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同志逝世47周年,重温这份感人至深的护理记录
2023年9月9日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7周年纪念日。
微信公众号“中国历史研究院”当天也发布视频缅怀毛泽东,视频中回顾了毛泽东人生中许多的“第一次”。
据“中国历史研究院”介绍,47年前的今天,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是毛主席领导我们党,让亿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和制度基础。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无比怀念的心情,通过回顾毛主席人生中许多的“第一次”,再次感受他一生非凡伟大的历程,从中汲取力量,激发斗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同样在9月9日,微信公众号“毛主席纪念堂”发布文章《一份感人至深的护理记录》。
文章介绍说,在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革命业绩纪念室里,陈列着两百余份文物、文献和照片,它们生动再现了开国领袖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光辉思想和崇高风范。展览最后陈列的是1976年9月8日毛主席逝世前护理记录。在这张A4纸大小已经泛黄的纸页上,工作人员用红蓝两色笔详细记录了毛主席在9月8日这一天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
1976年9月8日毛泽东逝世前一天的护理记录
文章显示,护理记录上写到“背部听诊”“用助听器向主席报告工作” “看文件1小时55分钟,白天10分钟,夜晚1小时45分钟”“看书7分钟”……9月8日这一天,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毛主席依然抱病阅看文件、看书11次,共2小时50分钟。最后一次看文件,是8日下午4时37分,看文件时间长达30分钟,这离他去世只有8个多小时。毛主席在弥留之际难以割舍的依然是他挚爱的人民,念兹在兹的是他不变的初心。
1976年5月27日,同巴基斯坦总理布托会谈,是他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1976年7月10日,祝贺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十五周年的电报,是以他的名义发出的最后一份对外电文。
1976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是他圈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1976年9月8日下午4时37分,是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时间长达30分钟,此时离他去世只有8个多小时。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一代伟人毛泽东永远离开了我们……
文章最后写道,时光荏苒,这份感人至深的护理记录静静陈列在展柜中,向人们讲述着毛主席心系人民、一心为民的崇高风范,一批批参观者总是在这份护理记录前驻足良久,他们仔细阅读,他们用心体悟,他们无一例外地湿润了眼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的,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风范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微信公众号“人民前线”发布题为“9月9日,毛主席逝世47周年!我们永远怀念他”的文章。
文章写道,2023年9月9日是什么日子?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9月9日是应该被铭记和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离开我们的日子。
主席离开我们47年了,可我们依然记得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感念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听到他的名字时,依然会泪流满面。
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再次穿越历史云烟,再次回望他的丰功伟绩,向他致以最为崇高的敬意。
主席一生坚定勇敢。马克思列宁主义被送到中国之后,主席就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它,不论身处枪林弹雨还是遭逢口诛笔伐,主席从来都是马列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1927年9月9日,在湖南喜获丰收的秋天,主席带领乡亲们揭竿而起,为的就是践行最初的信仰和初心。
从那以后,主席脚穿草鞋一身布衣,一路跋涉,栉风沐雨,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始终挺立在队伍的最前面。主席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智慧,为中国革命勾画出清晰的道路。
主席的一生,既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坚定不移,也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敢不惧。
主席一生踏实务实。主席年轻时,亲眼目睹了无数同胞被侵略者屠戮,无数个家庭的分崩离析。
他深刻地懂得何为民不聊生,何为生灵涂炭,也因此面对问题时,他会比其他人看得更为深刻。
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他直言“落后就要挨打”,坚定践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核讹诈”时,他指出“10年搞出原子弹”,并直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主席一生率性倔强。主席一生本真率性,处处表现出敢爱、敢恨、敢为的毫无做作。赫鲁晓夫来访,本是一场十分正规的外事活动,喜欢游泳的主席却拉着赫鲁晓夫套上救生圈,去游泳池里“会谈”。
尼克松来访,本是惊动世界的大事,主席却要和尼克松谈哲学问题,并交代“正事让他同总理谈”。举重若轻,看清本质,最有效地处理最为核心棘手的问题,是主席奉行一生的原则。
主席也很倔强执着,从参加建党,到秋收起义、到井冈山,再到长征、到会师陕北,直至夺取全国胜利,他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危险,却始终矢志不渝,也从来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
用22年的时间,让一只弱小的军队百万雄师过大江;用28年的时间,让一个弱小的政党完全主政新中国。
主席极具家国情怀。主席来的时候,这个国家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主席成长的那个时代,风雨如晦,黯淡无光。
可主席偏要给生长于这片土地的人们以国泰民安,以安居乐业。尽管他走的时候新中国远未达到今日这般繁华,可相对于深陷战乱的旧中国而言,足以配得上“国泰民安”了。
主席用自己的一生,让这个国家从落后挨打变得独立自主,并且用一场抗美援朝战争,让这个世界重新认识这个国家,用“两弹一星”,让所有中国人挺直了腰杆子。
