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心向企业?法国呼吁欧盟灵活对待“碳排规则”
最后更新: 2024-10-16 17:23:39(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
据《金融时报》10月15日报道,目前法国正在向欧盟呼吁对明年即将收紧的汽车碳排放规则进行“灵活性”调整。
报道称,法国新任经济部长安托万·阿尔芒(Antoine Armand)表示,法国正在向其他欧盟成员国征询意见,以了解2025年碳排放标准将如何具体实施。
金融时报
根据欧盟官方网站的描述,到2025年,车企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达到93.6g/km(WLTP标准下)。根据规定,自2035年起,欧盟轿车和厢式货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均为0g/km,即全面电动化。
据测算,当前欧盟发布的2025年规定,对汽车制造商的整体排放量要求,相比2021年减少了15%。
如果车企的平均碳排放量超出规定数值,它们将会面临欧盟的罚款——超出的部分会被收取95欧元/g的罚款,罚款金额还要乘以车企当年的销量。
法国加入反对队列
阿尔芒表示,除非法国雷诺、标致制造商Stellantis和德国大众等公司能够大幅增加其销售的电动汽车比例,或淘汰传统燃油车,否则这些公司将被处以超过百亿欧元的罚款。
“东吴证券”相关研报则显示,由于大众、stellantis、雷诺2023年在欧销量分别为341万辆、254万辆、176万辆。如果上述三家车企的碳排放未降低,那么2025年,它们将分别面临11亿、5亿、3亿欧元罚款,占利润比重的3—5%。
事实上,在2020年,大众与stellantis就曾因为排放不达标,而不得不斥资数亿欧元购买碳积分。
2025年欧洲车企利润及碳排罚款预测 东吴证券研究所
不过,在近年快速的电动化变革中,在战略上积极推进电动化的大众等欧洲车企,却并未能够如愿打开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落后的产业链布局,令其产品力完全无法媲美本土燃油车,同时在面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竞争时,也毫无招架之力。
为了保护欧洲汽车业的转型,欧盟已经在关税问题上不惜牺牲市场发展而对中国电动汽车施压,但欧盟显然忽略了,在缺乏优质产品带动电动车市发展的的前提下,欧洲汽车产业的转型根基自然无从谈起。
阿尔芒在日前召开的巴黎车展上向部分汽车行业高管表示:“汽车制造商已经做出了巨大的投资,我不明白为什么还会受到处罚。”
他还提到,“实施制裁时应当考虑经济环境,以及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行业发展情况。我们正在与最关注该问题的欧洲伙伴探讨,如何能让规定变得更加灵活。”
阿尔芒并没有明确表示所谓的“灵活性”调整将以哪种形式进行,不过,他仍坚持认为,2035年欧洲全面电动化的最后期限是推动该行业转变的必要条件。
未必真心向企业
作为欧盟对华征税的始作俑者与坚决推动着,法国对于欧洲汽车产业电动化的表态,极大反映出欧盟当前的纠结。
一方面,欧盟仍面临着零碳排放转型的巨大压力,据统计,交通运输业目前是欧盟内部唯一一个排放量高于1990年的高排放行业,也就是说,欧洲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但另一方面,基于政治与经济因素下,欧盟又不希望中国等竞争对手在其转型期分得更多利润。
一如阿尔芒发言中,既要减少对欧洲汽车企业的处罚,又要用限定条件来督促企业转型,两者显然自相违背。
身为经济部长,今年9月阿尔芒曾表示,对于企业的支持不能仅局限于意识形态,而应当聚焦于社会、经济、市场等基本面问题。
法国经济部长阿尔芒 法国《星期天报》
然而,就在这位经济部长“帮助”车企呼吁缓解碳排放规定之际,法国政府却刚刚在10月10日将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减少三分之一,并将加大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车辆的处罚力度。
法国财政部表示,“得益于规模经济和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的成本已经下降,其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份额也在提升,从而减少了对补贴的需求。”
但法国汽车行业代表称,目前法国市场上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停滞在17%的水平上,因此仍然需要政府的援助,而且汽车制造商如果想避免欧洲的巨额罚款,就必须大幅降低所售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意味着,即便在法国国内,各方对汽车行业的转型也是各执一词,阿尔芒口中呼吁的反对,不过是建立在企业财务状况变化可能对法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但法国减少补贴的做法,却与其所谓的市场与社会面推动背道而驰。
没有市场政策推动,意味着企业的电动化转型投入无法在市场端取得回报;缺少电动车销量的企业则将因此面临巨额的处罚,从而进一步丧失竞争力;而欧盟为保护本土车企所加筑的“贸易壁垒”,又将再度削弱电动车市场的需求。
