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车网豪言要造车,李想慌忙递过骗子这顶自己戴过的帽子
【导读】 “骗子”,造车新势力登场时经常被这样称呼。现在想起来,还恍如昨日一般。这一次,“骗子”这个词又出现在了造车新势力的圈子里,只不过,这次是变被动为主动,将这个不怎么光鲜的帽子扣到了他们的后来者身上。
(文/潘昱辰 编辑/娄兵)日前,一场造车“新势力”与“新新势力”之间的隔空互呛在互联网上公开上演并引发热议。
事件起始于今年1月5日,一家名为团车网的汽车新零售平台通过微博宣布进军造车,并@了蔚来、理想、小鹏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
一周后的1月14日,团车网创始人、CEO闻伟在公司总部接受小范围媒体采访时表示,团车造车的最大动力,来自一个拥有100多人的外来团队。
两天之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发布微博,更公开向团车和闻伟“开炮”,称“那些指望找到超级救世主的创业者,那些指望能通过打开任督二脉无所能的创业者,最后找到的普遍都是骗子,或者大概率自己也是骗子。”
引来李想忍不住“大嘴一把”的,正是闻伟口中神秘的“外来团队”。
根据闻伟的说法,这个外来团队具有20多年造车经验,可以承担产品规划、造型设计、工程开发、测试、底盘、三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系统化整合方案、生产支持、供应商管理等几乎所有造车流程,且“既可以做2000万元以上的车,也可以做5万元以下的车。”
“燃油车时代国际大厂的造车周期是48个月,国内厂家做到了36个月,而团车的团队能做到18-24个月。”按照闻伟的描述,这个团队几乎无所不能,且已经制造了一批半成品车型,而团车网的首款纯电车型就出自这些半成品车型,定价在10万-20万元区间,且在今年“金九银十”便可开启预售,质量、品控也完全成熟可控。
由于从零造车是一项长时间、高投入、重资产的业务,闻伟这些有关造车的言论也让许多网友大跌眼镜。
对于闻伟的言论,李想更怒斥其“毫无廉耻”“刷新创业者的底线”。
“没想到万里长征的迎面第一枪来自李想先生。除了节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断?”面对李想的怒斥,闻伟并不服气,并于同日通过微博回怼称:谁也别把自己当先知,也别成为自己最记恨的那拨人。
他还特别提及了此前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对理想汽车“看走了眼”一事。
2020年9月,冯思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增程式动力技术是一项“过时的技术”和“糟糕的解决方案”,并被主打增程式动力汽车的李想铭记在心。而随着理想ONE交付数量的高速增长,2021年理想ONE一款车型的销量,超过了大众所有中大型SUV销量之和。李想随即发布微博讽刺称“感谢鞭策,继续努力。”
而此番闻伟拿冯思翰举例,似乎也是在讽刺已成为守成者的李想以旧眼光看待团车网,一如当初大众看待理想那样。
李想并未再对闻伟的回怼予以任何回应,但闻伟仍旧“不依不饶”,于1月18日再度发布微博,称自己要感谢李想的关注与质疑,并邀请李想参加团车首次产品发布会。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新势力之所以新,是前人的积累和后人的无惧。”闻伟坚称自己“造车不会儿戏”。
观察一下:
或许在闻伟看来,李想在创办理想汽车之前,也不过是垂直门户网站——汽车之家的创始人,和自己的创业经历有相近之处,因而团车网拥有复刻理想汽车经历的前景。
然而与李想进军造车的年代不同,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蓝海向红海的转变进程中。涉足这一领域的除传统汽车企业外,还包括一批批跨界造车的互联网公司,其中不仅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小米、百度、华为等行业巨头,也包括一些不那么出名的企业。相较7年前的“蔚小理”们,外部环境对于“新新势力”们而言早已不再友好。
更重要的是,造车是需要持续资金投入的重资产业务,但充足的资金储备恰恰是团车网最大的痛点所在。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成立于2009年的团车网是一家主营汽车交易和服务的新零售平台,目前业务已覆盖全国29个省、140多个地级市。
但最为团车网所津津乐道的,还是其于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第一家登陆美股的中国汽车新零售概念股。
然而在登陆美股之后,团车网的业绩却连年出现亏损。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对团车网的主营业务更是造成了沉重打击。
