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华为合创新“界”,上汽的“灵魂”将走向何方?
最后更新: 2025-02-21 21:15:44【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观察者网 高莘】2月21日,上汽集团与华为正式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共同为用户带来领先的智能化出行体验。
尽管双方的具体细则尚未透露。但这一合作的敲定,对华为与上汽的意义均不同寻常。
上汽集团与华为签约 上汽集团
在此之前,余承东曾表示鸿蒙智行旗下只有四“界”,“尚界”的横空出世,对华为智选车业务的发展无疑是一种颠覆。
更大的阻力似乎来自上汽:就在4年前,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因强调车企需掌握核心技术主导权的“灵魂论”,引发广泛争议。
但随着“新四化”变革的加速,上汽最终采取了更为务实的举动。
过去的2024年对上汽而言不太顺利:年销量勉强守住400万辆,但远不及54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更是18年以来首次失去中国车企销量第一的宝座。
不破不立。行业内外皆知,变革仍是上汽是当务之急。
不过,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上汽同时也是行业“新四化”理念的发起者,因此对大变革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也有充足的资源来实现全新愿景的落地。
技术底座:铸就“灵魂”
在行业头部的共识中,自主研发持有的技术底座,永远是企业长期主义发展的“灵魂”。上汽透露,自2014年以来,集团已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投入近1500亿元,获得了2.6万余项有效专利。
随着“新四化”转型涉入深水区,2022年5月,上汽首次披露了包括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混合动力系统、电驱动系统、魔方电池系统和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在内的“七大技术底座”。
而在去年5月举行的上汽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七大技术底座”获得进一步升级。基于此,2024年也成为上汽技术成果的集中爆发之年:
在汽车驱动方面,DMH超级混动技术热效率达46%;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单位成本最多可降低40%;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平台(VMC),可实现车体6自由度集中控制;
上汽集团智能驾驶 上汽集团
智能驾驶方面,上汽乘用车与货车均已入选首批L3级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试点名单;“一段式端到端直觉式智驾大模型”最高具备L4级智能驾驶量产能力;L4级Robotaxi累计行驶里程已达400万公里;到2026年底,上汽还将发布面向量产的L3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推动北斗车载智能终端的规模化应用。
此外,上汽零束银河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目前已进化至3.0版本,已于去年分步上车,2025年将全面落地。
可见,凭借技术底座的加固,上汽既具备了支撑自主品牌业务持续向上突破,更有望实现对合资企业的反向赋能。同时,由于本身的“灵魂”足够强大,在与华为的最新合作中,上汽的“灵魂”并不会因此消失或者削弱,反而有望放大华为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技术,达到双赢的目的。
自主品牌:构建大乘用车体系
在上汽集团的变革中,自主品牌是关键一环:它不仅象征集团技术实力,也是集团品牌力的真实体现。
目前,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飞凡、MG名爵连同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共同构成了上汽自主汽车矩阵。然而,上汽自主品牌的林立不仅没有提升整体销量,反而因为资源的分散造成内部的相互掣肘。
在过去的2024年,上汽乘用车销量仅为81.4万辆,同比下滑超30%。智己汽车去年销量为6.55万辆,同比增长71%,但距行业头部的新能源品牌,无论销量还是增速都有不小差距。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求破局,去年下半年,上汽推动荣威、飞凡两网重组合并,减少资源消耗。同时,上汽还将荣威、飞凡、MG、智己等品牌的研发、供应链与海外业务整合,成立“研产销一体化”超级平台,统一管理智能驾驶、数字底盘等核心技术。
智己LS6 视觉中国
此后,上汽自主品牌体系的分工更为明确:荣威面向国内主流市场,飞凡面向中高端市场,MG主攻海外市场;智己汽车也改变了专注纯电动的产品路线,计划在2025年推出2款纯电和2款增程车型。
降低成本、减少内耗、提升效率,已在上汽层面的推动下于自主品牌间形成共识。未来随着上汽、华为全新智能汽车品牌的加入,上汽自主品牌阵营也将开启新的篇章,但基本运作理念几乎不变。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欧洲巨鸟腾飞VS美国雄鹰难产,不满的客户不只特朗普
2025-02-21 19:0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利润下滑,奔驰未来三年启动全面变革
2025-02-21 17:5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新车看点丨21.99万元的智驾平权?阿维塔07 Pro+上市
2025-02-21 17:5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续航长30%、效率提升20%,宝马的“三电”大招指向何方?
2025-02-21 07:03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皇家加勒比驶入维京“腹地”?“中国市场是关键!”
2025-02-20 21:47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奔驰:今年开启产品攻势,2027年生产成本降低10%
2025-02-20 19:2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朝鲜这一经济特区将迎来中国游客
2025-02-20 17:3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上汽王晓秋:稳定和发展合资企业,是未来核心工作之一
2025-02-20 16:4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英国航空业掉进“中国油锅”?外媒:绿色转型面临挑战
2025-02-19 18:5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两轮经济”全球崛起,“这一旅游细分市场值得关注”
2025-02-19 18:29 观出行 品位·出行 -
目标节约4000亿日元,日产汽车更新扭亏计划
2025-02-19 18:2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放弃自建电池厂?Stellantis将在意大利的ACC工厂生产混动变速器
2025-02-18 19:4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马斯克,在政客和商人间“吃两头”?
2025-02-18 18:5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明星酒店独立上市,“独臂”复兴押注文旅新物种?
2025-02-18 18:34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本田:可与日产重启合并,但他得下台
2025-02-18 17:1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飞鸟与飞机的“空中暗战”,航空业如何应对鸟击挑战?
2025-02-18 14:3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贵州“村字号”又现新势力!这场走秀正在搭建乡村文旅坐标系
2025-02-17 19:40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密集发布!兵装集团、奇瑞、小米等企业发布重要人事调动
2025-02-17 18:5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日媒:三菱才是日产本田合并中的关键
2025-02-17 15:2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智能座舱迎千项升级,岚图知音兑现DeepSeek上车承诺
2025-02-17 15:1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相关推荐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279“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101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评论 165“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13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