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全文)
最后更新: 2023-03-07 13:36:23日本广播协会记者: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去年11月中日领导人会晤时,岸田文雄首相表示双方领导人应该就双边关系发展保持紧密沟通。目前,在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等领域双方各自立场仍存在鲜明分歧,双方外长仍未实现面对面会谈。请问,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打算构建怎样的中日关系?
秦刚:
中日一衣带水,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言而有信。45年前,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首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关系发展的原则和方向。这个条约,连同中日间其他三个政治文件,构成了中日关系的政治根基,尤其是“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政治共识,应该严格遵守,说了就要做到。
第二,要以史为鉴。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伤害,至今依然隐隐作痛。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日方也不应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中方始终以善意对待日本,希望睦邻友好。但如果日方有些人不是以邻为伴,而是以邻为壑,甚至参与遏制中国的新冷战,那么两国之间就是旧伤未愈,又添新痛。
第三,要维护秩序。现在一些日方领导人也在大谈所谓的秩序,那今天我们就要掰扯掰扯,这个秩序是什么。今天的国际秩序建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之上,是3500万中国军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正义的历史修正主义,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明确规定反对霸权主义,条约精神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
第四,要互利共赢。中日优势互补、互有需要。我们应坚持市场原则和自由开放精神,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和活力。
最后,我还要说一件事情。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这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而是关系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大事。我们敦促日方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理好这一问题。
新华社记者:
美国声称要“塑造中国周边战略环境”,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印太战略”。一些地区国家受到很大压力。近期有媒体评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地区国家“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越来越难以持续。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秦刚:
美国的“印太战略”标榜自由开放,实际上拉帮结伙,搞各种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号称维护地区安全,实际上挑起对抗,策划“亚太版北约”;宣扬促进地区繁荣,实际上要“脱钩断链”,破坏地区一体化进程。
美国公开声称要“塑造中国周边战略环境”,这恰恰暴露了“印太战略”围堵中国的真实目的,其最终结果只会导致冲击以东盟为中心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架构,损害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注定走不远、行不通。
我注意到最近不少地区国家领导人表示,东盟不能成为任何外部势力的代理人,不能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亚洲应该成为合作共赢的舞台,而不是地缘博弈的棋盘。任何冷战绝不容在亚洲重演,乌克兰式的危机绝不容在亚洲复制。
至于说安全上、经济上要靠谁?我的看法是,还是要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共谋安全,共促发展,共筑更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前景,我认为大可不必。近期,一些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我们自己的预期也是在5%左右,这将远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过去一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引资规模居全球前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即将举行,今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也将举办,据我了解,前来参会的各国企业家争先恐后。
最近,我和多位地区国家的外长交流,大家期待最大的就是发展,谈论最多的就是合作。我相信,中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必将给各国特别是地区国家提供新的机遇。
澎湃新闻记者:
去年底,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阿峰会、中海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今年2月,中方又接待了伊朗总统莱希访华,显然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重视在上升。请问未来中国的中东政策重点是什么?谢谢。
秦刚:
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悠久,是好朋友、好伙伴。在去年底召开的首届中阿峰会上,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上个月,伊朗总统莱希成功访华,双方一致同意深化发展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中国支持中东国家战略自主,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东国家内政。中国将继续主持公道,支持中东国家通过对话协商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中国完全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也不搞排他小圈子。我们愿做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
海峡时报记者:
一些观察者认为,您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是中国正采取一种更加柔和的外交方式的体现,是抛弃被称为“战狼外交”的独断的国际关系风格的信号。中国真的抛弃了以往被视为强硬的标签吗?
秦刚: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记得我刚到美国任大使时,美国的媒体惊呼,“中国战狼”来了。现在我回来当外长,又不给我这个称号了,我还真若有所失。其实,所谓“战狼外交”就是一个话语陷阱,制造这个话语陷阱的人,要么不懂中国和中国外交,要么无视事实,别有用心。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中国外交有足够的厚道与善意,但当豺狼挡道、恶狼来袭,中国的外交官必须“与狼共舞”,保家卫国。
法新社记者:
鉴于过去几个月中美关系紧张,中方是否计划加强与欧盟的政治和商贸关系?
