成了相对平衡的结果,基本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190多个国家计划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签署一份新的全球协议,对2020年以后全球气候治理做出规划。
解振华说,利马会议进一步细化了2015年协议的要素,为各方明年进一步起草并提出协议草案奠定了坚实基础,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确保多边谈判于2015年达成协议的强有力信号。
他透露,明年还有很多场谈判。除了所有国家参加的谈判外,还有多场双边、区域、集团的谈判。而且“明年的谈判都是实质性的,会更艰苦”,需要各国展现更大的雄心、信心和决心,展现最大灵活性。
他表示,希望各方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集中精力围绕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等要素展开谈判,尽早就协议案文达成共识,确保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大家都不满意,但是都能接受”的结果。
他同时表示,期待发达国家进一步展现领导力,切实落实公约下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义务,不断提高行动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振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雄心。
中国代表团指出,尽管发达国家落实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的进展仍然有限,2020年前行动力度仍有待提高,但会议还是就加速落实2020年前巴厘路线图成果并提高力度作出了进一步安排,有助于增进各方互信。
利马气候大会外的抗议者装扮成发达国家领导人,讽刺他们没有拿出实际行动。
中美分歧加剧僵局 欧盟欢迎结果
无论如何,本届大会还是取得了三个主要成果:一是重申各国须在明年早些时候制定并提交2020年后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并对其所需的基本信息做出要求;二是在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中,适应方面的要素被提到更显著位置,国家可自愿将适应纳入自己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中;三是会议产生了一份巴黎协议草案,作为2015年谈判起草巴黎协议文本的基础。
而据BBC报道,在利马气候变化大会的“加时赛”中,但由于中美两国出现分歧,谈判陷入僵局。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