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现在部分酒店不收押金、不查房了?
近期,“为什么现在住酒店退房不查房了”“为什么现在酒店都不收押金了”的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酒店真的现在都免押金、免查房了吗?为什么免押金、免查房日益流行?对此,中新财经记者进行了调查。
酒店不查房、不收押金登上热搜。
酒店真的都不查房、不收押金了?
9月6日,中新财经记者随机拨打了10家酒店的电话,咨询订房是否需要交押金、退房是否要查房,其中,有6家酒店表示“不需要交押金,退房时也不用查房”,2家酒店表示“要交押金、要查房”,2家酒店表示“不需要交押金,但是退房时需要查房”。
所以,如果说酒店都不收押金、不查房了,这并不准确,毕竟有的酒店还是收押金和查房的。但不容否认的是,不收押金、不查房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
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免押金、免查房的入住体验。“订房时没有交押金,入住时刷了一次身份证,退房时还以为要查房才能走,结果前台说不用查房,直接走就行,这让我有点意外。”这个暑期,在北京工作的周女士去洛阳旅游,几年没住过酒店的她发现现在入住体验很“丝滑”,之前要交押金,还要查房,没问题才能走人,没想到现在变化这么大。
但周女士也好奇,不收押金、不查房,酒店不怕损失东西吗?
“跟之前不一样了。”一家免押金、免查房酒店的前台对记者表示,“现在基本上不会有顾客拿走什么东西,这种情况很少遇到,而且房间里除了浴巾、毛巾,就是口杯、茶杯什么的,也没什么(贵重)东西,水、小吃都是免费提供给客人的,桌子板凳什么的也拿不走。有的酒店如果有什么特殊用品,基本上是要扫码自取。”
另一家也不用查房的酒店的工作人员表示:“不用查房,但如果退房后发现房间物品有损坏,我们会联系顾客,现在都是实名的。”
有网友表示,住酒店需要实名,真搞坏了东西或者消费了房间内的收费物品,也很容易找到顾客。而不收押金、快速退房,既减轻了酒店的工作量,又节省了顾客的时间,给顾客更好的体验,何乐而不为?
免押金、免查房成连锁酒店标配?
免押金、免查房举措目前在连锁酒店推广得比较好。中新财经记者咨询的上述6家免押金、免查房酒店中,多数为连锁酒店。
有业内人士对中新财经表示,这其实是一个行业良性竞争的案例,最早是某集团提出免押金、免查房流程,受到很多商旅人群追捧后,其他酒店集团纷纷仿效,慢慢变成连锁品牌酒店的规则了。
业内人士观察到,免押金、免查房基本都是连锁酒店,单体酒店就比较少,不然东西有问题的话,这些都算作运营成本,对于单体酒店来讲承担不了,但是连锁酒店是可以承担的。
为什么流行免押金、免查房?
不收押金,退房免查房,可以实现快速退房,有效提升消费者体验,用“流程的减法”换取了“体验的加法”。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对中新财经记者表示,这是行业的进步,是文明旅游和住宿业现代化的积极体现,也是实名入住制度、酒店数字化管理、游客文明素养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酒店降本提效的必然选择。
在唐晓云看来,其一,简化流程可以大大减少游客的等待时间,提升旅行体验。例如,杭州600多家酒店依托城市大脑实现30秒入住,有400多家酒店推出“无人前台”,为旅游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树立了标杆。其二,可以减少人力投入。住宿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客房清洁、厨师、前台等基础员工占比高,越是发达地区,劳动成本占运营成本的比重越大,简化流程能减少工时消耗,降低人力成本。其三,离不开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入住不收押金、离店不查房的背后,实际上有实名制入住、不文明行为游客黑名单制度、大数据追踪技术等对住客形成无形的约束。
“这一现象在住宿业疫后恢复过程中更加普遍,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唐晓云说。
信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酒店采取免押金、免查房的措施。作为“第二身份证”,信用越来越被重视,消费者会主动规避不良行为。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工程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强调着力促进信用消费。引导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整合公共、行业、市场等多方信息,探索推出“先用后付”、“先游后付”、减免押金等以信用为基础的便捷消费产品和服务。
中新财经发现,现在很多消费者都是从在线旅行平台上预订酒店,很多平台都有信用分免押金的选择。
有的平台可以根据客人的良好信用记录,由平台进行担保,为客人提供到店免押金直接入住,离店免查房交房卡走人,离店后账户自动扣款的创新服务,让客人享受闪住闪离的住店体验。
- 原标题:为什么现在部分酒店不收押金、不查房了?
- 责任编辑: 连政 
-
纪委工作人员办案,车顶上被人放了一只掰断翅膀的鸽子
2023-09-07 08:26 廉政风暴 -
黑龙江将限制部分在省外就读考生回本省高考,官方:堵住报名漏洞
2023-09-07 08:06 中西教育 -
旅客带充电宝进高铁站被拦,站方回应
2023-09-07 07:57 -
党校培训期间连曝两场违规酒局:湘西11名领导干部受处、4人被免
2023-09-07 07:29 廉政风暴 -
我国新发现约1.5亿年前鸟翼类恐龙“奇异福建龙”和“政和动物群”
2023-09-07 07:25 考古 -
被实名举报高速大桥偷工减料,中铁五局声明回应
2023-09-07 07:07 安全生产 -
福州一载9人消防车被洪水冲走,最后一名失联民警确认牺牲
2023-09-06 22:03 -
陈吉宁会见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总裁伊拉德
2023-09-06 20:35 -
知网回应被罚: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2023-09-06 17:39 -
涉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知网被罚款5000万元
2023-09-06 16:59 -
“中方不接受日方所谓的抗议”
2023-09-06 16:00 钓鱼岛持久战 -
活力中国•城市“侦探”|因为学中文,她与中国结缘
2023-09-06 15:11 老外讲故事 -
活力中国•城市“侦探”| 用沉浸式City Walk的方式,解锁邬达克建筑“密码”
2023-09-06 15:08 老外讲故事 -
活力中国•城市“侦探”|她找到“发现上海”新方式
2023-09-06 15:02 老外讲故事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李利任国家药监局局长
2023-09-06 14:44 高层人事 -
山西一文旅局干部遗体在水库被发现,官方回应
2023-09-06 14:25 -
学习时报:国家设了一个很大的“局”
2023-09-06 09:18 中国经济 -
切胃减肥成医保漏洞,多家医院“指导”患者骗保
2023-09-06 08:10 -
干部成了老赖仍在上班?山东蒙阴回应:民事纠纷不影响工作
2023-09-06 08:00 -
福州3.6万人紧急转移,地铁、公交、旅客列车暂停运营
2023-09-06 07:41 极端天气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147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17“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27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0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最新闻 Hot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