主席的一生,既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也有“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笃定不移。
主席非常无私坦荡。主席少年时,写下那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并宽慰家人“埋骨何须桑梓地”。直到新中国成立10年后,他才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那时,主席失去了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
国家和人民已经填满了他的内心,再没有留一丁点给自己。
这样一个故事,每每想起,就令人无比动容——
中央警卫局在清理主席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里面装的是主席亲手珍藏的毛岸英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
这些物品,不是身边的工作人员收拾的,主席的身边人甚至从来都没有看到过。
从毛岸英牺牲到主席逝世,这中间隔了26年。我们不禁会想,主席究竟是忍受着怎样的悲痛和寂寞,把儿子的衣物小心翼翼地珍藏在身边的。
毛泽东与儿子毛岸英。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
主席的一生,既有“我的儿子都不愿意打仗,谁的孩子还愿意去打仗”的将心比心,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坦荡无私。
主席一生自信幽默。我们年轻一代,更多地是从反映主席的影视作品里,去体味主席的风格,很多人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主席很自信,也很幽默。
关于主席的自信,他的诗句是一种很好的证明。主席曾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也写过“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
关于主席的幽默,有这样一个故事,1945年国共和谈期间,突然有人提问主席——
假如此次和谈失败,国共再度开战,毛先生有无信心战胜蒋先生?
主席的回答堪称无比机智巧妙——
至于我和蒋先生嘛!
蒋先生的‘蒋’字,乃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了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位草头将军而已。
我这个‘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反手即反掌。
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民众意愿和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
此言一出,掌声雷动。主席就是在不经意间,运用“幽默气质”的“四两”拨开压顶的“千斤”。
主席一生金句频出。主席的一生,留下了无数光芒四射的名句。主席写的诗词既体现出非凡的伟人气度,也展示出博大的胸襟魄力,更折射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在今天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应该从中学习获得在逆境中奋起的信念、智慧与勇气。
我们永远都记得——
最大气从容的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最自信豪迈的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们永远都记得——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最霸气硬气的一句: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一种精神,纵然穿越47年的历史云烟,依然会历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即便经历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会更臻醇厚。
伟大的毛主席,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今天是毛主席逝世47周年纪念日,让我们永远缅怀他!永远感念他!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碰瓷碰到姚明头上,台湾篮协这下尴尬了
2023-09-09 17:04 -
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订?河南正阳回应老师疑强制学生订奶
2023-09-09 16:21 -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
2023-09-09 15:17 直击东北经济 -
西双版纳登革热已导致20多人死亡?官方辟谣
2023-09-09 15:02 -
兰州再回应“污水排入黄河”:为雨水管道沉淀污泥被冲出
2023-09-09 14:35 -
内蒙古大学食堂用鸭肉冒充牛羊肉,被罚27万
2023-09-09 13:52 食品安全 -
大学生贷款参加就业培训后自缢身亡?西安警方通报
2023-09-09 13:43 -
我科学家首次在高山上发现陨石坑,破解白鸡峰“天石”成因
2023-09-09 12:13 考古 -
“去美国考察圆明园文物,博物馆竟怕我们‘抢东西’”
2023-09-09 12:02 文化 -
南京、沈阳、大连全面取消限购,一线城市会松动吗?
2023-09-09 10:41 观网财经-房产 -
女子做头发被拒亮证扬言“要带人来查”,官方通报
2023-09-09 10:14 -
8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0.1%,环比上涨0.3%
2023-09-09 10:14 观网财经-消费 -
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发改委推介4894个重点项目
2023-09-09 09:48 观网财经-宏观 -
10天内24城认房不认贷,效果如何?住建部回应
2023-09-09 09:23 观网财经-房产 -
陕西两市为多名干部澄清正名
2023-09-09 08:30 基层治理 -
知名火锅店羊肉卷掺鸭肉,被立案调查
2023-09-08 22:27 -
证监会:不断完善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2023-09-08 20:45 观网财经-金融 -
甘肃临洮警方:有人受境外诈骗分子指挥,趁借手机盗取电话卡
2023-09-08 20:09 打击网络诈骗 -
网民反映污水排入黄河,兰州:确有其事
2023-09-08 19:40 -
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2023-09-08 19:08
相关推荐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0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81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54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6最新闻 Hot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