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日产合并计划落空,本田或失去近500亿利润提升
最后更新: 2025-02-10 17:19:13(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
据《日经亚洲》《日本经济新闻》等多家日媒报道,随着与日产的合并谈判破裂,本田汽车正失去近1万亿日元(约481.1亿元人民币)的利润增长潜力。
日媒普遍表示,尽管本田一直在敦促规模较小的日产汽车尽快制定重组计划以扭转利润暴跌的局面,但本田自身的汽车业务正陷入盈利能力低下的困境。
构想中的万亿利润
按照本田的推算,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财年周期中,本田的营业利润将达到1.42万亿日元(约683.1亿元人民币)。
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 路透社
而根据去年12月,本田与日产进行合并谈判时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提出的构想,两家公司合并后将成为“新移动价值创造领域的世界级领先公司”,营业利润也将超过3万亿日元(约1443.4亿元人民币)。
其中,预计与日产合并后,两年左右的营业利润将达到约2万亿日元(约962.3亿元人民币),随后在中长期内利润将再增加1万亿日元。
但如今,随着利用世界第3大汽车集团的规模优势、通过采购、生产和开发的高效化,推出拥有利润的纯电动汽车计划正化作泡影,双方的合并宣言也成为过去时。
在众多分析师眼中,合并谈判破裂对于正处在巨大经营压力下的日产打击将更大,但分析师同时也指出,本田同样将遭受不小的影响。
SBI证券分析师远藤浩二(Koji Endo)表示:“除了日产之外,很难找到其他能够带来必要规模的合适的合作伙伴。”
本田的困境
尽管预期中2024财年的营业利润率仍将保持在6.8%,大概率与上一年持平。但在最新推测中,本田整个财年的税前利润将同比降低12.6%。
事实上,从去年4—9月的上半财年报告中,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5.6%,便已经展现出本田利润下滑颓势。
客观数据上,本田的更大规模也仅仅是相较日产汽车进行对比,其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并不稳定。
美联社
《日经亚洲》称,在丰田、本田、日产三大车企中,丰田汽车以8.2%的营业利润率遥遥领先,身后的本田则仅为2.4%,略高于日产的1.3%,也就是说,处于合并风波中的两家车企本就处于较低的盈利能力水平。
在此前提下,本田强烈要求陷入困境的日产实施具体的降本措施,似乎也缺乏更强的号召力。
但在此之前,本田的全球汽车销量已经呈现出下滑态势。2024年,其全球销量为380万辆,下滑5%。相较5年前的巅峰水平,则下降了近30%。
主流观点认为,本田销量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源于中国市场在智能电动领域的激烈竞争。日经中文网表示,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提高了存在感,导致日本企业的收益基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中国企业在软件等左右汽车竞争力的领域也不断扩大。
本田与日产销量预期走势 日经亚洲
根据标普全球的预测,本田的全球销量将在2025年进一步下降至373万辆,2026年下降至365万辆。
目前,陷入困境的本田汽车业务正在由作为祖业的摩托车业务支撑。按全球市场份额来看,本田的摩托车占比近三成,上一财年的营业利润率达17%。
QUICK FactSet的市场预测估算各业务的营业利润,本田被认为从2024财年开始至少到2027财年维持二轮车增长、汽车减少的态势。
早在2013年,本田便曾寻求与通用汽车合作打造燃料电池等电动化车型。不过,2027年以后推出平价电动车的计划于2023年被彻底撤回。随后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本田也在最近宣布与通用汽车子公司解除资本合作关系。
本田在CES 2025上发布新的电动汽车原型车 朝日新闻
为了在汽车电动化层面追上竞争对手的步伐,本田最新宣布的目标是到2040年在全球只销售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并计划到2030财年加大投资额至10万亿日元(约4811亿元人民币)。
QUICK FactSet表示,纯电动汽车的先行投资和亏本销售将成为负担,在当前环境下,一家企业已经无法独自承担开发成本的上升。与日产的合并,此前也一直被视为本田有望为电动化转型提速带来可观的进度。
但本田与日产合并失败后,虽然本田将继续进行产品线的根本转型,然而其独自开发的负担也将十分沉重。
不过,本田与日产的纠缠或许也存在着其他可能性,在日产董事会表达出结束合并谈判的意愿后,日产目前也正期待着与包括科技公司在内的新合作伙伴合作。
东海东京情报实验室的杉浦诚二表示:“本田如果要表现出(对未来的)决心,向日产进行‘未获同意的TOB(公开要约收购)’也是选项之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东风、长安整合进行时:“国有新能源车企发展不够快”
2025-02-10 12:5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又一入境游利好来了!为何在这里实施?
2025-02-10 11:3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香港议员建议将“一签多行”扩大至北京、上海、广州
2025-02-08 19:42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中国游客主导全球旅业复苏,越南与新加坡为何受青睐?
2025-02-08 18:4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大众高管呼吁:对中国关税不降,裁员恐难避免
2025-02-08 16:4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波音太空“迷航”,计划裁员400人
2025-02-08 15:3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争议!行李能否“坐上”头等舱?
2025-02-08 14:2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这趟冰雪游专列突然爆红,背后竟藏着这些真相
2025-02-08 13:49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对中国:高关税,对美国:滑跪
2025-02-08 12:1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亚冬会为中国冰雪旅游进一步提质带来历史性机遇”
2025-02-07 19:19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DeepSeek正式上车,多家中国品牌率先试水
2025-02-07 18:1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空难原因仍在调查,韩国所有机场将安装探鸟雷达
2025-02-07 16:33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赛力斯发布1月销量,问界M9月销1.2万辆
2025-02-07 16:1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AI引领全球旅游变革?外媒称DeepSeek提供的解决方案更具优势
2025-02-07 16:1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与本田合并告吹后,日产转向富士康“求援”
2025-02-07 14:5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确定!这国对中国公民免签
2025-02-07 14:48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数量略增、排位下滑!佩通坦访华能否挽回中国游客?
2025-02-06 17:5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丰田在华独资,“进取的客人”与中国双向奔赴
2025-02-06 17:44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外媒:中国春节假期,国内游与入境游市场激增
2025-02-06 17:3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在即,募资或超过360亿元
2025-02-06 16:3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相关推荐 -
“义乌翻了个白眼,早就准备好了” 评论 54激烈交锋!“怎么会有人这么蠢?”“你活在童话里” 评论 102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这次是钢铝 评论 137“低调面对特朗普,英伟达想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 评论 90美联邦法官出手阻止,马斯克气得破口大骂 评论 272最新闻 Hot
-
“加沙是‘大楼盘’,美国会买下”
-
澳大利亚不满美国关税:我们可是为你们创造了就业机会
-
“义乌翻了个白眼,早就准备好了”
-
“中国大部分时间都是地球最强”,但话锋一转…
-
菲律宾要不要申请加入金砖?自己吵起来了
-
特朗普被拒绝:不用了,谢谢!
-
“独立媒体?笑死”
-
英相公开接受艾滋病毒检测:真的很重要
-
“低调面对特朗普,英伟达想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
-
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这次是钢铝
-
泽连斯基:我愿跟俄罗斯谈判,但特朗普要保证...
-
马斯克:美国之音该关了!
-
激烈交锋!“怎么会有人这么蠢?”“你活在童话里”
-
“美国的竞争对手将乐于看到这种自残行为”
-
马斯克想用机器替代人类工作?
-
DeepSeek关键工程师曾在英伟达实习,美前官员感叹:留不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