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致仁:这是中国的精气神,我希望让更多人看到
最后更新: 2024-05-09 05:21:19观察者网:随着近年来国潮、国漫回归,包括像《雄狮少年》这些作品的带动,大家对舞狮这样的传统文化,已经从原来的不了解到开始接触。近年来找您学舞狮的年轻人变多了吗?大家都是抱着一个什么目的去学习?
卢致仁:我们在学校里开展活动的时候,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很喜欢,而且愿意留下来在社团里学习训练,有活动的时候都是踊跃报名。
来学习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小年轻你也懂的,很多人也都是为了耍帅。也会有女生来学,上大学之后时间多起来了,很多女生都愿意去接触一些平时接触不了的一些活动。
观察者网:那您会挑人吗?比如说有些人可能天赋好适合学舞狮,有些人可能就是学不了。
卢致仁:我们不叫挑,叫分类。不是把学生分成好的和不好的,而是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去尝试。狮头需要轻盈一点,愿意起跳,愿意和别人配合的人,还要有臂力,能够长时间举着狮头。狮尾要有爆发力,步伐稳健。鼓乐需要乐感好一点的,能够和场上的舞狮完美配合,有时候还需要临场发挥,遮掩一些动作失误。所以其实舞狮是非常考验团队默契和配合的。
如果按以前老师傅的训练标准,舞狮起码要两年才能入门。以前学舞狮要练武,所以其实“wu狮”的“wu”是武术的武。舞狮是一个武馆的门面,老师傅还要看你够不够忠心,才会把看家本领教给你。
但现在因为我们主要面对的是学校学生,也要适应时代发展改变原来老的一套教学方式,把原来武术的东西简化了,只学一些比较基本的步伐,基本一个月左右就能入门,如果要上梅花桩,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而且每天的训练强度都很大。
观察者网:会有受伤的情况吗?
卢致仁:训练时受伤是很常见的,但那些都是小磕小碰。其实梅花桩看着高,还是比较安全的,现在都有标准的安全垫,我们训练的时候也会先解说好,告诉学员要怎么踩,需要注意什么。比如说,梅花桩的跨度最远的有1.8米,在跳的时候发现自己失误了过不去,他们要懂得如何做一些应急措施保护好自己。
观察者网:舞狮学习主要还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个人因素影响比较大。对于年轻人的培养,您希望建立一个什么样比较完整的体系?
卢致仁:2023年10月,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和武汉体育学院合作成立了中国龙狮运动学院,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规范了。
其实现在大家学习的渠道很多了,网上也有很多零基础入门的课程,很快就能学会,现在也没什么说“师父留一手”的说法了。
“可以从舞狮里看到人生”
观察者网:舞狮分南派和北派,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南北狮王争霸的剧情。现在南派和北派之间还有切磋吗?
卢致仁:北狮以写实为主,一般是两头狮子和一个引狮员,主要是引狮郎和狮子之间的互动,动作难度比较高。南狮以写意为主,把人的情绪、思维带入到狮子里,只是一个像狮子的人物,很多时候是独自演绎,像默剧一样呈现一个完整的主题故事。
中华文化很多都是有共通点的,南狮和北狮只是形式上的差别,也有很多共同点。其实大家看到的桥段都是电影里的艺术加工,舞狮界并没有一定要分出个南北高下来。
实际上,双方都是互相借鉴学习。南派舞狮在梅花桩上的很多动作,包括叠罗汉,其实都来源于北狮,而且如果追溯历史的话,现在的醒狮也是从北狮那里演变过来的,北狮才是老祖宗。近代东南亚那边的舞狮师傅创新出了“南狮北舞”,用南狮的外壳,北狮的技术来表演,更加把两者融合在一起。
南狮(左)和北狮(右)
观察者网:文化讲传承,也要创新获得新生命力。近年,舞狮有哪些创新?
