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再扩招,毕业更难了?
望着期刊投稿系统中的“已接收”字样,齐威叹了口气。
齐威是北京某“双一流”高校计算机专业的2018级直博生,学制五年,但他已进入读博的第七个年头。去年,他因为论文成果未达毕业要求而延迟毕业。近期被接收的这篇论文,他写了三个月,投稿却投了一年。反复拒稿与修改中,他错过了申请今年夏季毕业的时机,再次延毕。
“读博就是一场和不确定性的斗争。”齐威说。实验结果不确定,导师意见不确定,论文发表不确定,还有未来就业不确定。他每天能确定的,只有离毕业还差多少篇论文,以及手里的横向课题还有多少字的方案要写。
近年来,国内博士持续扩招,2024年,国内多所高校博士生招生人数再创新高。多位受访专家称,博士生的竞争压力与就业压力长期存在,且会进一步加剧。扩招之下,博士生的求学之路或将面临更多挑战。
扩招与“放养”
齐威刚进课题组时,组内有10个在读博士,包括他在内的2018级博士共有6个,下一届新招博士生增加到10个,而到了2023年,光是组内一位“小导师”就招了4个博士生,而课题组共有6个“小导师”,当年新招博士人数超过20人。
课题组膨胀的现象并不鲜见。苏成今年从北京某“双一流”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博士毕业,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刚进组时三十多个工位的办公室还未坐满,后续几年学弟学妹就需要抢位子了。课题组为了避免争抢开始按照学生所属导师和就读年限划分工位,一些延迟毕业的博士被安排到了另一间小办公室,苏成便是其中之一。他延毕了一年。去年6月,学校通知不再提供延毕博士生住宿,苏成只得搬离。
“扩招不是突变,而是一个持续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文钦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国内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从2011年的56万人增长至2022年的124.25万人,十年间增长了一倍多。2019年,国内博士招生人数首次突破10万大关,2023年超过15万人。
多所高校发布的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显示,计划招收的博士研究生人数较往年有所增长。西安交通大学2024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2100名,相比前一年增加了300人。新增授权点也是扩招的一大表现。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本轮全国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涨幅超过2020年。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英剑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研究生扩招的目的就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2020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满足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
在郭英剑看来,这一需求有几个层面: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 “双一流”建设助推,疏解高层次人才短缺压力,以及应对国际竞争之需。由于需求导向,新一轮学位授权点增长集中于理、工、农、医领域,智能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前沿学科的增长尤其显著。
专业学位增加则是另一大亮点。此轮新增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351个和1566个,占比超过40%和80%,总体增幅较前一年达36%。郭英剑指出,未来硕士阶段教育会更偏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应地,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将向博士阶段集中。
不过,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还缺乏区分度。2023年发表于期刊《大学与学科》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在教学师资、教学环节和方式、论文标准等方面区别不大,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特色不明显。
上述文章作者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该院二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教育专业博士的延期毕业率可达30%,十年平均学业完成率仅为54%,论文抽检问题频出,“学生论文完成度差异很大,学习挫败感强,教师的指导积极性也不高,迫切需要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办法”。
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2023年,我国研究生导师总数超过55万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万人,同时指导博士和硕士的导师为12万人。在读博士生超 61 万人。粗略算得平均博士师生比约为1:5。沈文钦指出,随着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师生比趋于稳定,可以应对适度扩招,但究竟扩招到什么程度会引发明显的教师资源短缺,还未可知。
多位受访学生表示,导师的精力有限,对所带学生很难平均照顾。齐威的“大导师”以“放养”学生闻名。博一下学期整整四个月,他和导师没有任何联系。学期快结束时,导师发来一张学生登记表,问他博士几年级了、有没有开题。
同门告诉苏成,导师会深入指导他最看重的几个学生,包括选题和技术细节,对其他人的指导则只限于每学期组会上的几次交流。苏成的理解是,“大导师”要忙着维持学术关系、申请项目基金,就像养活课题组这么多成员的“父母”,不太可能兼顾所有“孩子”,因此将学生分配给了同课题组的多位“小导师”。但学生能从“小导师”处获得多少指导也是“碰运气”,因为这和导师的秉性、工作能力有很大关系。
郭英剑指出,扩招后需要增加高水平导师人数,以确保每位研究生能够得到足够指导,可以尝试推行双导师或多导师制。同时,也应改变现有的导师评估与激励机制,可以根据导师的教学质量、研究生培养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评,对表现优异的导师给予适当激励,尽量避免让“放养”成为扩招后迫不得已的选择。
- 原标题:博士再扩招:难上加难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
何立峰:中国将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2024-10-18 23:03 金融观察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组件低于0.68元/W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2024-10-18 22:00 能源战略 -
国常会: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关举措
2024-10-18 20:08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
2024-10-18 18:55 -
自称在医院有“内线”、“今年已卖出20多个孩子”的中介被传唤到案
2024-10-18 18:44 -
非法收受财物2120万余元,北航原副校长张广出庭受审
2024-10-18 17:20 廉政风暴 -
证监会公布互换便利名单:中信证券、华夏基金等20家公司上榜
2024-10-18 16:09 观网财经-金融 -
95后研究员4个博士学位,本人发声
2024-10-18 15:57 -
习近平特别代表韩正将出席印尼总统就职仪式并访问印尼、文莱
2024-10-18 15:28 -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
2024-10-18 14:42 -
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
2024-10-18 13:45 -
习近平在安徽考察调研
2024-10-18 11:29 -
央行:互换便利申请额度超2000亿,今天正式启动
2024-10-18 10:49 中国经济 -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
2024-10-18 10:11 中国经济 -
9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
2024-10-18 10:09 观网财经-房产 -
一年定存1.1%!多家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2024-10-18 09:04 宏观经济 -
陈祥榕烈士母亲为“问勇路”揭牌
2024-10-18 07:55 -
上海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2024-10-17 18:08 上海观察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