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住我家”,可行吗?
最后更新: 2024-05-09 01:03:39(观察者网讯)中秋、国庆长假将至,随着人们出行热情的高涨,各个城市的酒店、民宿价格也水涨船高。而最近流行起来的“国庆住我家”给了游客们另一种选择。
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愿意在国庆假期期间,出租自家住宅给游客居住。这些网友多来自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厦门、长沙等。
“国庆住我家”,可行吗?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璐律师接受观察者网对话时表示,短租是一种新型的房屋租赁模式,是一种共享经济,目前还未有对应法律法规明确短租的性质,也未有相应监管,所以短租行为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她建议,如果选择这种租赁模式,入住时,双方应签订租赁合同,并核实双方身份。
“酒店太贵,国庆住我家”
中秋、国庆连休8天,很多人已经做好了出行的准备。
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热门城市酒店“十一”提前预订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5倍。据红星新闻报道,与淡季相比,在国庆假期内,国内酒店、民宿价格普遍飙升两三倍左右。
而一些网友也从中发现了商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家的照片,表示可以短期租给游客。
观察者网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国庆住我家”,发现不少类似的帖文,发布地多为北京、上海、厦门、长沙、南京等热门旅游地。
在帖文中,不少人写出了愿意短期出租的原因。例如,“自己家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多交些朋友”“国庆回家休假,公寓空出来了”,也有人是因为自己要出门,希望找人陪伴小猫。
一位来自厦门的租住信息发布者对观察者网表示,愿意将自己家短租给游客,是因为厦门是热门旅游城市,好不容易有个长假,大家想来“又被溢价恐怖的酒店吓退”,自己“想多给祖国的花朵们一个开心旅游的机会”。
不少租住信息发布者只选择租给女性或者情侣,有相关信息发布者表示入住需要查看身份证和芝麻信用积分,也有的标明需要支付押金。相较于日租,更多人倾向于租给入住时间相对较长的租客。
此外,也有网友发布信息,是想寻找愿意“交换自己的家”的游客,“只接受置换,不接受租赁和付费住宿”。
出租自己家给游客,可行吗?
对于这种住宿方式,有网友认为,想法不错,但要遵守法律规定,注意权益和安全问题;也有网友觉得“不太安全”,出门在外,居住地点还是应该选正规一些的。
刘璐律师向观察者网介绍说,短租是一种新型的房屋租赁模式,是一种共享经济,目前还未有对应法律法规明确短租的性质,也未有相应监管,所以短租行为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
她指出,对于房屋租赁,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住建部发布的《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以及最高院的《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均对房屋租赁市场进行了约束和规范,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所规定的房屋租赁,从实践来看,针对的均是长期租赁,而对于以小时、以天为单位的短期租赁并没有特别规定。
她解释说,若短租适用目前有关房屋租赁的相关规定,也并不现实。例如《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订立后30日内,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若对短租适用此规定,无疑对短租的出租人来说,报备义务过于繁重。
但刘璐也表示,若将短租行为定性为类似于宾馆的经营性行为,则该行为违反了我国行政法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我国《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申请开办旅馆,应取得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向当地公安机关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后,方准开业。因此,旅馆业在我国仍然属于特许经营行业,需获批后方可经营。
“目前,短租其实是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共享经济,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旅行需求,社会的发展必然是早于法律的更新的。”刘璐说,“我认为在未有法律规范出台的情况下,短租面临着性质定性的风险,出租人可能会有被行政处罚的风险。同时,也正是因为短租缺乏法律规范和监管约束,可能会存在难以识别入住人身份、出现纠纷难以维权,甚至无法核实入住人是否是被通缉人员等,具有较高安全隐患。对于入住人来讲,同样难以识别出租人的身份、环境的安全性。”
如果选择短租这种新型的房屋租赁模式,刘璐建议,入住时,双方应签订租赁合同,并核实双方身份,若出现经济纠纷,可及时提起诉讼、仲裁以定纷止争,涉及刑事犯罪的,可及时报警处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陷入“40万买院士”争议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今年都颁给了谁?
2024-05-08 22:03 -
习近平:中塞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在徐徐展现
2024-05-08 18:33 观察者头条 -
为防攀比,学校拟统购600元一双的运动鞋?校方回应
2024-05-08 17:06 -
福建舰首次航行试验现场视频来了!
2024-05-08 15:53 中国海军 -
年轻干部妄想赌球“一夜暴富”,巡视期间仍顶风作案
2024-05-08 13:40 廉政风暴 -
近月“第一脚刹车”!嫦娥六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08 10:20 航空航天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今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
2024-05-08 10:10 钓鱼岛持久战 -
广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秀隆被逮捕
2024-05-08 10:06 依法治国 -
“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无人驾驶出租”
2024-05-08 08:51 观网财经-汽车 -
中国新型储能开启“黄金赛道”,直接推动超千亿元投资
2024-05-08 07:56 能源战略 -
有自媒体账号仿冒国安与粉丝互动,国家安全部提醒
2024-05-08 07:12 国家安全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执法巡查
2024-05-07 22:34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无业男子发表“辱华”言论并编造公职人员身份,已刑拘
2024-05-07 22:29 依法治国 -
云南镇雄致2死21伤案嫌犯已落网:被抓时手中还拿着矿泉水面包
2024-05-07 21:21 依法治国 -
中国央行连续第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5-07 20:42 观网财经-金融 -
全球首次!中国团队利用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愈糖尿病患者
2024-05-07 18:05 -
云南镇雄警方通报医院持刀行凶案:2死21伤,嫌犯为一村民
2024-05-07 17:28 -
中国联通原总经理李国华一审被判16年
2024-05-07 17:25 廉政风暴 -
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局长凌成兴被逮捕
2024-05-07 17:15 廉政风暴 -
云南镇雄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初步了解逾10人伤亡
2024-05-07 14:19
相关推荐 -
直播:漩涡中的欧洲——美欧脱钩与中欧关系 评论 0美议员竟致信6所顶尖高校:交出所有中国学生信息 评论 141不装了!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 评论 247特朗普想给中国下“毒计”,自家人却先遭殃了 评论 216“对华干邑出口下跌60%”,法国外长计划访华 评论 228最新闻 Hot
-
不装了!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
-
马斯克超级高铁梦碎,“中国破解了核心难题”
-
“普京愿承诺对乌剩余领土不提出主权要求,但特朗普要先…”
-
不想做美国第51州,加拿大憋招…
-
印度高铁继续拖,又看上了日本新列车
-
特朗普致哈梅内伊信件曝光:限期2个月,否则…
-
中国依法处理,加拿大又急眼了
-
特朗普想给中国下“毒计”,自家人却先遭殃了
-
美方找补:特朗普不会坐等任何国家元首一小时
-
美军削减开支,原定驻日美军扩张计划悬了
-
军火不买美国货,欧洲官员:打我们脸的盟友留着干嘛
-
美俄乌即将三方会晤?美方回应
-
“特斯拉名声被马斯克毁了,他要忙不过来就把CEO辞了吧”
-
雪佛龙CEO找上鲁比奥:我们撤了,中国就要进来
-
密会乌克兰反对派,库什纳、小特朗普…他们都有份
-
“对华干邑出口下跌60%”,法国外长计划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