卢致仁:其实舞狮本来就没有固定形式,我经常这么说,老一辈舞狮人留给我们的就是一张纸,上面有轮廓但是没有颜色,我们就是填颜色的那个人。在这个轮廓内,可以任由我们填颜色,每一个人自由发挥的空间其实是很大的。
传统的狮子根据三国人物去刻画形象脸谱,也叫三圣狮,用刘关张三个人物来代表,后来又衍生出了五虎将。我们会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来编排动作,展现不同人物的个性。每一个舞狮人也可以对这个人物有不同的理解,加入自己的创作。
这是就舞狮本身来说,近年来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我们也看到很多舞狮文化的二次创作,做成文创产品。特别是在佛山,你在很多角落都会发现舞狮的形象图腾。
观察者网:您刚才一直在提,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舞狮背后的文化内涵。其实对于外行来说,可能就是看个热闹,这种内在文化的东西,如何通过表演来展现?
卢致仁: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观众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纯看热闹的,第二类是对这个文化有一点点兴趣的,第三类是已经入门入行的。第二类观众是需要我们重点挖掘的,2021年《雄狮少年》上映后,很多人都会和剧中的人物产生共情,借此去了解舞狮文化,当时对舞狮文化一窍不通,而且一点兴趣都没有,现在反而经常追着我问。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马来西亚舞狮,其实我们知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狮,也一度出现“狮子留洋,反哺国内”的局面。海外华侨舞狮对国内舞狮有哪些影响?
卢致仁:影响还是蛮大的,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东南亚的很多老华人、老一辈师傅会根据当地的社会环境改良舞狮。比如说现在流行的十八路鼓点,就是从海外传回来的,很快就被内地的舞狮队学习普及,反倒是国内的团队缺少创新,不能很好地把舞狮和当下时代特点相融合,没有静下心来做好传承和创新。
观察者网:外行看舞狮,可能就看到了蹦蹦跳跳。您之前对话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说“可以从舞狮里看到人生”。如果结合您自己的人生经历,您觉得该怎么理解这句话?
卢致仁:从一整套舞狮动作来说的话,一个小狮子从出山开始,有兴奋、有恐惧、有疑虑,当梅花桩在自己面前展开时,就像我们要面对的人生选择一样,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受伤、有失误,但都是我们要面对的,最终登上山顶。上山下山,人生就是这样。
另外从我作为舞狮教练来说,舞狮是有一定套路的,你的套路精不精彩就看你自己的决定。有时候我倾注很多心血编排好了一个套路,别人却未必觉得精彩。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别人未必觉得有意义。但我觉得不要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做好自己的想做的,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就行。
对我来讲,我只是一个搬运工,只是想把舞狮带到更多人的面前,把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文化带给更多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导演陈英雄出任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2024-04-29 15:18 -
网络短剧,如何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26 11:58 -
知名女星演唱会全场喊退票?官方回应
2024-04-21 15:31 -
热搜第一!黄子韬就不当言论道歉
2024-04-21 11:51 -
真相?危害社会的毒瘤——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25年特稿之五
2024-04-19 09:06 反邪教 -
清明假期第一天,一组数据看出行新特点
2024-04-04 12:13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2024-03-22 10:45 考古 -
民进中央:建议加大教育捐赠的税收减免力度
2024-02-28 15:48 -
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殷墟博物馆新馆下周开馆
2024-02-19 14:05 考古 -
原来年味在这道文化大餐里……
2024-02-11 22:17 -
“苦恼的不是图案不够多样,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太过于丰富”
2024-02-11 07:27 春晚 -
“我代表泰国人民,向所有中国游客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2024-02-01 14:34 -
我“嘉”年货带回家,亲戚家的小孩都馋哭了
2024-01-30 11:22 爱申活·暖心春 -
何立峰: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2024-01-29 19:00 -
书生在官场的365天,建了座“不网红”的图书馆
2024-01-27 14:31 观察者头条 -
去年国外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2024-01-04 15:46 -
这次,他们要为“男声”正名!
2023-12-29 13:03 -
破译一个字奖10万元的甲骨文“悬赏令”,公布第二批获奖名单
2023-12-02 22:52 -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2023-11-29 11:30 考古 -
7名干部集中轮训期间到私企内部食堂违规吃喝,官方通报
2023-11-10 11:40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9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6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6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