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及“修例风波”中一线警员遭谩骂,硬汉邓炳强落泪了…
没想到,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的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竟在记者面前哽咽落泪了。
在香港驻沪办21楼办公室,我们聊到了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那年11月,邓炳强临危受命担任警务处处长,带领3万多港警守护香港。当记者提及看到一线警员遭到谩骂时,邓炳强忽然哽咽起来,“因为他们是我的家人,看到家人被别人欺负,感觉有点……”
摘下眼镜,接过纸巾,邓炳强擦了擦眼泪,说了声“对不起”,“每当想到同事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很感性”。
“我小时候就住在差馆(警察局)对面,看到警察进进出出,很威风。我想男士都喜欢追求荣誉感,大学毕业后就加入警队。”尽管脱下穿了34年的警服,但邓炳强很符合港片中“阿 Sir”形象,黑框的眼镜、魁梧的身板,握手时很有力。
这次来上海,邓炳强特意前去拜访小红书。2022年9月,他开通小红书,成为首位入驻的香港高官,前不久还上了回“小宇宙”直播。“官员有责任把自己工作、政府政策让公众知晓。”他坦言,分享自己工作以外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得到更大的共鸣。他的小红书中,既有此次上海行吃蟹粉小笼包的视频,也有打卡外滩源暖冬嘉年华的照片。于是,我们的专访就从他的“触网”开始。
“第一位入驻小红书的香港官员”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近年来,有不少特区官员、政府部门在小红书、微博、微信、抖音上开设账号。
邓炳强:我是第一位入驻小红书的香港官员,2022年9月开通。从2022年起小红书就在香港流行,不但内地朋友在用,香港朋友也在用。香港朋友去内地玩时,多会参考小红书上介绍。同样的,对于来港的内地朋友,也能从小红书上了解香港政府资讯,比如政府提供的出入境便利安排,比如一些以内地人为目标的诈骗案等。
特区官员要把自己工作、政府政策让公众知晓,传统形式是发文章、开记者招待会,这只能接触到一部分人,公众更多的是接触社交媒体。官员还能在社交媒体上展现更人性化的一面,我们就是要用不同的有趣方法,让公众有看我们(社交媒体)的动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香港警队算不算网络大IP?
邓炳强:我跟很多内地朋友一样,也是看电视电影了解香港警察的。我小时候看成龙大哥的《警察故事》、刘德华的《猎鹰》。当然,这些片子有点夸张,因为夸张才好看(笑),但他们展示警察的奉献精神与正义感,很真实。
过去几年,香港警队邀请林超贤导演拍摄宣传片《守城》《守城前传》,把警察的工作真实呈现出来。片中的所有警察都是真警察,所有器材都是真器材,希望公众对我们有多一点认识。用好香港纪律部队的IP,来讲好香港故事,是很好的方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你在宣传片中持枪客串过。你在警察生涯中开过枪吗?
邓炳强:训练时开过,实践中还没有。我也不希望有。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你提到社交媒体,近年来内地与香港民众间会出现争论。
邓炳强: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一家人。我们间社会制度不一样,生活环境不一样, 处事方式不一样,我们需要多一点了解,多从对方角度看问题少一点误会,减少不必要冲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在网上,年轻人与年长者也会产生观念冲突。
邓炳强:我常告诫自己,不能总说“我当年怎么样”,这过时了。因为面对的挑战不一样,需要的才能也不一样。总从自己年轻时角度看问题,很可能会失败。我愿意多了解年轻人的想法,自己再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看法,这样他们愿意接受的可能性比较大。
此外,香港政府是个很大机构,从第一线到局长间有很多层级。意见一层层往上报,很可能失去原来意思。我有机会跟一线年轻同事接触,了解他们想法,这是最真实的。
对年轻人来说,不知道自己将来责任有多么大,所以要多“装备”自己。我年轻时普通话学得不太好,如果多努力,现在能讲得更好(笑)。
“我这时候不说,那该谁说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当保安局局长与当警务处处长区别大吗?
邓炳强:警务处处长管行动性工作比较多,维护香港治安;保安局局长在政策领域、法律方面管得比较多。保安局不仅有警队一个执法部门,还有海关、入境处、惩教署、消防处、飞行服务队等机构,局长要考虑不同部门间如何“1+1>2”。此外,我还要对外解释保安局的政策,争取市民与议员的支持。
我从没想过当保安局局长。当警察是我从小就想做的工作,做警察的信念就是捉完所有坏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要去处理。因为其他原因让我当了保安局局长,我愿意承担这个岗位,为香港政府服务。
青年邓炳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处长与局长两个岗位哪个更辛苦?
邓炳强:两个都不辛苦,因为我喜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2019年“修例风波”期间,你把香港警队座右铭从“服务为本 精益求精”改为“忠诚勇毅 心系社会”。当时怎么考虑的?
