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元春:决定一个国家的增长质量的不是消费,而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最后更新: 2024-03-01 14:22:31当前,部分西方舆论称,中国在需求端处于转型的艰难期,甚至可能处于“崩溃”的状态。
针对上述谬论,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近日在接受“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访谈时,通过详细阐述其“新三驾马车”观点,予以了强力的驳斥。
投资、消费和出口,长期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是刘元春指出,以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现代金融为代表的“新三驾马车”才是中国未来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刘元春看来,决定一个国家增长质量、增长速度和可持续性的关键不是来自于消费,而是来自于供给端,特别是来自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所提供的供给。
刘元春指出,在大国博弈、全球结构重构背景下,部分唱衰中国经济的人只看到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没有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支配整个民族发展的主要脉络”。
“纵观人类历史,很多问题都可以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和缓解。而发展的核心是靠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提供新动能、新需求,从而为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提供缓和空间。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它最为辉煌的时刻,无一例外都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上取得了最为前沿、最为突破的成绩。”
刘元春就此提出了一个认识国家整体经济的科学分析的新范式:从看短期的消费、投资、出口到看中期的资产负债表,再到看中长期的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现代金融,这三个阶梯也是准确全面认识中国发展的核心,其中科创金融尤为重要。
他强调,中短期的“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或者存量资产负债表都不能对一个民族的特性进行很好地概括。而基础研发、产业升级和现代金融三大要素,才是决定一个民族能否成功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从而实现供给端持续改善,为人类提供持续能量、产品和服务的关键。
从“新三驾马车”的角度来看,“中国正处于持续升级和持续创新的前夜,甚至已经进入了全面爆发的阶段。”刘元春说。
具体而言:基础研发方面,由于新型举国体制的改革,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确定,各大研发机构、企业以及各个层级政府全方位的推动,我国在国际发文、国际专利,在一些基础设施研发以及创新的核心参数上突飞猛进,已经进入到世界最前沿的方阵中。
产业升级方面,我国更是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无论是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大量汽车、轮船、精密仪器的生产,都已经证明了中国是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能化生产的新阶段。
至于现代金融,从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产业体系的支撑来看,我国不仅仅有VC/PE这样的现代科创金融,同时还有大量的政府创新基金、产业基金进行全面支撑。
“美国所具有的科创金融元素,中国都有,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很多中国化的创新。”刘元春说。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是观察者网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推出的重磅访谈节目,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从房地产、地方债、乡村振兴、金融强国、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前瞻并建言2024年中国经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范维 
-
教育部:将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
2024-03-01 14:10 中西教育 -
中国转型关键期蕴含巨大潜能,不懂行的只看到风险
2024-03-01 13:06 观察者头条 -
“大家要牢记一点,利空出尽是利好”
2024-03-01 13:06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在重构的世界,中美两国股市出现两极化是常态”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若我们‘抄’美国作业,95%成本我们自己承担”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房地产‘三高’模式,本来就应该崩”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很多家长支持独生子女不工作,因为工作环境实在太差”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文科生太多了,有高校拿理工科的钱搞文科”
2024-03-01 13:05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全国政协会议议程来了
2024-03-01 10:40 -
刑法修正案(十二)正式实施,如何加强打击行贿?
2024-03-01 07:01 依法治国 -
国台办主任宋涛会见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一行
2024-02-29 22:29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发行
2024-02-29 20:18 文化 -
16省份披露去年罚没收入:广东是宁夏约27倍,重庆增速最高
2024-02-29 19:40 基层治理 -
国民党副主席对撞船事件遇难同胞家属表达慰问
2024-02-29 18:35 两岸关系 -
山西省委原副书记商黎光被双开
2024-02-29 17:08 廉政风暴 -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02-29 17:00 中国经济 -
神十七航天员预计4月底返回地面,今年发射神十八、十九号载人飞船
2024-02-29 16:10 航空航天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2024-02-29 15:45 -
去年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万,较上年减少534.5万
2024-02-29 15:39 -
政协委员: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实行更为开放的签证政策
2024-02-29 15:05
相关推荐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135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09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60“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118“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注定失败,原因如下↓
-
美防长“挥舞大棒”:伊朗,美军已准备好了
-
被马斯克骂“傻蛋”后,纳瓦罗:我们关系很好
-
乌克兰这下有戏了?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