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159天完成任务,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雪龙”号凯旋
4月8日,“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主要任务。
澎湃新闻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这是我国第2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目前正在执行罗斯海联合航次,预计6月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
考察队克服陆缘冰融化、密集浮冰等多重困难,完成了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的物资和人员卸运任务,在南极半岛、宇航员海、普里兹湾、阿蒙森海、罗斯海等海域完成综合调查监测和国家“五大类”科技项目,在中山站、长城站、秦岭站、昆仑站、泰山站、格罗夫山等区域完成了工程与保障能力建设、陆地和沿海生态环境调查、内陆与航空调查、国际合作等任务。
央视新闻
重点完成了三项工作:
一是开展南极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任务,在我国南极考察站首次应用风、光、氢、储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体系,积极践行“绿色考察”中国理念。同时,首次开展秦岭站越冬考察任务,也是我国首次实现南极三站越冬;
二是持续开展调查监测与科学研究,通过航空调查填补了我国中山冰雪机场至恩德比地、格罗夫山、查尔斯王子山和伊丽莎白公主地沿线冰盖区的基础数据空白,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等;
三是组织多国实施罗斯海联合航次考察,继续实施多国参与的国际南极“环行动计划”和中俄钻探项目,参与金砖国家合作的环南极考察,广泛开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领域的国际合作。
本次考察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展的重要科学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我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我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 原标题:历时159天完成任务,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雪龙”号凯旋
- 责任编辑: 胡致 
-
致3死!“因电动自行车违规改装使用超标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起火”
2025-04-08 16:26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 将继续增持
2025-04-08 15:26 金融观察 -
男子不同意分手逼女友喝农药身亡,犯故意杀人罪被判15年
2025-04-08 15:25 人间百态 -
华龙一号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试成功
2025-04-08 14:39 核电 -
发改委就美加征关税听取民企建议
2025-04-08 14:29 宏观经济 -
-
“招商系”7家上市公司:坚定信心,提速回购
2025-04-08 09:06 -
-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2025-04-07 17:33 -
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宣判,死刑
2025-04-07 16:25 -
驻中组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李刚被“双开”
2025-04-07 16:24 廉政风暴 -
央行连续五个月扩大黄金储备
2025-04-07 15:04 金融观察 -
格尔木林草局通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身亡:正在调查死因
2025-04-07 14:08 -
云南一煤矿瞒报事故被举报,17名有关责任人员被建议处理
2025-04-07 14:00 煤矿安全 -
神十九乘组按计划将于五一前后返回地球
2025-04-07 13:52 航空航天 -
三大交易所,公布重要名单
2025-04-07 11:45 金融观察 -
207.1万人次!清明节假期日均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19.7%
2025-04-07 11:41 -
王兴兴、陈丽君、桂海潮等,入围表彰名单
2025-04-07 10:47 -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开盘大跌
2025-04-07 09:20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团队激辩…
-
“为何没有集体反击特朗普?各国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总理当面承诺“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暂停关税
-
美媒打脸特朗普:错,错,错
-
“美财长飞到佛州劝特朗普:你得改,否则市场还要跌”
-
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
出租房暗藏非法代孕活动?杭州市卫健委通报
-
开始了!“停止向美国发货”
-
中方:听到这位副总统说出这话,令人诧异,也感到悲哀
-
“反制快狠准,中国早已厉兵秣马”
-
广州又一地宣布:生育三孩,一次性申领5万元
-
距开幕不到一周,日本世博园区又查出爆炸风险
-
特朗普生日当天搞阅兵式?白宫回应
-
欧盟还在“被害妄想”:如果中国…
-
“更多的国家可能转向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