也就是说,在多数欧盟国家不愿为市场付出任何实质性推动的“死循环”中,欧洲车企的转型与否,都只能是配合欧盟完成其政治任务的棋子。
欧洲食品和饮料协会总干事德弗里斯(Sigrid de Vries) 此前表示,欧盟规则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他们设定了汽车排放的门槛,但却没有为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提供激励措施。“欧盟的做法存在结构性缺陷。强制规定并不能创造市场,激励措施非常重要,可以采取财务和非财务方式。”
实际上,近月来,大众、雷诺、宝马对于碳排目标的反对,以及Stellantis对于该目标的支持,均源于各家车企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结合自身的电动化转型预期所作出的呼吁。
但可以预见的是,面对减碳需求,无论欧洲车企在市场端的呼声如何,欧盟或许都不会做出更多让步。
据《金融时报》报道,在9月欧盟举行的一次闭门活动中,官员们表示,欧盟应该坚持其汽车排放限制政策,以便为投资者提供确定性。
一位欧盟高级官员表示:“我们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再次改变我们已经商定的目标,从而造成进一步的不确定性和混乱。”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家栋 
-
过度旅游是游客之过?专家:管理缺失才是“祸根”
2024-10-16 16:4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阿里、百度领投,地平线将赴港IPO募集约50亿元
2024-10-16 12:5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巴黎车展,外媒为何说是中欧的“交锋”
2024-10-15 20:33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东风岚图CEO:中国汽车体验感远超欧美,只待品牌力提升
2024-10-15 19:00 观出行 人物/专题 -
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中国领跑,欧洲复苏,美国未知
2024-10-15 18:3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新车看点 | 围攻特斯拉又多一门派!岚图知音限时不到18万元起售
2024-10-15 17:5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16件一级“国宝”亮相香港故宫,再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之源”
2024-10-15 16:50 观出行 出行·纪录 -
将高校游延伸到国外,中国家长的举动引外媒关注
2024-10-15 15:5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遭遇液压故障后返航,这次是这家航司的波音737
2024-10-15 10:1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本田在华打造首个电动车专属工厂,交由东风本田运营
2024-10-14 19:3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冒险精神复苏:2025全球旅行者为何钟情户外探险?
2024-10-14 18:09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四维图新程鹏:车企智能化中低级要靠合作,高阶靠自研
2024-10-14 17:05 观出行 人物/专题 -
超4亿美元收购悬架制造商,布雷博欲深度绑定豪华运动品牌
2024-10-14 16:1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罚款1.2亿澳元!针对这家航司“幽灵航班”的判令来了
2024-10-14 15:03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欧盟关税临近,广汽集团考虑在欧生产电动汽车
2024-10-14 14:5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达美“上海—洛杉矶”航线来了,还有哪些外航在“上新”?
2024-10-12 22:18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为何美国游客却步,欧洲旅游未来要靠中国游客撑起?
2024-10-12 20:14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转换技术矩阵,大众的新“CP”来了!
2024-10-12 19:2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9月乘用车销量:中国品牌市占率已接近70%
2024-10-12 19:2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售价卖到180万,中国车企加速布局东盟市场
2024-10-12 19:1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