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砖国家保持对欧盟碳税立场:保护主义不可接受
最后更新: 2024-10-28 17:43:49(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
据《印度快报》10月25日报道,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十六届金砖国家峰会上拒绝了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称其具有歧视性。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 欧盟官网截图
金砖国家在《喀山宣言》中写道:“我们拒绝以环境问题为借口采取不符合国际法的单边、惩罚性和歧视性的保护主义措施,例如单边和歧视性的CBAM、尽职调查要求、税收和其他措施,并重申我们全力支持COP28的呼吁,避免基于气候或环境的单边贸易措施。”
联合声明还对包括“非法制裁”在内的非法单方面强制性措施对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表示担忧。
转移矛盾的碳税
早在2021年欧盟拟定CBAM之初,金砖国家就曾在当年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共同反对欧盟此举。
根据欧盟官方网站介绍,CBAM是欧盟对进入欧盟的碳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碳进行公平定价,并鼓励非欧盟国家进行更清洁的工业生产的工具。
欧盟表示,通过确认已为进口到欧盟的某些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隐含碳排放支付了价格,CBAM将确保进口商品的碳价与国内生产的碳价相等,并确保欧盟的气候目标不会受到损害。
欧盟CBAM法规 欧盟官网截图
目前,该机制已经处于2023年—2025年的过渡阶段,并将从2026年开始在其最终制度中实施。
根据规定,该提案最初将对碳密集型,且碳泄漏风险最高的水泥、钢铁、铝、化肥、电力和氢气进行评估,并在过渡期后,将某些行业(水泥和化肥)的间接排放将纳入审查范围。
不过,鉴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碳排放中的占比,金砖国家表示减排的主要义务在发达国家。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显示,近80%的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二氧化碳历史累计排放量来自二十国集团国家。
如果从1750年工业革命到2020年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计算,发达国家聚集的欧洲(31.3%)和北美(28.2%)的累计排放量比重更是高达59.5%。
在当年的第30届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上,各国环境部长便发表声明表示,“对引入贸易壁垒的提议表示严重关切,例如单方面碳边境调整,这种做法具有歧视性,违反了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一份报告中表示,CBAM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下降,而有利于发达国家,因为后者的生产过程往往碳密集程度较低。
反对声日益强烈
如今,随着CBAM正式实施之日的临近,金砖国家对于CBAM的反对声也达到顶峰。
今年7月,欧盟代表团建议印度可以实施自己的碳税,以资助供应链的进步并减少碳排放,同时保持其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印度便公开拒绝欧盟提出的对其碳排放行业征收更高税收的提议。
印度经济事务部长阿贾伊·塞斯 路透社
彼时,印度经济事务部长阿贾伊·塞斯在路透社的相关报道中称,“他们的建议不切实际。他们的团队已经来见我们了,但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对印度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不起作用。”
塞斯表示,钢铁行业的绿色化将意味着更高的经济成本,“我们的收入水平仅为欧洲的二十分之一,我们能承受更高的价格吗?不能。”据业内估计,在CBAM正式实施后,印度相关产业商品将可能被征收20%—35%的关税。
分析人士警告称,碳排放僵局可能给双边贸易带来压力,并影响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讨论。
新德里智库全球贸易研究倡议(GTRI)创始人阿贾伊·斯里瓦斯塔瓦表示:“印度正在与欧盟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它应该做好准备,因为印度产品将在欧盟缴纳20%—35%的高额碳税,而欧盟产品将免税进入印度。”
塞斯还表示,印度希望欧盟遵守2015年《巴黎协定》中达成的碳排放规则,该规则允许发展中国家制定比发达国家更灵活的减排目标。
保护主义本质
有趣的是,在今年6月,欧盟气候政策智库Sandbag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似乎暴露了欧盟碳税政策的本心。
该报告试图用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举例来证实,新的碳进口税的经济影响将远小于他国的猜测:2021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值为4740亿欧元(约3.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 CBAM法规涵盖的商品价值为134亿欧元(约1031.6亿元人民币),以40%的碳税额度计算,当年中国出口税额将为53.6亿欧元(约412.6亿元人民币),占进口总额的0.12%。
但该报告同时声称,外国制造商可以通过利用“资源改组”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在CBAM下面临的收费,“选择性地向欧洲出口低排放强度的产品以享受较低的CBAM收费,而将高排放产品保留给其他市场。”
这或许意味着,欧盟推出CBAM的目的并非全球减排,而是减少流入欧洲商品的碳排放,甚至仅仅是为不可避免的高碳商品流入收取更高的税额。
今年年初,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Report 2024)指出:与碳价为每吨100欧元(约769.6元人民币)且碳关税的ETS(碳交易系统)相比,CBAM只能将全球碳排放量减少不到0.2%。
CBAM以及ETS对亚洲等发展中经济体的碳排放影响 亚洲开发银行
报告认为,CBAM(以及ETS)会降低欧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地区的排放,但这些减少的排放会被亚洲持续增加的碳排放所抵消。
亚洲开发银行的高级经济学家尼尔表示,“CBAM目前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有限的政策,它只涉及欧盟进口,并且仅涵盖六个行业。”
他还补充称,“即使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地实施这种碳定价,但由于生产规模仍然在增加,除非我们看到生产技术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否则排放量仍然会继续上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威尼斯之困:涨价的“进城费”能否拯救濒危文化遗产?
2024-10-28 16:19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4000万人的选择!中老铁路为东南亚带来经济新机遇
2024-10-28 16:1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形势严峻,大众汽车欲再削减40亿欧元成本
2024-10-28 13:5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旅客利益还是政治博弈?美国旅游协会:“将航空旅行政治化”辜负了旅客
2024-10-27 16:48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从慢旅到疾驰,“她”要重塑时间与距离
2024-10-27 11:55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链途 |造车新势力十年创业,为中国汽车供应链带来哪些改变?
2024-10-26 18:35 观出行 人物/专题 -
奔驰披露第三季度财报,德系豪华车利润受挑战
2024-10-26 18:0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70万的背后:这一地区愿与中国游客共同定义未来旅游版图
2024-10-26 13:5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大众的美国电动皮卡来了,却可能赶上“今不如昔”
2024-10-25 18:1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特斯拉,为何对造车“不感兴趣”?
2024-10-25 18:0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从“魔都”到“花城”:国产大型邮轮的跃迁与全球舞台的角逐
2024-10-25 17:4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就保护残疾人而言,美国航空是最差的承运商之一”
2024-10-25 16:32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150万的太空梦:首位神秘买家掀起中国太空旅行序幕
2024-10-25 16:1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生不逢时的印度最大IPO,现代在印或注定尴尬
2024-10-25 15:3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重新定义增混车”,宁德时代发布骁遥电池
2024-10-25 09:4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新车看点|加码年轻运动市场,比亚迪海豹06GT上市
2024-10-24 18:3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持续强化本土研发,宝马携手清华共同成立联合研究院
2024-10-24 18:3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市值超500亿,地平线港股正式上市
2024-10-24 16:1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文远知行申请纳斯达克IPO,中企赴美上市出现回暖潮?
2024-10-24 15:2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特斯拉首批申报,我国正式启动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试点
2024-10-24 13:0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19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3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0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