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全勤生”,为何挑战之下依然投注中国
最后更新: 2024-11-11 19:46:24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市场对于电动化与智能化变革的提速,受制于全球化生产与研发体系的外资车企们,却逐渐在中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就在本届进博会召开的同期,多家跨国汽车巨头也陆续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
在欧美系车企中,大众、奔驰、宝马、福特均在今年三季度迎来利润下滑。其中,大众汽车营业利润率从6.2%下降至3.6%,为近4年来最低水平;奔驰净利润则为17.19亿欧元(约13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福特汽车净利润8.92亿美元(约6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
去年还在全球市场创下历史营收新高的丰田,也在今年7—9月迎来大幅财务数据波动,当季净利润累计为5737亿日元(约268.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的1.28万亿日元(约599.8亿元人民币)相比,下降近一半。
针对销量下滑的原因,上述多家车企直指在华销售燃油汽车的失利和销售电动汽车正面对激烈竞争。
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石柏涛(Marco Schubert)便在三季度业绩报告会上表示:“中国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这是我们全球交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则在今年早些时候指出,“电动汽车部门是拖累公司整体表现的关键因素”。
显然,面对电动化变革下,在海外市场无法得到政府与市场支持的跨国车企巨头们,在电动化减碳的目标与实际业绩表现的冲突抉择中,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但从今年来看,即便多数外资车企发声表示将放缓纯电转型的步伐,但无论是裁员的降本增效,还是转向混动技术的折中方案,不难看出的是,主流外资车企对于电动化的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
在德国激进裁员的大众、在华变更产线的本田、强化混动技术优势的丰田,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寻求电动化技术发展与市场之间的平衡。
也正是因此,面对其在本土市场外的最大市场,同时也是电动化需求最旺盛的市场——中国,仍期望在电动化上与时俱进的外资车企们,反而在财务数据下滑,并且在华业务不理想的关键节点,选择了进一步加注中国。
就像本届车展上,大众、宝马、奔驰提出的“在中国、为中国”之后,还要为全球的宣言,如今的中国市场,早已不仅仅是外资车企用内燃机技术收割市场的聚宝盆,而是在智能电动产业领跑之后全球车企的全新“研发基地”与新时代产品的“试验田”。
正如本届车展上多家车企反复强调中国研发、中国速度的重要性,跨国车企们最清楚的是,只有在中国高强度的电动化市场竞争中赢得份额,才能够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所以,在本届进博会上,高阶智驾、纯电、混动乃至氢能源等面向当下与未来的技术领域,均有着外资与中国企业合作的身影。
拥抱中国,与政治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进博会期间,恰逢美国迎来新一任总统大选结果出炉。
尽管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再度胜出,被看作是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的预告,但与8年前这位“反华狂人”首次上任时中外企业合作充满的未知与不确定,如今的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却早已成为外资企业的拥抱对象。
美国《金融时报》在近日报道中用了一则相当具有冲突感的引语,“在特朗普以增加对华关税的政纲当选之际,美国企业却在千里之外的上海最大的贸易展览会上达成交易。”
在一系列对于在华参展外企的采访后,《金融时报》给出的结论是,在本届进博会上,即便是在选举新闻频发之际,人们的注意力也往往远离政治。
文中图片均来自观察者网
不少展商表示,尽管经济形势严峻,但他们仍对中国消费市场感到向往。
事实上,在欧盟对华电动车宣布加征关税时,欧洲车企也普遍与政客们展现出了完全相反的表态。
纵观“7年全勤”的跨国车企,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共性,即期望积极参与到智能电动的转型浪潮当中。正因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提前布局以及市场化的尝试,这些车企也切身意识到在转型期间,加入中国市场竞争并从中合作的重要性。
换言之,对于跨国车企而言,“绑定”进博会并提升在华投入,不仅展现着这些车企试图用最好的产品与面貌重振中国市场的愿景,同样也展现了其寻求多样化出行体验,积极拥抱新能源转型的决心。
就像韩三楚所言:“智能电动对于外资车企来说只有做与不做的问题,我们不知道两年以后的(合资)新车能否与同期的先进技术进行对标,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现在我们在用中国速度,甚至‘中国速度+’发展智能电动技术,那么凭借深厚的企业积淀,大众就仍然有希望在未来继续做到市场的领头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新车看点|加上增程器,阿维塔12起售价26.99万
2024-11-11 19:3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波音失宠,空客崛起?
2024-11-11 17:44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是“辅助驾驶”而不是“自动驾驶”,美国家机构质疑特斯拉FSD宣传过度
2024-11-11 17:0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馆长说|对话吴志华:从“香港故宫”看未来博物馆发展的五大关键
2024-11-11 16:51 观出行 人物/专题 -
提高在中国产量?丰田回应:还未有具体信息发布!
2024-11-11 11:4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极光下寻找自我,旅游媒体推荐这些地方
2024-11-10 18:25 观出行 品位·出行 -
激发“冷消费”的新活力,中国冰雪经济或将影响全球
2024-11-10 18:03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新车看点 | 不到11万元起,吉利银河星舰7 EM-i开启预售
2024-11-10 10:3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七届进博会:丰田不仅“全勤”,还会解题
2024-11-10 09:50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特朗普归来,全球汽车行业会更加动荡吗?
2024-11-09 16:1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特朗普再次上台,美国会再次“退群”吗?
2024-11-09 16:0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奥迪发布新品牌“AUDI”:没有四环标,拥有中国魂
2024-11-08 18:0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河内旅业快速发展,中国游客功不可没
2024-11-08 18:0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特朗普重返白宫,丰田汽车押对宝了吗?
2024-11-08 17:5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虹桥论坛丨贸易摩擦下,新能源汽车如何寻求全球化合作
2024-11-08 17:31 进博会 -
特朗普“回归”,国际旅游市场风雨欲来?
2024-11-08 16:51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梅赛德斯-奔驰:以中国创新,领全球风潮
2024-11-08 13:52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全系降4万,老车主全额补偿:ID. 与众开启年底冲刺
2024-11-08 10:0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增长50.6%!入境这一国家的中国游客数量稳居亚太地区首位
2024-11-07 20:3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突破地球“束缚”,太空旅游的五大选择是科技奇迹还是奢侈冒险?
2024-11-07 19:2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77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3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2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3最新闻 Hot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