邓炳强:我2019年11月当处长时,黑暴非常严重,警队面对的挑战非常大。同事每天在前线工作很长时间,住的宿舍受到攻击,警察子弟在学校被人欺负,出现很多“抹黑”的情况,士气有所影响。他们问我,“我们这么努力保护香港,为什么其他人不太认同?”好像这份工作失去了意义。
我把警队座右铭改为“忠诚勇毅 心系社会”,就是告诉同事: 忠诚就是对国家忠诚、对香港忠诚、对警队忠诚;勇毅就是不管面对多大困难、别人是否认同,我们都要坚持保护香港。改了座右铭后,同事的初心找了回来,坚持下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当时我在现场看到,一线警员被谩骂与攻击。
邓炳强:那时候很疯狂。每当想到同事所遇到的困难时,我都会很感性。他们能挺过去不容易。他们是我的家人,看到家人被别人欺负,感觉有点……(流泪哽咽)
……对不起。
当时一线警员能做的,就是坚忍地做好自己工作。那向社会解释的责任就由我来担吧。 我当处长后,在电视台讲、在现场去讲、不停到议会去讲,把发生的事情说出来。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之前为什么解释得比较少?
邓炳强:之前很多人不敢说,怕说出来被人攻击、家庭被人搞。我作为警务处处长,我这时候不说,那该谁说呢?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如今香港警队与市民的关系如何?
邓炳强:现在已经恢复正常。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把真相说出来。经过很多事情,包括幕后黑手被法庭判刑,香港市民看得非常清楚,2019年发生的就是颜色革命。全社会都明白了,随之也明白警方工作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市民对我们的尊敬也越来越多。香港警队绝对是世界上最棒的警队。
2024年4月16日 这是4月15日在香港警察学院拍摄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升旗仪式。 新华社
上海是我最喜欢的内地城市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你这次来上海,主要谈了哪些问题?
邓炳强:一是推进两地执法部门合作。包括打击电信诈骗、洗黑钱、走私等,以及海关执法问题。二是科技领域交流。我们在虹桥机场了解通关科技,还去了几家人工智能公司,了解相关科技应用。
我还拜访了小红书总部,探讨如何更好推广保安局工作、介绍国家安全、内地朋友来港安排等内容。此外,我跟在沪港人进行交流,介绍香港最新情况,了解他们关心的问题。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沪港间在执法领域有哪些合作空间?
邓炳强:香港与上海都是大都市,要面对的问题很类似。可以在打击电信诈骗、大型活动人群安保领域互相学习;科技交流的空间也很大,包括消防用无人机、大数据 、人工智能应用等。我们希望在人员培训方面加强合作,可以互相派员前往对方城市。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未来上海市民能否更加便捷地进出香港?
邓炳强:上海朋友过来,除了用护照在香港过境外,都可以不再使用人工通道,便捷使用电子通道。我们在陆路口岸包括新皇岗口岸,都会使用“一地两检(内地与香港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内地朋友过来会更便利。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外界注意到,近年来多支香港纪律部队来上海举行内地港人招聘会。
邓炳强:很多在内地读书生活的香港朋友很优秀,我们想招募他们回香港当公务员。最开始内地招募以广东为主,后来就延伸到在上海的港人,我们就派人过来招募。就整个内地来说,警队已招募超过100人,其中就包括督察级别警官。其他的纪律部队也招募不少。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你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印象如何?
邓炳强:我对上海并不陌生,我夫人就是上海人。我差不多每年10月到12月会来上海,因为本人很喜欢吃大闸蟹,那是吃蟹的季节(笑)。
上海既有大城市的便利,还在保全传统建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可以说是新旧融合,有空的时候,我会去张园走走。2008年,我来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习,应该算是较早的一批学员了。校园很漂亮,我在那里接受国情学习,对我认识祖国帮助很大。一句话,上海是我最喜欢的内地城市。
(作者:洪俊杰)
- 原标题:独家对话香港保安局局长,当硬汉邓炳强在记者面前落泪……
- 责任编辑: 范维 
-
首发经济,下一个爆点?
2024-12-16 11:06 股市 -
新华社山西分社分副社长汪振望被查
2024-12-16 10:45 廉政风暴 -
“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
2024-12-16 10:26 中国经济 -
岛内吹嘘“地表最强坦克”深夜抵台
2024-12-16 10:12 台湾 -
国家统计局:11月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上涨
2024-12-16 10:11 观网财经-房产 -
国安部:无业人员未找到理想工作,试图投敌换钱
2024-12-16 09:23 国家安全 -
-
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
2024-12-16 06:49 能源战略 -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今日成功转场,将于近日择机发射
2024-12-15 23:02 航空航天 -
中止!平阴县叫停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招标
2024-12-15 20:52 -
-
大学生买包,竟发现日军罪证!
2024-12-15 19:32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2024-12-15 15:12 -
文旅部拟确定19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24-12-14 22:08 -
贵州一地陆续发生30多处地面塌陷,什么原因?
2024-12-14 19:33 基层治理 -
证监会: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重要要求
2024-12-14 19:19 观网财经-房产 -
世界最大海上机场要来了!
2024-12-14 19:19 超级工程 -
河北警方通报“白血病患者被诈骗”
2024-12-14 17:35 依法治国 -
“新三样等优势产业好不容易培育起来,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2024-12-14 15:41 中国经济 -
中方会否参加特朗普的就职典礼?我公使回应
2024-12-14 14:43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147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17“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27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0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