秦刚:
中欧是两大文明、两大市场、两大力量。中欧开展交往完全是基于彼此战略利益独立作出的选择。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中方始终视欧盟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洲一体化。我们希望欧洲经历了乌克兰战火的磨难,痛定思痛,真正实现战略自主、长治久安。我们愿同欧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克服各种干扰和困难,不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
中国日报记者:
最近我们报社开展了“你的关注外长来答”的征集活动,有很多青年人很关注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请问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向国际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提升中国话语权上,我们青年人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秦刚:
首先感谢中国日报开设了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拉近民众,特别是青年人与中国外交的距离,也感谢广大青年朋友对外交工作的关注支持。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对中国青年有这样的情怀和眼界感到欣慰。中国人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青年要在参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
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以往更容易“上热搜”、被围观,但我们手中的麦克风还不够多,音量还不够响,舞台上还有不少“麦霸”,关于中国的噪音、杂音还不少。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
青年要自信,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赋予我们自信的底气。希望青年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平视这个世界,与世界平等地对话,拿出中国青年的视角,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
青年要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青年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如果说西方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序曲,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步才是人类现代化的交响,中国青年奋斗逐梦则是这部交响曲中最跳动、最美妙的音符。
青年要开放,要胸怀天下,走出去博采众长,交流互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话语解说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
欢迎更多青年朋友投身中国外交,在风云际会的时代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最后我再说几句,明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我在这里向参加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记者和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节日快乐,万事顺意!谢谢!
主持人:
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的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秦刚部长,谢谢大家。
- 原标题: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过去三年我的消费大大降低了”!
2023-03-07 13:31 2023两会 -
回应台湾问题时,秦刚拿出了宪法
2023-03-07 11:06 中国外交 -
两会综述 | 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上海如何探路解难题?
2023-03-07 10:54 2023两会 -
视频 | 稳增长关键之年 扩内需应该怎么干?
2023-03-07 10:50 2023两会 -
上海代表委员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关心与勉励,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一池春水
2023-03-07 10:48 2023两会 -
上海代表团第二场“云采访”聚焦就业、乡村振兴: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终目的
2023-03-07 10:46 2023两会 -
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全国政协委员不约而同提到这一堂“必修课”
2023-03-07 10:45 2023两会 -
两会聚焦:面对迈向现代化征程中的压力和挑战,中国该如何破局
2023-03-07 10:42 2023两会 -
“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不是现代化”
2023-03-07 10:33 中国外交 -
外交部长秦刚答中外记者问
2023-03-07 09:55 观察者头条 -
江利平委员:期待坐着高铁去台北
2023-03-07 09:21 2023两会 -
李连柱委员:建议推进实施“共享员工”模式
2023-03-07 09:17 2023两会 -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香港人,我说我是大湾区人”
2023-03-07 09:17 2023两会 -
胡开瑞:我坚信,中国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2023-03-07 08:30 老外讲故事 -
《爱上海的理由》第28集丨苏婧萱、徐芸轩、孙可人、王灏然:魔都四小只带你打卡百岁愚园路
2023-03-07 08:21 上海观察 -
《爱上海的理由》第27集 邹雨萱:美丽学校,温暖如家
2023-03-07 08:19 上海观察 -
-
全球首个浸没式液冷储能电站在广东投入运行
2023-03-07 07:56 能源战略 -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7 07:36 2023两会 -
“放下包袱,大胆发展”
2023-03-07 07:32 2023两会
相关推荐 -
“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109“特朗普会让世界团结起来,减少对美依赖” 评论 205“刚刚,我看到了未来,它不在美国” 评论 160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95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71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