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的使命不仅是做强
最后更新: 2024-11-15 13:36:31(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
“我觉得中国今后汽车产业的使命不仅是做强大,而是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11月14日向观察者网表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华汽文化基金会理事长 付于武 观察者网
历经70年,借由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百年汽车行业变革机遇,中国汽车产业正快速从汽车大国向着汽车强国迈进。
截至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已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汽车出口也占据全球第一。
但面向更为广阔的市场与未来,仍有众多车企高管、业内专家时刻在中国汽车产业甜蜜的成果中保持着清醒与冷静,并提出了更为深层的思考:中国新能源汽车业虽已领跑全球,但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仍充满挑战。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便指出,随着新能源车企的加速布局,行业同质化竞争及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站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难题,对此,付于武向观察者网提出了自身的三个观点。
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创新
“创新”是付于武谈及中国汽车产业时最高频提到的词汇,同样也是这位见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引领市场的“汽车人”眼中,最能够引领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付于武表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我们今天到3000万辆的规模,出海有600万辆,是不是我们的创新做得够了呢?我觉得跟理想状态还有很大的差距。”他强调,中国汽车产业在变革的过程中,仍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便是“创新铸魂”。
回顾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智能转型期间的发展历程,这份创新也包含在各领域的方方面面。
付于武谈到,这之中包含“大学生方程式”等竞赛或支持带来的人才培养的创新;也有特斯拉、零跑等新势力企业作为“鲶鱼”带来的企业态度的创新;亦有着技术层面在软硬件层面的突破创新;更有着华为、地平线等跨界企业通过融合形式为汽车行业带来的发展模式创新。
“汽车产业最引人骄傲的就是拥有灵魂,所以创新铸魂也是我们中国汽车产业转型过程中全产业共同的一种历史使命。”
聚焦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
“聚焦核心技术,我们呼吁、引导、期望0到1的突破。这也是一个使命。”就像付于武在创新中提到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工业发展无论在何时都需要技术筑基,与核心技术引领。
在付于武看来,智能电动转型是一道必答题,在这条道路上,中国汽车工业需要坚持持久创新不动摇。“不要认为我们的自动驾驶、智能化已经很强,我认为当前还有一个自我革命的过程,如果不走出舒适区转型到新的赛道上,就有可能被历史淘汰。”
值得一提的是,付于武借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表示,自我革命的过程是必须的,其中不仅包含转型趋势下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技术革新,同样也包含混动化之下,传统内燃机的变革。
“发动机的概念也是颠覆性的,在2035年混动化的趋势下,我们同样也需要低碳、零碳的发动机,这同样是技术变革的趋势与挑战。”
而面向智能化,中国汽车产业同样有着众多技术难关需要攻克,其中包含了硬件的芯片,也包含软件的操作系统。车路云一体化等难题。
“今年创新团队奖给了地平线,这是我们华汽文化基金会给的,高通、英伟达都不能给,芯片就靠我们自己。这不是汽车产业的问题,因为美国全球范围内制裁,我们的半导体某种意义上也实现了重大突破,所以汽车行业我们要应对的事情太多了。”
在付于武看来,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之路仍然任重道远,但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控,也正是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汽车产业也可以通过“创新融合”的形式来构建自身的中国特色发展模式。付于武用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成功案例,诠释了智能网联变革下,汽车产业与ICT科技企业融合后,通过技术的双向赋能所能够共同塑造的产品与品牌价值。
“最好的案例就是赛力斯。赛力斯是很有情怀的科技型企业,正是它与华为深入的捆绑合作才产生了问界,50万价格以上的豪华品牌才能出来,赛力斯如果不拥抱华为,能做到吗?我觉得这就是中国的特色。”付于武还补充道“正是由于华为、地平线这样的高科技公司,才使我们汽车产业有了今天的底气。”
下一个十年,绕不开的可持续
在创新与技术外,付于武还着重提到了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行稳致远、登高望远,这是下一代下一个十年、二十年我们的共同使命。”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全球共识,汽车行业的主要企业也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中长期的战略目标,但作为全球各国政府与企业的长期课题,可持续发展在汽车行业的解题思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
付于武表示,“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顶层逻辑就是要绿色低碳发展,一定要达到双碳目标,其后的数字化、AI、人工智能、信息化,造就了万物互联新时代,这是转型的上层逻辑,所以我们在低碳化的时代,企业必须转型。进入新时代,不能只是产品做得好,现在我们讲生态也要做好。”
所以,付于武也直指当前中国车市存在的诸多局限于产品和市场竞争的困境,在他看来价格战,水军、流量等不当的竞争方式,都导致了市场价值观遭受了冲击。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除了要做好技术与产品上的创新进步,更要倡导积极阳光,能够给产业注入正能量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付于武还更进一步指出,良好生态的前提在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良好价值观的企业才可以长远发展,比如说价格战下的行业自律,过去我们不谈,但现在是必须的,企业没有行业自律就不能够尽社会责任。”
“衡量一个企业的好不好,要看供应链好不好,经销商好不好,消费者满不满意,这就是社会责任。如今中国汽车产业在打价格战,北京车展被流量裹挟,这仍然说明我们的产业还不够成熟。所以在这个时间提出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正当其时。”
在对话过程中,付于武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情感显露在言语之间,于这位年近耄耋、陪伴中国汽车工业一同成长至今的汽车界前辈而言,中国汽车如今的成就也是其终其一生的奋斗成果。
正是因此,时至今日,付于武也仍在通过华旗文化基金会持续为中国汽车工业输送着自身的价值与责任。
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仍将遇到的挑战,付于武呼吁企业与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帮助中国汽车产业茁壮成长。“中国汽车产业走到今天很伟大,也已经形成了如今的口碑与国际影响力,而且出现了一些很知名的品牌,更应当倍加珍惜。因此,我们更不能因为不和谐、不成熟的发展态势影响或者主导行业的发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巴黎圣母院将于12月8日重新开放
2024-11-15 12:31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APEC带火这里:当亚洲游客遇上南美之美,谁在寻找谁?
2024-11-14 19:43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载人飞艇将投入商业运营,文旅领域再添观光“神器”
2024-11-14 18:2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股权结构优化,极氪、领克重归一统
2024-11-14 17:3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2024-11-14 16:3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外媒:在这一领域,美国正在输给中国
2024-11-14 14:5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从“财报”到“裁员”,会赚钱的万豪怎么了?
2024-11-13 20:28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2024广州车展前瞻|尊界、红旗国雅、奥迪A5L领衔,10款重磅新车抢先看
2024-11-13 18:3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深受重名困扰,这个国家为了旅行者决定这样做
2024-11-13 18:16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战略整合加速,雷达汽车将并入吉利汽车集团
2024-11-13 15:5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C929首单落定!国产大飞机铺开产品谱系
2024-11-13 13:2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发布
2024-11-13 11:17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新车看点 | MPV旗舰换新,2025款别克世纪上市
2024-11-13 11:1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春节、劳动节各多休1天!春节机票搜索量随即暴涨
2024-11-12 19:1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排队购买、一“冠”难求!这一产业的春天来了?
2024-11-12 17:4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法国9月商品产量环比下降,第四季度或将更糟
2024-11-12 16:5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四年邮轮之旅:特朗普任期内的另类“避风港”?
2024-11-12 15:29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别让无知毁了旅行!这些禁忌需知晓
2024-11-12 13:21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零跑汽车或取消在波兰生产新车,德国或斯洛伐克成备选
2024-11-12 11:08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七年“全勤生”,为何挑战之下依然投注中国
2024-11-11 19:45 观出行 洞察/视频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147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17“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27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0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