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接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锚定主攻方向,加速铺展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最后更新: 2023-07-04 09:04:386月12日,88个标准集装箱(TEU)由马士基航运公司旗下“曼彻斯特马士基”号货轮从洋山港捎带至天津港进行中转,这已经是该公司第65船在洋山港“沿海捎带”的货物。
作为我国国际航运领域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政策突破,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落地上海一年来,业务规模逐月攀升,截至今年5月底,运输总量达到1.6万标准箱。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蝉联全球第一,而在规模之上,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如何实现突破?“沿海捎带”的先行先试切中这一关键点,以开放之力助推上海港枢纽能级持续提升。
从东翼的临港新片区试制度、探新路,基本形成制度开放体系,到西翼的大虹桥成为长三角区域的“增长极”、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到国际贸易中心集聚辐射功能不断提升……以高水平改革开放为牵引,当下的上海,正全力推动城市核心功能从“有没有”向“强不强”跃升突破,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在此加速铺展,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活力和光明前景。
站位与咖位
上海,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3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这也是上海连续3个季度GDP突破万亿元大关。
吨位带来底气,经济实力是超大城市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强大“底盘”。站位决定咖位,“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国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把上海置于国家发展全局中看待,始终是这座城市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和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要求上海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全力落实国家战略任务,眼下的上海加速迈步,把国家战略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6月30日,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上海项目上线运行,登记品种为保税铜、20号胶和低硫燃料油,标志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的探索建立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进入了新阶段,将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全仓登”的落地上线,是浦东引领区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的一个最新案例。在引领区意见发布后,上海制定实施了相关行动方案,截至2022年底,92条任务、280项具体举措75%已取得成效。
放眼更广阔的空间维度,无论是“三大任务”,还是“三大平台”,上海努力发挥国家战略的支撑引领作用,激发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活力——一体化带来高质量,从边缘地带逐渐变成改革前沿和价值高地,沪苏浙两省一市交界区域因行政壁垒被打破,凸显出全新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试验田引发新变革,科创板和注册制效应不断放大,突出硬科技特色,资本市场也能更有力支持科技创新……
引力与引领
6月19日,从世界各地赶来上海出席2023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的业界大咖们,下飞机后的第一项公务活动就是参加浦东新区精心准备的专场早餐会。大家围坐一起,仔细询问、交流上海和浦东会展业的恢复情况。
“我们计划今年10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汉诺威上海工业联展,展会规模预计达23万平方米,将吸引超过3000家头部专业展商,以及超过14万名专业观众和买家共同参与。”德国汉诺威展览集团高级副总裁克里斯蒂安·菲佛卡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我们持续看好中国市场,未来会与政府相关部门紧密沟通合作,加快推进在上海以及其他城市的展会战略部署。”
不仅是会展行业,一段时间以来,来自金融、航运、消费等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密集抵沪,他们大都带着项目专程前来,一系列投资计划加速落地。
如此强劲的引力,来源于这座城市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上的坚持引领。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近年来,上海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大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引进来”“走出去”,着力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表示,对上海来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除了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外,还表现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为全国提供先行先试、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海再保险“国际板”落地启动,又一家国际资产管理巨头在沪设立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一批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与临港新片区牵手……前不久,乘着陆家嘴论坛举办的东风,一系列金融开放的新项目接连落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3.0版的进阶之路,印证着这座城市借力高水平改革开放,提升金融核心功能的前行轨迹。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上海把强化“四大功能”,即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在新发展格局中,作为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枢纽,这座城市将更好统筹国内和全球资源配置,一方面努力发挥我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优势,强化国内资源配置的中心节点地位,另一方面发挥改革开放桥头堡功能,强化“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地位。
变局与破局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对于上海而言,着力抓好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意味着要在变局中谋破局,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以更强使命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合战略科技力量,正是其中要义。
