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宏:建议脆弱人群再次接种新冠疫苗,50岁以下可自由选择
最后更新: 2023-04-21 08:08:54如果在XBB以后,没有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那么这一波的感染可能从此就慢慢远去,我们一直会看到低水平的、反复存在的epidemic(流行病)。如果在XBB以后,又不断有新的变异株出现,那么又会有一波新的感染。在第一波新冠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感染来临时感染的风险较高。对于二次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
“预防新冠二次感染,现在该打什么疫苗?”
4月20日下午,在由上海市免疫学会与Frontiers期刊中国区共同承办的“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董晨教授向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提问。
张文宏:“建议脆弱人群在(第一次接种)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新冠疫苗),但是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
张文宏回答:“中国香港推荐对于这一波疫情(的来临)接种二价疫苗,只是说can be(可以打),没有说must be(必须打)。中国内地其实什么(疫苗)品种都有了,但很多人在想是不是打得更久一点,对这个(疫苗的)品牌不了解,积累更多数据(后再考虑选择疫苗),但是不管怎么样,推荐打二价(疫苗)也可以,打原始单价(疫苗)也可以,还是建议脆弱人群(在第一次接种疫苗)6个月以后打。对于50岁以下人群,香港没有推荐,打不打自己看着办。世卫组织也关注脆弱人群。所以我在这里呼吁,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但是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中国的二价苗慢慢出来,也可以打二价苗,它对奥密克戎(Omicron)的效果稍微好一点,但这个数据也只是临床试验中的数据。”
在这次论坛上,张文宏做了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他介绍,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他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
新冠的变化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张文宏解释,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董晨院士在张文宏演讲后提问,为何不同国家二次感染的峰值有高有低?张文宏引用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的话称,“新冠病毒会找到每一个人。当群体免疫的屏障建立起来后,新冠病毒会去寻找尚未建立起免疫屏障的人。所以第一波感染控制较好的国家,第二波感染的峰值就会比较高。”
“目前,中国存在的几个新冠变异株主要是BA.5、BF.7、XBB。XBB在美国流行的毒株中占90%,在中国香港占50%,接下来在中国大陆的占比也会逐渐上升。它会把有效的中和抗体的保护时间缩短,从6个月缩短至4-5个月。但中和抗体仍然具有保护作用,在感染后6个月时,中和抗体的保护率仍然有50%。”张文宏说。
张文宏还表示,“如果在XBB以后,没有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那么这一波的感染可能从此就慢慢远去,我们一直会看到低水平的、反复存在的epidemic(流行病),如果在XBB以后,又不断有新的变异株出现,那么又会有一波新的感染。但毒力最强的毒株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因此,中国正在积极监测。“一方面监测有没有新的变异株进入,另一方面监测新的变异株造成的重症程度是否更高。”
对于新冠病毒未来的趋势,董晨院士抛出另一个问题,新冠病毒是否会流感化?张文宏表示,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变异株更多,波动性更大;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面对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
面对二次感染,仍然需要关注重点人群。丹麦的一项纳入了7000人的研究对二次感染进行了分析,发现奥密克戎(Omicron)非常容易导致二次感染,其它毒株则不太容易导致二次感染。女性、年轻人、医务工作者更加容易二次感染。
张文宏提醒,国际和国内的数据均显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感染来临时感染的风险较高。而对于二次感染,大约60岁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风险较高。
当地时间3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修订了优先使用新冠疫苗的路线图,6个月至17岁的健康儿童和青少年为低优先级人群,SAGE建议各国依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为他们接种新冠疫苗;老年人、患有严重合并症(如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年轻人、免疫力低下的人、孕妇和一线卫生工作者为高优先级群体,应在最后一次接种后6个月或12个月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6个月后如果再打疫苗,抗体水平就又开始变高,从而防止感染;抗体水平调高以后,免疫系统更加容易recall(重新被唤醒),从而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张文宏说。
此外,张文宏表示,仍需进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储备。同时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建立起可以在48小时内及早治疗的模式,市民可以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测抗体或抗原,给予相应的药物。
“我相信,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而且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我们一定可以跑到下一波疫情的前面。”张文宏说。
(记者 曹年润)
标签 抗疫进行时- 原标题:张文宏:建议脆弱人群再次接种新冠疫苗,50岁以下可自由选择
- 责任编辑: 王濛 
-
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北京火灾事故
2023-04-21 07:57 -
长峰旗下上海曹安医院部分区域被查封:排查中发现消防隐患
2023-04-21 07:10 -
@“全员媒体人”,这场论坛值得关注
2023-04-20 22:30 -
结合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陈吉宁深入静安蕃瓜弄小区调研城市更新工作
2023-04-20 22:19 上海观察 -
全球24艘订单!中国全部拿下
2023-04-20 21:52 中国经济 -
脚踏实地、用心用情、全力以赴!陈吉宁龚正会见上海新一批援疆援三峡库区干部人才代表
2023-04-20 21:18 上海观察 -
让台湾“家家有枪”“变豪猪”?美政客这话把岛内气坏了
2023-04-20 20:22 -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来京参访交流
2023-04-20 19:39 两岸关系 -
被控受贿9765万余元,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国相一审开庭
2023-04-20 19:18 廉政风暴 -
保持战略定力,引导好社会预期,把牢发展主动权!市委财经工作委员会会议部署调度
2023-04-20 19:02 上海观察 -
宝马mini双标事件冰淇淋供应方:未参与任何现场运营
2023-04-20 18:17 产业万象 -
受贿9765万,当庭认罪悔罪
2023-04-20 17:26 廉政风暴 -
中国南极考察站有最新动向,外交部回应
2023-04-20 15:56 南极探险 -
蓝厅论坛21日在上海举办,秦刚将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2023-04-20 15:33 -
中国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京与美国商务部官员会面
2023-04-20 15:31 中美关系 -
“宛如美国大片”,台湾一17岁少年街头扫射42枪
2023-04-20 15:23 台湾 -
上海街巷里“小店经济”释放消费复苏暖意,一季度上海新增特色小店3万余家
2023-04-20 15:18 上海观察 -
宝马MINI道歉:工作人员失职
2023-04-20 14:50 -
食用油违法添加时有发生,安徽:深挖彻查行业“潜规则”
2023-04-20 14:24 食品安全 -
国家统计局:高等教育在校女生占比超半数
2023-04-20 13:55
相关推荐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01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82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121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16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