根据财报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团车网的营业收入仅为2.74亿元,归属母公司的净亏损却达到5936.2万元。更重要的是,目前团车网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的存款合计仅1.34亿元,对于耗资庞大的造车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
而作为上市公司,团车网近期低迷的股价,也无助其获取更多融资。截至1月18日美股收盘,团车股价仅为2.76美元,总市值仅为5579万美元;相比之下,同样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理想汽车,其总市值达314.71亿美元,是团车网的564倍。
除此之外,闻伟诸如“18-24个月造车周期”“承担几乎所有造车流程”“半年内完成新车预售”等一系列有违汽车产业发展常识的外行表述,也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的质疑。
当然,闻伟是不是“骗子”,李想又是不是“先知”,一切都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但对于从零做起的团车网而言,既没有充足现金储备,又没有高估值作为融资的基础,所面对的又是如狼似虎的外部环境……如今其所能依靠的,或许只有那个堪称“天神下凡”的造车外部团队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潘昱辰 
-
奇瑞集团去年累计销售96万辆,大腿萎缩不可靠
2022-01-19 17:53 汽车工业 -
过半市场份额不保险,宁德时代推“巧克力换电块”
2022-01-19 17:23 观网财经-汽车 -
林肯在华年销量破9万,缺乏技术背书,靠“以大打小”能持续多久?
2022-01-17 19:32 汽车工业 -
广汽集团的2021:日系正常发挥,自主略有进步
2022-01-14 14:35 汽车工业 -
东风雪铁龙举办新年首场凡尔赛大会,用户共创成重点
2022-01-13 19:55 汽车工业 -
上汽集团公布2021年成绩单,自主、新能源和“高科技”转型引关注
2022-01-13 18:55 汽车工业 -
12月乘用车:自主追平主流合资,新能源突破50万辆
2022-01-12 16:36 汽车工业 -
东风汽车2021年累计销量近280万辆,弃多求精迫在眉睫
2022-01-12 15:04 汽车工业 -
国内不配拥有膝部安全气囊?特斯拉被质疑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
2022-01-11 19:01 汽车工业 -
128万辆,长城汽车“聚变”的附属品
2022-01-11 15:02 车市快讯 -
观驾 | 比亚迪宋Pro DM-i的全体验
2022-01-10 20:25 汽车工业 -
宝马新车车身能自动变色,网友:不能上路的技术啥也不是
2022-01-09 14:35 汽车工业 -
华为赛力斯停产传闻背后:让路问界,刺伤车主的心
2022-01-05 21:13 汽车工业 -
东风英菲尼迪降格为东风日产事业部,战略收缩已不可逆
2022-01-05 15:57 汽车工业 -
从最普通的名字,做最不普通的事儿
2021-12-31 13:38 -
理想汽车“终身质保”多方表述不一,到底谁说了算?
2021-12-29 16:43 汽车工业 -
2022款宋Pro DM-i正式上市,用油车的价就能买插混
2021-12-29 13:25 汽车工业 -
奔驰微博删除“眯眯眼”争议视频
2021-12-29 10:16 观网财经-汽车 -
继迪奥之后,奔驰发布此等广告,太傲慢了
2021-12-28 17:01 汽车工业 -
200台Beta体验版智己L7正式下线交付
2021-12-28 15:22 汽车工业
相关推荐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73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16“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10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13最新闻 Hot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
特朗普夸口:特鲁多说了,没美国就没加拿大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
特朗普警告泽连斯基:再打3年,你国都没了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最后一刻,他俩都不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