5月,一份邀请函摆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主动氢钟团组负责人蔡勇的办公桌上——在上海科技节开幕式走红毯。在上海,邀请科学家走红毯进入第九年,嘉宾扩容到科研工匠领域,人数也达历年之最。看得见的红毯上,日渐浓厚的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映射的是超大城市对人才的尊重,对于创新力的期许。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聚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眼下,一条“看不见”的红毯也在同步铺陈:厚植科研创新沃土,保障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助力“双创”青年皆有可为。
今年,市人大启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综合执法检查,深入查找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更将监督与立法有机衔接,提出《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法建议,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法治保障。
“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资助的200万元,让34岁的“李政道学者”李数的研究项目——用大科学装置开辟暗物质探测得以在新赛道上继续驰骋。上海有望在更多维度发力,精准靶向基础科研痛点,打通堵点,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氛围。同时,瞄准具有战略、前沿和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对试点机构进行持续定额支持;赋予更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宽容失败,大幅简化项目申报流程……更多自由探索应运而生,加速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在此基础之上,上海瞄准“从0到10”的全链条创新,力图培育打造更多“核爆点”,串联高端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也是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硬支撑”。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3%,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
上海要构筑高质量发展的领先优势,必须在产业上持续发力——围绕提升城市核心功能,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链补链延链升链建链行动;传统优势产业要加速转型,三大先导产业要持续发力,未来新兴产业要超前布局、抢占先机,塑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底色与亮色
不久前,静安区蕃瓜弄小区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二轮签约,当日即以98.3%的高比例通过。数字反映出居民们对于居住条件改善的迫切需求,也为“民生是最大的发展”标下现实注脚。
更为重要的是,由此探索出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将为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以更高质量的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在存量更新、功能提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健全完善以及新老城区联动协同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新进展,更好服务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城市更新的特殊性在于,其同时具有发展、民生和治理多个向度,也是事关上海城市功能提升的一大关键。而广义的城市更新,除了“两旧一村”改造等重点任务外,也包括城市风貌保护、公共空间塑造等。
徐汇区吴兴路87号曾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董事长伦顿的私家住宅,这栋建于1928年的近代独立式花园洋房曾取名丽波花园。如今,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动打开围墙,让出约1800平方米的单位附属绿地,重新规划设计,改造为“丽波·水漾”口袋公园。
越来越多单位附属绿地,在经历提升改造后,成为一个个走得进去、坐得下来的口袋公园,每一方绿意背后都有一番对最大公约数的孜孜求取。
“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后,带有巧思的“研磨”仍在继续——架空线入地、杆箱整治、无障碍环境建设、设立服务驿站等,同时将海绵城市、绿色低碳等先进理念充分融入项目建设运行之中。
正如市委书记陈吉宁所言,推进现代化建设,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要切实增强做好城市更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这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将成为一抹最暖的亮色。
作者:唐玮婕 苏展 周辰
- 原标题:迎接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锚定主攻方向,加速铺展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4.4万亿元,同比降约17%
2023-07-04 08:59 地方债 -
大家聊创新丨郑磊:腌do鲜
2023-07-04 08:47 上海观察 -
交警当街大喊“弄死你”?警方通报
2023-07-04 08:18 -
年产12万吨!国内单体最大碳酸锂项目一期投产
2023-07-04 08:07 能源战略 -
网友建议孝感投放共享单车,市交通局:有安全隐患会增加拥堵
2023-07-04 07:26 基层治理 -
我国多项矿产勘查开发实现新突破
2023-07-04 07:10 能源战略 -
全国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约500亿斤,收购均价1.38元/斤
2023-07-03 21:43 聚焦三农 -
陈吉宁会见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秘书长费萨斯
2023-07-03 19:30 上海观察 -
中共中央批准:张成中任河北省委常委
2023-07-03 19:14 高层人事 -
每人悬赏100万港元!被港警通缉的8人都干了什么?
2023-07-03 18:59 香港 -
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姜杰被查
2023-07-03 17:45 廉政风暴 -
李政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2023-07-03 17:36 -
国家发改委:南方利空因素仍多,或导致猪价继续下滑
2023-07-03 16:41 聚焦三农 -
施小琳任四川省委副书记
2023-07-03 15:51 高层人事 -
大家聊创新丨程睿:星愿
2023-07-03 15:18 上海观察 -
-
C919首批飞行教员是这样练成的
2023-07-03 11:41 中国大飞机 -
“美英澳就是最高标准?谁给的权威?”
2023-07-03 11:00 -
官员如何克服“舆情恐惧”?
2023-07-03 10:03 -
电子对抗技术专家凌永顺院士逝世
2023-07-03 09:04
相关推荐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191“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3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0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79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4最新闻 Hot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