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资源部:卫片监测是辅助方法,不能直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自然资源部网站12月22日发布《自然资源部关于统筹规范耕地保护卫星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指出,实际工作中,存在卫片监测图斑下发统筹不够、频次过高、核实举证多的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工作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象。
通知认为,卫片监测发现耕地变化情况,只是提供问题线索,不能直接作为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开展实地核查,依据事实和政策,客观作出耕地变化合法性判断。
通知提出,坚持实事求是,规范核实举证,防止层层加码,不能把便于管理置于便利群众之前,更不能让基层群众为技术误差“买单”。
以下为通知全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
近年来,卫星遥感(简称“卫片”)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监管、国土调查、辅助土地督察执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但实际工作中,存在卫片监测图斑下发统筹不够、频次过高、核实举证多的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工作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现象。为切实解决此类问题,统筹规范耕地保护卫片监测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准确认识卫片监测在耕地保护工作中的定位和作用
卫片监测是及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的辅助工具,是监测预警耕地不合理流出的技术手段,是快速发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线索的辅助方法。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既要充分认识卫片监测对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作用,发挥好技术优势,更要认识到卫片监测发现耕地变化情况,只是提供问题线索,不能直接作为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开展实地核查,依据事实和政策,客观作出耕地变化合法性判断。
二、整合统筹耕地保护卫片监测任务
部将整合目前开展的支撑服务耕地保护的上半年地类变化监测、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土地卫片执法、“长牙齿”硬措施测绘遥感监测、耕地卫片监督等工作,把涉及的卫片监测任务统筹为季度卫片监测和年度卫片监测(全国国土利用动态全覆盖遥感监测)两项,监测图斑由多频次下发调整为季度下发。
三、开展季度卫片监测,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用地问题线索
部每年第一至三季度各开展一次全国范围卫片监测,提取变化图斑,套合备案信息,形成疑似违法违规图斑,下发各地,辅助地方早发现、早处置,不需要向部反馈核实举证信息。在本年度内完成整改、消除违法状态的,不计入年度相关考核的违法违规总量和比例。按照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要求,涉及违法违规占用破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以及生态敏感区的重大疑似问题图斑,同步交由自然资源督察机构直接开展实地核查,对于核准后的重大违法问题,部将采取直接立案查处、挂牌督办、督察督促等方式进行处理。
四、开展年度卫片监测,支撑国土变更调查和土地卫片执法
部每年第四季度开展年度卫片监测,与上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进行比对,结合自然资源管理信息,提取年度疑似变化图斑,下发各地开展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由地方一次性核实举证并反馈信息,同步开展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工作。
依据年度卫片监测和国土变更调查,统计各地区年度违法占用耕地总量和比例,纳入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年度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统筹。部通过“统筹监测任务、统筹卫片获取、统筹正射影像制作、统筹变化图斑提取、统筹备案信息套合比对、统筹监测图斑下发核实”,开展国家层面卫片监测,形成的四版正射影像向地方共享,按测绘成果管理有关要求申领提供,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与部做好衔接,统筹好本地区卫片监测工作,形成全国“一盘棋”格局,避免交叉重复。
二是提升准确性。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审批等管理信息向部备案,以1月15日为上年度信息备案截止日期,以确保监测图斑套合比对的准确性;要提高卫片精度,提升智能化解译水平,强化质量检查,提高变化图斑提取精准度。
三是减轻基层负担。坚持实事求是,规范核实举证,防止层层加码,不能把便于管理置于便利群众之前,更不能让基层群众为技术误差“买单”。
四是强化监督。部将组织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对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开展专项督察,组织有关单位对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开展监督,促进形成真实准确可靠成果,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工作效率和水平。
自然资源部
2023年12月19日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钟南山:不主张长期戴口罩
2023-12-23 15:00 -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启航,开启试运营航次
2023-12-23 14:06 -
爱尔眼科被曝贿赂公职人员,当地纪委回应
2023-12-23 11:09 -
网传广州“限制外卖”?官方回应
2023-12-23 09:34 -
一次性清退2263名学生,高校回应
2023-12-23 08:37 中西教育 -
2024考研今开考:438万人报名,三年来首次下降
2023-12-23 08:37 中西教育 -
东方甄选:对公司品牌及声誉管理不善,孙东旭已辞任非执行董事
2023-12-23 07:53 -
“因年龄原因,郑强不再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2023-12-23 07:53 -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
2023-12-22 21:08 观网财经-宏观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3-12-22 19:0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受贿超8373万,刘宏武一审被判15年
2023-12-22 17:10 廉政风暴 -
土木工程专家、工程教育专家刘西拉逝世,享年83岁
2023-12-22 16:43 -
网易腾讯大跳水!游戏整改征求意见引圈内巨震
2023-12-22 16:20 -
美商务部称将审查中国传统半导体供应链,中方回应
2023-12-22 16:20 中美关系 -
“第五种交通方式”还有戏吗?超级高铁一号公司即将关闭
2023-12-22 14:37 高铁世纪 -
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合龙
2023-12-22 14:20 -
积雪超70厘米破历史极值,山东威海遭遇极端暴雪
2023-12-22 13:42 -
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将二审:拟完善行贿罪从重处罚情形
2023-12-22 10:51 依法治国 -
国台办:海关总署决定恢复台湾地区石斑鱼输入
2023-12-22 10:31 两岸关系 -
裁判文书今后是否还会上网公开?最高法回应
2023-12-22 10:06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64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46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