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媒:本田日产合作正走向破裂
最后更新: 2025-02-05 14:32:34(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
随着谈判的进展,本田与日产的分歧已经明显显现。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朝日新闻》等多家媒体在2月5日报道,本田与日产的合并计划目前推进缓慢,两家公司的合并谈判有可能破裂。
日产与本田Logo 朝日新闻
相关报道称,由于重组计划制定进度落后,本田已与日产接洽,希望将其纳入子公司,但日产对此展现出强烈反对态度。
平等框架被打破
由于在美国、中国等主要市场的经营状况大幅下滑,去年12月,本田与日产达成基本协议,开始就业务整合进行讨论和考虑。按照原定计划,双方计划于2026年8月前成立合资公司并上市,届时,本田和日产两家公司将退市,但二者仍会作为子公司保留品牌在合资公司内独立运营。
此后,两家公司便开始讨论集成准备委员会。根据规划,该整合方向原定于今年1月底决定,但最新报道提到,在双方的初步试探后,现已被推迟至2月中旬。
据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谈判的难题在于,本田近期向日产提出收购该公司股份并将其变为子公司的提议,尽管日产方面曾多次考虑该提议,但其内部仍以反对派居多。
本田总裁三部敏宏(右)和日产社长内田诚(左) 彭博社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日产社长内田诚(Makoto Uchida)便表示,两家公司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携手共进、开拓未来的朋友”。
而本田提出“将日产变为子公司”的提议,超出了之前基于平等精神的框架。有分析师表示,在联盟合作伙伴——雷诺同意削减其在日产的股份后,日产在管理上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所以本田的最新提议预计将遭到日产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担心日产的自主权可能会受到削弱。
消息人士称,日产董事会表示将在2月中旬截止日期之前正式拒绝该提议,因此联合控股公司计划本身也有可能失败。
东海东京情报实验室高级分析师杉浦诚二表示,两家公司股价的走势表明市场开始倾向于本田的收购要约。“如果成立联合控股公司的谈判失败,而替代方案更有可能是将该公司变成全资子公司,股价可能进一步上涨。”
瑞穗证券信贷分析师高田健(Koetaka Kengo)则在5日的报告中指出,他最初估计两家公司未能达成最终协议的可能性在40%—50%左右,但最近的一系列报告将这一概率提升至70%左右。
亏损根源尚未解决
在共同社报道中,有消息人士透露,本田的强势表现,也表明陷入困境的日产目前仍未展现出自身能扭转业务的能力。
2024年北京车展日产汽车展台 路透社
去年日产汽车公司报告显示,其在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下降超9成,为了扭转业务损失,公司将在全球裁员9000人,并将全球产能削减20%。
但截至今年1月底,日产仅在美国市场表示将进行减产并裁员,并减少其在泰国的员工数量。
消息人士称,本田对日产的举措一直不满,并要求后者采取更有效的整改措施以确保扭亏为盈。
有分析师表示,本田对日产的进一步试探或与美国关税有关。
由于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日本汽车制造商都在加拿大或墨西哥生产大多数美国畅销车型。因此,分析师和行业专家表示,特朗普政府可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的潜在关税,对三家公司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其中,业绩状况受损的日产所受的打击将尤为明显。
麦格理银行移动研究主管詹姆斯·洪(James Hong)表示:“问题最大的是日产,它在汽车业务上基本上没有赚钱。关税持续时间越长,对日产来说就可能越是一个相当大的威胁。而且,如果合并最终得以实现,那么对本田来说也可能是一个负担。”
本田社长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在早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田希望陷入困境的日产在重组方面取得稳步进展,日产的扭亏为盈是合并的“绝对条件”,本田对于合并的态度并非计划拯救日产。
也就是说,在合并计划中,处于亏损的日产,本就是话语权偏弱的一方。当前,本田汽车的市值为470亿美元(约3423.2亿元人民币),几乎是日产汽车的五倍。
不确定性日渐加剧
事实上,同样对合并后中主导权问题抱有怀疑态度的还有三菱汽车。
作为日产控股的汽车公司,三菱在双方宣布合并后,并未直接表态将随着日产共同加入全新合资公司。
三菱社长加藤隆雄 朝日新闻
今年一月,有知情人士表示,三菱正考虑不加入日产与本田的合并计划,共同社评价该态度反映出三菱汽车担心如果以控股公司的形式加入合并,将失去管理控制权。
此外,由于汽车行业的竞争重点转向电动汽车和软件开发,而三家汽车制造商都面临同样的困境。所以,外界也对三家日系车企合并后能否产生协同效应始终存有质疑。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吉田(Tatsuo Yoshida)表示,在不涉及资本变动的情况下,追求协同效应是可能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界对日产的担忧。但如果日产拒绝本田将其纳入子公司的提议,合并谈判本身可能会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日产的投资者可能会陷入困境。
杉浦诚二则表示,如果与本田的计划彻底失败,那么人们将更加期待此前曾对日产表现出兴趣的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母公司)提出的收购计划。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落地上海!雷克萨斯将国产,丰田独资
2025-02-05 13:1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春节出游“大变脸”,带火这些人与事
2025-02-04 21:57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中国对大排量美产汽车加征关税,都涉及哪些品牌车型?
2025-02-04 21:35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14亿美元天价税单!大众怒告印度政府
2025-02-04 20:1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三亚就游客滞留码头事件发布6条措施
2025-02-02 21:4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雷诺抬价,日产本田合并生变
2025-02-02 07:2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为全球降本188亿,日产在美减产并裁员
2025-02-02 07:2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特斯拉称,将在AI汽车领域全球领先
2025-01-30 20:1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中国年,全球庆:从家乡到世界的春节文化之旅
2025-01-30 18:3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卢浮宫大改十余年:《蒙娜丽莎》“住”单间,门票价格却要涨?
2025-01-29 14:3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中印重启直航,“对旅游互访和民间往来将产生多层次促进作用”
2025-01-28 15:1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亚冬会即将开幕,交通保障已就绪
2025-01-27 18:45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全球航空业新风向:三大中国航司进入“最繁忙十大”榜单
2025-01-27 18:3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外媒:特朗普上任加剧美国旅游业困境
2025-01-27 18:18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持续激增!韩国人为什么爱上中国游?
2025-01-27 15:06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济州航空空难初步调查报告:两台发动机均发现鸟的羽毛和血迹
2025-01-27 12:2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得益于中国和印度,亚洲游客改变世界旅游格局
2025-01-26 18:33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特朗普新政让车企“不敢”生产电动车
2025-01-26 18:1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鸿蒙智行“第五界”?上汽申请“尚界”等商标
2025-01-26 17:0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中国游客免费转机!日本航司的“对赌”能奏效吗?
2025-01-26 14:5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