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黑降雪预报图”吓到网友,这次罕见天气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2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天气预报图全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连中央气象台微博都直呼“离谱”,许多网友表示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天气预报图。
那么,为什么郑州的“降雪预报图”会全黑?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什么影响?今天来详细说说。
微博截图
30毫米降雪量听起来也不大,为什么这么吓人?
在气象上,降雪、降雨、降雨+雪都属于降水过程。在降水量图中,通常会采用不同的色阶来表达不同的降水情况。比如表达降雪的填色通常采用灰色系色阶,降雪量低于5毫米时通常为灰色,降雪量越大颜色越黑。(为表达方便,本文“降雪量”指雪融化后的降水量。)
从预报上看,河南大部分区域在本次雨雪过程中的总降雪量为10毫米以上,其中河南部分地区可达20毫米甚至30毫米以上,这就无怪乎一片深黑了。
先前的河南省在1月31日-2月5日期间的降水预报图,斜线区域为雨夹雪或雨转雪天气。
很多人可能会疑问:降雪量30毫米,这也不深呀,有那么可怕吗?
当然,要知道这“30毫米”指的是降水量,即气象观测站将降落的雪融化成水后测得的水深,并不是我们直观看到的降雪落地后累积的“积雪深度”。
雪花落到地上,内部会有大量间隙,因而堆积起来的积雪深度会比实际的降雪量大很多。通常情况下,积雪深度为降雪量的8~10倍。也就是说,30毫米的降雪量,实际可能对应的是接近30厘米的积雪深度。而这种程度的积雪深度已经会对交通、日常生活等造成明显影响。
但也不必过于焦虑和担心,因为这次预报的30毫米降水量级不是指24小时内的总降水量,而是为1月31日到2月5日的六天总量,平均分到每天的话大概是5毫米,再对应到积雪深度大约相当于中雪到大雪的程度。
24小时降水量与单站降雪等级的关系。
对于河南来说,本次降雪以31日和2月3~4日最大。此外,全国多地也都会受到本次大范围雨雪(特别是冻雨)天气的影响,中央气象台也分析称这是2008年以来最复杂的春运气象条件,我们需要高度关注与防范,但也无需夸大情况与恐慌。
比降雪危害更大的天气——冻雨
除了北方的降雪和南方的降雨外,还有一种特别并且危害性很强的天气现象需要我们关注——冻雨。
常规情况下,大气温度会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但冷暖空气交汇时,温度较低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容易下沉贴近地面,温度较高而密度较低的暖湿气流被抬升,这种“下冷上暖”的温度层结在气象上被称为“逆温”。
此时云中的初始雪花下落时,先经过暖湿气流区融化为水滴,进一步下降经过不太厚的冻结层,形成过冷水滴。此时如果地面(和贴近地面区域空气)温度低于0℃ 时,这些雨滴会快速冻结为冰并覆盖地面物体,这就是冻雨现象。
自左向右:形成雪、冰粒、冻雨和雨的不同气温条件示意图(红色气层高于0℃,蓝色气层反之)。注意冻雨过程,即空中存在融化层而大气低层和地面又低于0℃,经历雪→雨→快速冻结的过程。
武汉周边区域的气温随海拔高度(纵坐标)和时间(横坐标)变化的数值预报结果。可以看到2月2日-4日,这一区域约1000-3000米高空气温高于 0℃(红框标出),但大气低层和地面又低于 0℃,很有可能形成冻雨。
如果冻雨较强,大量冻冰会导致路面极滑。若积冰重压在电线、电塔等电力、通讯设备或接触网等铁路交通设备,也可能造成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与铁路交通系统等大范围受影响。
在2月1日,京沪高速铁路蚌埠南到宿州东区间因为接触网覆冰,导致大量列车降速甚至较长期滞留,造成明显影响。
此外,冻结在农作物、建筑物等表面的冰,也会对农业、日常生活造成显著负面影响。本次冻雨事件范围也是最近十余年最大的一次之一,且不少地区先前很少遭遇冻雨。相较于强降雪,冻雨区的面临的威胁更大,需要更多关注和防范。
强降雪和冻雨会给哪些地区造成何种样的影响?
对于受强降雪、冻雨影响的地区,当地需要高度注意对道路交通、通讯、电力系统、农业等方面的影响,及时做好预案和应对措施,而个人也需要注意防寒、尽可能减少外出(尤其老人、儿童等群体)。若外出无论驾车乘车还是步行,都需要注意防滑。若确有必要,也可以准备部分应急物资。
此外,当前正是春运高峰时期。结合中央气象台预报结果,至2月5日,途经强降雪、冻雨区域,尤其是武汉、合肥、郑州等重要枢纽的朋友,更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和道路交通、列车状态等信息,做好应对措施。
而2月6日~8日湖北西部、湖南多地的降雪与冻雨仍将持续,若要前往这些地区,还需要更加注意。
综合当前气象部门预报结果,划定的可能受降雪、冻雨严重影响的区域(蓝色区域)和铁路交通情况。(注:此图包括部分规划的铁路线路)
希望所有受本次大范围雨雪影响的人们能做好防范,平安渡过;也坚信在长云的尽头,我们最终能迎面长风浩荡,在云开雾敛之后迎接新春晴光。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2024-02-03 08:32 -
外籍船舶在海底光缆管道保护区内抛锚,上海海警局立案调查
2024-02-03 08:03 -
习近平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2024-02-02 21:05 -
宁波体校通报:与事实不符
2024-02-02 20:01 -
习近平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2024-02-02 19:28 -
鹊桥二号运抵海南文昌,将于今年上半年发射
2024-02-02 16:04 航空航天 -
龙年“文化宝盒”来了!金面具、翘臀小立人就位上博东馆
2024-02-02 13:50 爱申活·暖心春 -
2月4日亮灯!你想要的新年氛围,都藏在青浦新春灯会里
2024-02-02 13:48 爱申活·暖心春 -
博物馆里过大年,感悟“龙”年文化的魅力
2024-02-02 13:44 爱申活·暖心春 -
受贿1.1亿余元,茅台集团原董事长高卫东一审被判无期
2024-02-02 13:42 廉政风暴 -
春节前夕,这位独自在家的老人家笑了!
2024-02-02 13:41 爱申活·暖心春 -
龙腾新年,手工挂历点亮节日气氛丨爱申活 暖心春
2024-02-02 13:34 爱申活·暖心春 -
欢迎中外记者采访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
2024-02-02 11:11 -
原市委书记全家6人被留置!妻子是收钱“二传手”,还经营“太太圈”
2024-02-02 10:52 -
习近平春节前夕在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024-02-02 09:03 -
去年全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11.8%,船舶产品出口额同比增21.4%
2024-02-02 08:55 中国精造 -
2023年外贸大数据:安徽进前10,这两座城市上升最快
2024-02-02 07:57 中国经济 -
百城二手房价已连续21个月环比下跌
2024-02-02 07:47 中国房市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冰冻橙色+暴雪黄色预警
2024-02-02 07:03 极端天气 -
江启臣当选台立法机构副负责人
2024-02-01 17:58 台湾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