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情形或场景可不佩戴口罩?官方发布最新指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解读问答
一、为什么要修订佩戴口罩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甲管”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五版佩戴口罩指引,为保护公众健康、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行“乙类乙管”,防控工作全面转入“保健康、防重症”阶段,期间倡导公众继续坚持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全国不到2个月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当前我国新冠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株还在不断变异,我国仍存在疫情反弹的风险。根据我国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在前五版佩戴口罩指引基础上,我们组织制定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以下简称《佩戴口罩指引》),指导公众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二、最新印发的《佩戴口罩指引》的主要修订考虑?
一是考虑当前疫情形势和新型冠状病毒危害变化,优化调整佩戴口罩建议,进一步减少了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重点定位于公众佩戴口罩的指导,对与公众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的常见情形和场景,提出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分类建议。三是坚持动态优化调整的原则,《佩戴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需要进行修订完善。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结合疫情情况,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三、哪些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
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存在疫情传播风险的情形,如公众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或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时。二是处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情形或场景,例如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以及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三是严防疫情输入重点机构的情形或场景,例如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应佩戴口罩,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在工作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防范将疫情输入相关重点机构。
四、哪些情形或场景建议佩戴口罩?
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进入人流量较大或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区域或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一旦相关区域或场所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由于人员密集、通风不畅等原因易发生疫情传播扩散。二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危害较大,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加强自我防护。三是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的大型会议或活动,如果参加人员未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一旦有疫情输入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建议佩戴口罩。
五、哪些情形或场景可不佩戴口罩?
可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感染风险较低的情形或场景,例如在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或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场所和会议室。二是感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的情形或场景,例如举办大型会议或活动,通过对参加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者。三是感染风险较低且佩戴口罩可能对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形或场景,例如,3岁及以下婴幼儿、学校师生在校期间及正在运动、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的人员等。
六、如何选择佩戴合适类型的口罩?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传播疫情风险较高,建议其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或以上级别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同时注意及时更换口罩。
- 原标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 责任编辑: 连政 
-
南京26年前特大抢劫杀人案告破,一嫌犯人生大半时间在看守所、监狱度过
2023-04-12 17:29 疑案追踪 -
中央气象台:预计新一轮沙尘影响15省区市
2023-04-12 16:31 -
国家能源局:今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2023-04-12 16:23 -
中蒙俄天然气管道谈判进展如何?国家能源局回应
2023-04-12 16:17 中俄关系 -
7名被拐儿童已被三亚警方救出!急寻亲生父母!
2023-04-12 16:07 -
中铁成都局原董事长周荣被查
2023-04-12 15:39 廉政风暴 -
中疾控:2月全国流感病例超24万例,死亡1例
2023-04-12 15:19 -
商务部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
2023-04-12 14:13 台湾 -
中国巴西间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不再使用美元做为中间货币
2023-04-12 14:02 观网财经-金融 -
习近平: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
2023-04-12 12:46 中国经济 -
国台办:环台岛演习针对“台独”活动和外部势力,绝非针对台湾同胞
2023-04-12 11:37 -
大陆有意赠台大熊猫?国台办:不实
2023-04-12 11:27 台湾 -
马英九受大陆欢迎、蔡英文遭美方冷处理,国台办回应
2023-04-12 11:09 台湾 -
如何评价马英九访问大陆?国台办:充分体现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
2023-04-12 11:03 两岸关系 -
习近平在茂名市考察调研
2023-04-12 10:41 -
沙尘暴又来了,植树造林不管用吗?
2023-04-12 10:08 -
多地省委书记深入一线密集调研:暗访路边摊、穿牛仔裤下基层
2023-04-12 10:08 -
去年13家银行存款狂飙到150万亿:相当于每人多存1.2万
2023-04-12 10:07 中国经济 -
中国首批国债期货收益指数今天发布
2023-04-12 08:43 观网财经-金融 -
纪委回应“女局长公款配置休息室”
2023-04-12 07:16 廉政风暴
相关推荐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35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43“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38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98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致至少20死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