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梅兵:守牢教育公平底线外,警惕考研“高考化”趋势
最后更新: 2023-03-06 14:02:15“世界科技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塔尖’上少数拔尖创新人才,这需要我们在守牢教育公平底线基础上,关注两端。”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发言。
梅兵所认为的“两端”,一端是少数具有某学科超常潜质学生的培养,要为他们开辟和畅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识别、培养“绿色通道”,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早出、快出拔尖创新人才。另一端是代表国家最高教育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要警惕考研的“高考化”趋势,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让研究生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更加凸显了教育在“国计民生”全局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站位,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这个大局来系统谋划。”梅兵认为,教育强国建设要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来思考谋划。要明确国家各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职责任务和工作路径,把责任落到实处。比如,面对未来竞争,符合国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应该是具备国际视野、身心健康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用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文教融合、体教融合等“催化剂”,推出更加科学的设计、更加灵活的机制,让相关部委、单位、行业、科研机构、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都涉及体制机制改革。”梅兵说,近年来,上海依托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可以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和倾斜支持,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梅兵认为,教育强国建设要以新发展理念构建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生态。从大教育生态来说,办好教育、培养好人才,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要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推动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形成思想共识和行动协同,特别是要久久为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人生。
从小教育生态(即教育系统内部)来说,要形成草木繁茂、百花齐放的景象,需要关注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与普通教育,各个学校特别是高校,以及学生培养中存在的同质化倾向,促使各级各类学校都能定位清晰、各司其职、追求卓越、充分发展。梅兵说,以高等教育为例,我们一提到顶尖大学,往往就只想到综合性大学。而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城市除了有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外,还有许多位居世界前列的小规模专科性学校。这些学校不仅为国家为城市培养了一大批业内顶尖人才,也为国家和城市的软实力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我们要花大力气建一批包括综合性和专科性的顶尖高校,黏住一批顶尖人才,培养一批顶尖人才。”
在梅兵看来,一个国家是否称得上教育强国,关键要看自主培养的人才能否支撑国家参与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在面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需要构建基于行业岗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育人,把参与高水平科研训练作为培养创新人才重要环节,把参与行业一线生产实践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备条件,促使人才适销对路、供需匹配。在点上,需要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守牢教育公平底线基础上,关注两端,早出、快出拔尖创新人才,满足科技创新所急所需。
标签 考研- 原标题: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守牢教育公平底线外,警惕考研“高考化”趋势
- 责任编辑: 王沫初 
-
夏宝龙会见李家超、贺一诚
2023-03-06 13:47 香港 -
原政法委副书记被通缉?当地回应
2023-03-06 11:22 疑案追踪 -
最高可领3000元?温州解释“育儿补贴金额”
2023-03-06 10:47 -
两会话题| 消费监测数据透露积极信号 顾军:对上海,我们有信心
2023-03-06 10:19 2023两会 -
“种好自己的树”,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
2023-03-06 10:16 2023两会 -
上海代表团首场“云采访”三位代表共话创新:教育科技人才有机融合,对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2023-03-06 10:13 2023两会 -
甲流高峰何时可以过去?国家流感中心:当前阳性率继续上升
2023-03-06 10:13 -
河南一本院校回应“招聘会有洗碗工岗位”
2023-03-06 10:03 -
吴政隆已任国务院机关党组副书记
2023-03-06 09:58 2023两会 -
祝连庆委员:建议为三孩家庭颁发“光荣证”
2023-03-06 09:42 2023两会 -
秀凯:中国将朝着更人性化、更现代化和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2023-03-06 09:02 老外讲故事 -
确诊即晚期?李为民委员:建议肺癌筛查进医保
2023-03-06 08:44 2023两会 -
为提高周转率,患者15天必须出院?国家医保局回复
2023-03-06 07:51 养老与社保 -
吴尊友回应“三年白头”
2023-03-06 07:51 抗疫进行时 -
十四届全国人大设立10个专门委员会
2023-03-06 07:49 2023两会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2023-03-06 07:48 2023两会 -
习近平: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
2023-03-06 07:26 2023两会 -
西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张国清参加 王君正主持
2023-03-06 07:17 2023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采访报道通知
2023-03-06 06:58 2023两会 -
今日两会议程: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人代会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2023-03-06 06:57 2023两会
相关推荐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81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0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45“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8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