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入境外国人激增,“China Travel”成国际热词
最后更新: 2024-07-06 18:33:59(文/邓文静 编辑/赵乾坤)7月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通报,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长190.1%。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今年下半年外国人来华热度将持续升温。
就在发布该通报的前一天,7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当被问及“外国博主发明的网络热词‘city不city’走红网络,引起中外网友广泛转发,发言人有何评论”时,她回应称:“我也刚刚看到这个词(city)的新用法。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该回应随即成为多个新媒体平台的热门词条。
观察者网注意到,“city”一词走红网络,源自外国短视频博主“保保熊”在中国旅行途中与妹妹的一段“魔性”对话:“在大自然里喝茶city不city啊?”。讨喜的口音以及字里行间对中国行的喜欢,让这段对话在社交平台快速“出圈”,引发大众模仿。而该博主也解释了使用“city”这个词想表达的意思为, “非常城市化、非常刺激、非常活泼、非常开心”。
“city不city”话题视频在某社交平台发布后,截至发稿前转发达175.1万次、留言达10.9万条。 视频截图
“city”话题热闹的背后其实是“country”的吸引力。观察者网从外媒报道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了解、体验并喜欢真实的中国。英文旅游新闻网站环球旅讯(Travel Daily News Asia-Pacific)7月5日发布了一篇题为《外国视频博主向全球观众展示真实中国》的报道,结合两名外国视频博主对中国旅行的印象,报道称,博主们旅行途中用镜头记录的中国“消除了西方的刻板印象,突出了中国的现代化、安全和友好”。
该报道还提出,随着中国不断优化入境政策,外国游客来华观光旅游更加便捷。比如,来自54个国家的国民通过享受“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可以从事旅行和商务访问等短期活动。此外,中国还对诸多国家的游客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并允许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免签入境。这些有利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将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甚至走出北京、上海等中国大城市,探索更小众的地区。
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随着国际游客涌向各类景点,带有“ChinaTravel” (中国旅游)标签的旅行视频正在流行,并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留言和点赞。
对此,观察者网注意到,土耳其新闻网站RaillyNews在今年6月下旬的一篇报道中称,“中国旅游”已成为互联网搜索引擎中搜索量最大的词语之一,还称“外国游客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近距离体验中国,并热衷于与世界人民分享他们的所行所思”。
一位欧洲游客在中国寺庙游玩。 视觉中国
同时,携程提供给观察者网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6倍。近期,“China Travel”火爆全球社交媒体,相关视频播放量超10亿次。不少人将其归功于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并将该政策称为中国新的顶级名片。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正在持续拉动入境游增长,2024年二季度,享受144/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54个国家的境外游客,入境中国旅游订单环比一季度增长28%。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中国23个城市的入境游也率先受益于该政策, 这23座城市二季度入境游订单环比一季度增长42%,
此外,环球旅讯网7月4日发布的另一篇报道还援引国际差旅管理公司BCD Travel发布的《2023年亚太地区城市与趋势报告》称,中国是亚太地区2023年最热门的商务旅游目的地之一,位居该榜单第二位。另外,在接待国际入境商务旅客人数上,香港、上海、台北等中国城市位列亚太地区前十,中国香港—新加坡、香港—上海这两条航线则入选了亚太地区热门航线榜单,上海—法兰克福、上海—慕尼黑则分列洲际热门航线榜单的第二位和第九位。
观察者网了解到,目前,位于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对外开放口岸,对54个国家人员实施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具体来看,长沙、哈尔滨、桂林等城市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重庆、昆明等20个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另据了解,鉴于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积极价值,河南省郑州市、安徽省以及长三角地区、川渝地区等也在加紧推进境外人员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邓文静 
-
日本用涨价潮应对游客潮,日本专家:切莫只图眼前利
2024-07-06 15:55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福宝吸引韩国游客涌入四川,专家:将熊猫主题与当地文化融合
2024-07-05 19:53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欧盟成员国对华加税内部博弈不断,德国政界却出现“反叛者”?
2024-07-05 18:4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近600万辆车排放超标,通用汽车在美被罚超10亿元
2024-07-05 09:45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商务部:期望中欧双方尽快达成解决方案
2024-07-04 17:5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比亚迪泰国生产基地投产,辐射东盟
2024-07-04 17:0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阿塞拜疆将对中国公民单方面免签,旅游搜索热度增长50%
2024-07-04 12:1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拥抱奥运商机?中外航司加密赴法航线
2024-07-03 20:48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欧盟加税将适得其反
2024-07-03 17:42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全球多市场受挫,特斯拉二季度交付再度下滑
2024-07-03 17:1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机场美食地图:旅行者的身心慰藉
2024-07-03 16:47 观出行 品位·出行 -
赛力斯拟25亿元从华为收购“问界”商标
2024-07-03 00:1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一季度净利上升119%,吉利调高年销目标
2024-07-03 00:06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优步频频试水船运,迎合在欧旅行者
2024-07-02 16:59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跨里海中欧班列实现“一日一班”常态化开行
2024-07-02 16:55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便利非中国籍港澳永久性居民来往内地”让港澳各界受鼓舞
2024-07-02 16:2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法拉利推电池更换权益,超豪华品牌开始寻求电动化破局之路
2024-07-02 16:2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应对欧盟关税压力?雷诺将与宁德时代、LG合作研发电池
2024-07-02 12:3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体验“中式豪华”,钢琴家郎朗成为新红旗H9车主
2024-07-02 07:53 -
BeyonCa计划打造首个香港汽车品牌
2024-07-02 07:49 观出行 产业新闻
相关推荐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288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31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67“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20最新闻 Hot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从微波炉到芭比,替代中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